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李本灿教授主编的《刑事合规的理论前沿》是一部介绍近年来国内外理论界研讨刑事合规理论发展的著作。作为讨论参与者之一,应本灿教授之邀,欣然作序。

记得2018年,本灿教授组织一批年轻学者编译出版了《合规与刑法:全球视野的考察》(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集中展示了国外学者多年来关于合规研究的基础理论,为国内刑事合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鉴。差不多同时,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主办的《中国刑事法杂志》为推动国内刑事合规的研究,专门将刑事合规作为一个重要选题,约请了有关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刑事合规进行探讨,并于2019年第2期集中刊发了几篇研究文章;同时,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中国刑事法杂志》编辑部在2019年5月共同主办了“合规、刑事风险与单位犯罪”研讨会,结合相关文章,就刑事合规引入的正当性基础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刑事合规迅速成为法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山东大学法学院敏锐地抓住这一前瞻性的议题,在2019年秋天成立了以本灿教授为执行主任的刑事合规研究中心,并举办了首届“刑事合规理论与实务”高端论坛,国内研究刑事合规的学者来到美丽的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就刑事合规的相关问题进行研讨。我有幸应邀参加了论坛,并就刑事合规与刑法教义的关系作了主题发言。此后,新冠疫情肆虐的三年中,线下研讨一度受阻,但山东大学法学院刑事合规研究中心的研讨活动并没有中断,通过线上举办“刑事合规名家论坛”,邀请国内研究刑事合规的专家进行讨论交流,同样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书的特点之一,就是原汁原味地记录了相关研讨会嘉宾的主题演讲、与会学者的点评与谈,不同观点的交锋使我们一下子回到了当时的研讨场景。对关注合规研究的读者而言,本书既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刑事合规研究的努力,又揭示了当下刑事合规实践的问题域,值得推荐。

现阶段人们对刑事合规的研究,大致有刑事诉讼法学、刑法学和犯罪学三个主要视角。刑事合规制度的快速发展与企业合规不起诉、暂缓起诉制度具有密切关联。因此,围绕着暂缓起诉,通过建构程序上的制度对企业合规进行激励,事后刑事合规对涉罪企业或者涉罪的企业成员予以不起诉,就成为刑事诉讼法学者研究的重点。可以说,一段时间以来,与刑事合规相关的研究主要围绕企业合规不起诉制度的构建而展开。实体刑法的研究范式,着重研究的是刑事合规对单位犯罪定罪量刑带来的实体影响,将合规激励的内容尽可能融入刑法教义,从刑法规范内部、责任主义和罪刑法定等视角论证推进合规改革并使其获得正当性的基础。犯罪学研究的视角,是从刑事诉讼法和刑法规范外研究刑事合规制度,主要是从传统的企业犯罪应对策略的失效、预防犯罪的刑事政策对策上论证刑事合规制度,从国家与企业合作共治的角度论证企业合规对预防企业犯罪的主要意义,并赋予其正当性基础。应该说,刑事合规的这三个研究方向,对刑事合规激励的正当性和合法性都非常重要。通过不同的视角和范式选择刑事合规的某个侧面,通过既有的理论推导,构建刑事合规的正当性基础,这无疑是有意义的。但正因为视角不同,各有侧重,刑事合规也就有了多重阐释,如果仅仅专注于刑事合规的一个侧面,则难以理解刑事合规的全部内涵,且容易形成不同领域的研究各说各话,缺乏整体、相同的观察,甚至相互抵牾。例如,目前人们的研究更侧重程序上的合规激励制度构建,涉罪或者涉案企业通过承诺建立有效的合规制度,予以不起诉处理。而单纯地从程序上思考合规改革的研究范式,大多形成了脱离实体刑法的现象,甚至形成了对实体法的直接否定,这种不正常的冲撞就有可能偏离合规改革的法治方向,也容易遭到来自方方面面的质疑。

由此看来,尽管没有理由指责人们在研究刑事合规过程中偏执于某一学科的信条,但单纯强调某一方面,限制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确实难以支撑刑事合规的正当性基础。在实践中,这种分割、脱离的现象直接影响了刑事合规的深入发展。换句话说,刑事合规的目标得以实现,需要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就是一个多元的、相互融合的一体化思维,以避免学科划分所带来的羁绊。刑事合规制度建构的基础是法人(单位犯罪)制度。法人犯罪本身是刑事政策的产物,而对法人犯罪如何追究刑事责任,有赖于刑事实体和刑事程序相互配套、同向发力的制度。值得肯定的是,本书所涉及的刑事合规研究主题较为开放,既有刑法学的视角,也有诉讼法和刑事政策的路径,既有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刑事合规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动向,也有我国检察机关企业合规改革中实践问题的分析;既有宏观的刑事合规与相关刑法、刑事诉讼法理念变革,也有合规与反洗钱、合规与第三方监管机制等具体问题,其中,民营企业的刑事合规问题、《民法典》中的合规要求对企业刑事合规的影响,拓展了现阶段刑事合规的研究视野,能够让我们看到更为完整的刑事合规意涵。

刑事合规不是中国的本土原创。本书中,《德国刑事合规的基本问题》《合规问题在德国的最新发展:企业主对于员工实施的业务关联性犯罪行为的责任》《意大利企业组织模式的适当性标准及其证明》《法国反腐败合规立法创新及其启示》等文章带来了国外刑事合规理论研究和立法改革的最新成果,对于中国刑事合规制度的建构和理论研究的深入都具有启示意义。当然,刑事合规的实践是多元的,任何制度的借鉴都不等于照搬照抄,域外的问题也不等于中国的问题。再成功的制度,在不同的环境中都会有一定的变异,正是这种变异,反映了刑事合规制度的本土化进程,并丰富了刑事合规本身的内涵。因此,刑事合规制度在我国落地生根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提取我们自己的经验和创造,给出契合和融入我国刑法单位犯罪制度的刑事合规方案,这也是刑事合规研究的理论真正意义所在,而这离不开学界的不懈努力。本书的出版,正是这种努力的重要收获。

是为序!

孙国祥[1]
2023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