第80章 想挖我墙角

杨蜜最近的日子不太好过。

《流浪月球》项目靠着文化基金领投,还有杨老先生的意外支持,舆论上算是稳住了。

但是,后面的融资却出了问题,卡住了。

好几家本来都谈得差不多、意向挺明确的投资方,态度一下子变了,开始含糊不清。

有些找理由推脱。

有些干脆躲着不见人。

碰了几次壁,杨蜜感觉不对劲了。

她赶紧动用圈里的人脉打听情况。

果然,一个熟识的投资人私下告诉了她实话。

“蜜姐,不是我们不看好王导,也不是觉得《流浪月球》不行。”

对方说话挺无奈的。

“主要是……星河影业那边发话了。”

“陈总说了,谁敢投飞凡这个项目,以后星河的所有项目,那就别想碰了。”

星河影业到底是老牌公司,根基深,院线、发行、制作,哪儿都有他们的份。

陈浩南这话,在资本圈里分量很重。

谁也不想为了一个还不知道怎么样的科幻片,去得罪这么个大公司。

这下子,飞凡映像好像又缺钱了。

资金成了大问题,悬在杨蜜心头。

她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窗外CBD的繁华,眉头却皱得很紧。

这压力太大了。

还有一件事,更让杨蜜着急。

星河影业的手段,还不止这些。

他们竟然盯上了飞凡映像好不容易联系上的那个顶尖特效团队。

这个团队在国内顶尖,国际上也有名气。

飞凡为了请他们加入《流浪月球》,之前费了很大功夫,给足了诚意。

两边初步说好了要合作。

可就在这时候,星河影业那边直接开价比飞凡高了快三成,想把整个团队挖过去。

这简直是挖墙脚,想断我们的根!

杨蜜知道这事的时候,气得差点把桌子上的文件都掀了。

特效对科幻片太重要了。

要是这个核心团队被挖走,《流浪月球》的画面效果肯定大打折扣,弄不好整个片子质量都受影响。

陈浩南这招太狠了。

办公室的门轻轻开了,王飞端着热咖啡进来了。

他看到杨蜜皱着眉,眼睛里都是疲惫,心里就明白了。

“还在为资金和特效团队的事烦心?”

他把咖啡放在杨蜜手边,声音很温和。

杨蜜叹了口气,揉了揉太阳穴。

“星河那边步步紧逼,陈浩南是铁了心要跟我们对着干。”

“投资方被施压,特效团队又被挖角……飞哥,我有点担心。”

她声音里有点焦虑。

王飞脸上倒是很平静。

就在刚才,他的系统【每日情报】又更新了。

【滴!检测到针对宿主及项目《流浪月球》的商业阻击行为……】

【情报分析:星河影业CEO陈浩南,正通过行业影响力向潜在投资方施压,阻止其投资《流浪月球》项目。】

【同时,星河影业已向目标特效团队‘幻境视觉’开出高价合同,试图进行挖角,干扰《流浪月球》制作进程。】

他全都知道了。

陈浩南这些小动作,王飞早想到了。

就是没想到对方做得这么露骨,连规矩都不怎么讲了。

王飞心里冷笑一声。

想用这招逼退我?太小看我王飞了。

“放心吧,蜜蜜。”

王飞拍拍她的肩膀,眼神很坚定。

“跳梁小丑而已,掀不起大浪。”

“资金的问题,特效团队的问题,我来解决。”

他面上没什么,心里已经有主意了。

不能干等着投资,得主动出击,找个更硬的靠山。

陈浩南能用资本压人,那他就找资本也得掂量掂量的力量。

王飞拿起了电话。

他没联系那些摇摆的投资人,也没找特效团队负责人谈心。

他直接打了个特殊的电话。

这个号码,是他“文化大使”身份带来的特殊人脉。

电话那头,是文化部的一位高层领导。

王飞没多客套,直接说了正事。

他详细说了《流浪月球》现在遇到的困难。

他没怎么抱怨星河影业搞小动作,而是把事情往更高的层面引。

“领导,我认为《流浪月球》项目,已经不仅仅是一部商业电影那么简单。”

“它承载着我们华夏电影工业升级的希望,更肩负着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进行文化输出的战略任务。”

王飞的声音很稳,也很有力。

“这部电影如果成功,它所能带来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和国际影响力增强,其价值远超票房本身。”

“我们不能因为一些商业上的干扰,就让这样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项目停滞不前。”

他把项目遇到的商业麻烦,巧妙地上升到了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

他还提了飞凡映像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和决心。

“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我们飞凡映像不惜重金投入,正在搭建国内领先的虚拟制片实验室,并且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不仅是拍好一部电影,更是要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技术升级。”

电话那头的领导沉默了一会儿,好像在思考王飞说的话。

“王飞同志,你说的这些,很重要。”

领导的声音有点严肃。

“行,你准备一份详细报告。”

领导指示道:“报告里要写清楚你说的文化输出战略意义,还有技术研发进展。”

“下周,你带团队来一趟。”

“我们叫上相关部门的同志,一起听听你的汇报,也去现场看看你们的技术准备得怎么样了。”

“好!谢谢领导!”

王飞心里高兴,知道事情有希望了。

他挂了电话,马上就开始准备。

王飞让杨蜜和技术团队赶紧弄汇报材料。

他特别交代,虚拟制片技术的演示一定要做好。

他自己也没闲着,又用了系统。

王飞把原来的项目策划书拿出来,用系统做了深度优化。

这份新策划书可不一般。

系统不仅精准预测了市场前景和商业回报。

还从文化价值、产业带动、国际影响好几个方面做了详细说明。

数据很全,逻辑也清楚,非常有说服力。

几天后,王飞带着杨蜜还有核心技术人员,去了文化部。

会议室里气氛挺严肃。

来的不光是文化部的几位主要领导。

还有发改委、科技部的人,甚至还有几家大型国有文化投资集团的代表。

这阵势,比一般的项目汇报大多了。

王飞明白,这是个机会,也是个考验。

他定了定神,开始汇报。

他先讲《流浪月球》的文化核心。

王飞强调,电影根植于华夏文明的“家国情怀”和“故土难离”。

也体现了“集体主义”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东方想法。

他把电影的意义,提升到了建立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民族文化自信这个高度。

然后,他话头一转,开始展示飞凡映像的技术。

大屏幕上放着虚拟制片实验室的演示片。

实时渲染出来的太空环境非常逼真。

演员和虚拟场景互动起来很自然,制作流程也很高效。

这些技术水平,明显比国内普遍水平高出一截。

在场的领导和专家们都看得很认真,眼睛发亮。

他们看出来了,飞凡映像不是只会说大话。

这家公司有实打实的技术,对未来电影工业也有深刻的认识。

“我们不光要学好莱坞的技术,还要自己创新。”

王飞指着屏幕上的数据说。

“要搞出我们自己的技术优势。”

“《流浪月球》这个项目,就是我们推动华夏电影工业升级的一个重要试点。”

他补充道:“也是一个引擎。”

最后,他拿出了那份系统优化过的项目策划书。

策划书里对项目巨大的商业价值和深远的文化影响力做了精准分析。

几位国有投资集团的代表看到这些,明显有了兴趣。

汇报完了,现场响起了掌声。

一位文化部的领导站起来,赞许地看着王飞。

“王飞同志,你和你的团队,让我们看到了华夏电影未来的希望。”

“《流浪月球》这个项目意义很大。”

领导表态:“我们文化部门会全力支持。”

他又转向那几位代表。

“几位老总,这项目不光文化价值大,商业潜力也很大。”

领导继续说道:“符合我们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我看……”

后面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大家都懂了。

会议结束没多久,好消息就来了。

文化部从中协调推动。

几家实力很强的大型国有企业,正式决定给《流浪月球》项目进行战略投资!

这笔钱数目很大,远超王飞的预期。

项目的资金缺口一下子就解决了。

更重要的是,这代表了国家层面认可和支持这个项目!

有了这块“金字招牌”,之前星河影业给的那些商业压力,立马就没了。

这时候,那支星河影业想挖角的特效团队“幻境视觉”,也做了最后的决定。

团队负责人亲自给王飞打了电话。

“王导,陈总那边确实给了很诱人的条件。”

对方说话很实在。

“但是我们团队商量了,最后一致决定,还是选择和飞凡合作。”

负责人解释道。

“我们相信您的才华和眼光。”

“更被您想做真正属于华夏科幻的决心打动了。”

“能参加《流浪月球》这样有开创意义的作品,是我们团队的荣幸。”

他继续说。

“钱什么时候都能赚,但这样的机会,错过了可能就真没了。”

这话说得很恳切。

星河影业想挖墙脚的计划,彻底失败了。

陈浩南费心安排的两步棋,不但没能拦住《流浪月球》。

反而帮了飞凡映像,让他们获得了更强的支持和更稳固的合作。

消息传回飞凡映像,整个公司都沸腾了。

之前的担心一扫而空,所有员工都干劲十足。

大家对项目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王飞看着团队成员们兴奋的样子,心里也挺感慨。

他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但他更有信心了。

为了巩固现在的优势,也为了兑现之前汇报时说的“带动产业升级”的承诺。

王飞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他宣布,飞凡映像会公开一部分已经验证过的虚拟制片技术流程和标准。

和国内那些想发展科幻电影的同行共享。

“我们希望《流浪月球》的探索,能给整个华夏电影工业带来一些好的改变。”

王飞公开表示。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远。”

“只有整个产业水平都提高了,华夏科幻才能真正起来。”

这个决定,又在行业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有人佩服王飞的想法和气度。

当然,也有人觉得他太理想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飞凡映像和王飞的名气确实更响了。

项目进展快了不少。

钱到位了。

核心团队也稳了。

技术路线也清楚了。

《流浪月球》的准备工作上了正轨。

看起来一切都挺顺利的。

但是,就在这时候,一件谁也没想到的事发生了。

这事让王飞心里咯噔一下。

这天晚上,工作室邮箱转来一封匿名邮件。

邮件是从一个加密的国外服务器发来的。

谁发的,不知道。

内容不长,可王飞一看,目光一凝。

邮件里说,发件人手里有《流浪月球》的一些核心技术资料和概念图。

里面甚至还有没公开过的行星发动机关键数据,还有月球改造方案的细节!

这些东西,正常来说只有飞凡映像最核心的几个人才知道。

邮件最后提了要求。

让王飞在72小时内,往一个指定的国外账户打一大笔钱,得上亿。

不给钱的话,这些“机密资料”就会被公开。

甚至可能卖给飞凡映像的对手。

这就是赤裸裸的威胁!

是勒索!

王飞的脸一下子就阴沉下来了。

是谁干的?

谁能拿到这么核心的机密?

谁又有这个动机?

难道公司里有内鬼?

还是外面的人搞鬼?

比如星河影业?

或者别的对手,用的手段更阴险?

这封来自海外的匿名邮件,像一把刀悬在头上。

刚刚好转的局面,又变得不明朗了。

《流浪月球》要走的路,比想的还要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