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面修复图解
- 杨勇 沈余明 刘元波主编
- 1429字
- 2025-03-18 21:40:53
主编简介

杨 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医学期刊中心副主任。现任北京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康复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手外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医师分会北京积水潭医院显微外科技能培训中心教学主任,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医师分会周围神经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委员及秘书,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小关节外科学组委员及学组秘书,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罕见病分会理事,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四肢先天畸形学组委员,《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青年编委。国际腕关节研究学组(IWIW)正式会员,北京市科协科技人才奖项评审专家,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科技项目评审专家。
主编《手外科临床思路及手术图解》和《显微外科基础培训和临床实践》,主译《先天性手部畸形及相关综合征》,主编科普作品《手健康,守健康》,副主编/主译及参编或翻译医学专著20部,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中、英文论著60余篇。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其中智能仿生手和外骨骼的相关研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的支持。目前重点从事显微外科肢体功能重建和保肢的相关临床研究,以及智能仿生手和下肢外骨骼应用的基础研究。

沈余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主任,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损伤与修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烧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创面防治与损伤组织修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烧创伤暨组织修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烧伤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烧伤杂志》和《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常务编委等。国家卫生应急处置指导专家库成员,获得第七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第四届“国之名医·优秀风范”荣誉。
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0篇,其中SCI 10篇,获得专利授权5项,主编专著4部,主译2部,参与编写10部。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北京医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北京市卫生局技术改进奖1项。擅长烧伤、电烧伤、整形及修复重建,特别是深度创面和瘢痕畸形的组织修复。对毁损性烧伤创面、创伤性皮肤缺损、骨外露、慢性骨髓炎、压疮、放射性溃疡、糖尿病足、血管源性溃疡、神经营养不良性溃疡、肿瘤源性创面、免疫源性创面、医源性创面及其他难治性创面的修复,对严重瘢痕增生、挛缩畸形的修复均有丰富的治疗经验。

刘元波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十一科(瘢痕综合治疗中心、四肢整形再造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99年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毕业,获得外科学博士学位。现任亚太重建显微外科学会中国部委员,北京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肿瘤整复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委员,《中华整形外科杂志》和《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委。
主要从事整形外科和美容外科方面的工作,擅长应用皮肤扩张术、各种带蒂皮瓣、穿支皮瓣及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治疗各种皮肤软组织缺损和器官再造,在瘢痕综合治疗、体表恶性肿瘤切除后创面修复等各种难治性创面的修复重建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