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设司政职

张文赶紧收起手中的松子,拨开人群,挤到前方。

“陛下恕罪,将官们人多,臣实在是挤不进去。不过,臣耳力极好,在这后面也是听得清的。”

“哼!”皇帝冷哼,目光又开始扫视群臣:“新上任的中郎将说,你们人太多,得砍掉一些了。”

“陛下!我可……”

“嗯?”

张文嘴边的话,被皇帝憋了回去,他算是明白皇帝今个叫他来的目的了,妥妥的工具人。

这殿上,他就是放个屁,皇帝也能扯到军方头上。

众位武官怒视张文,却不敢言语。

“怎么?没人有意见?那朕就开始砍人了。”

“陛下!”还未起身的何中正不得不站出来,作为军方之首,若不维护武官,日后怕是无人信服。

“中郎将出自镇武司,身为武者,力有千钧,刚才那话应该是玩笑而已。不若先论那调令之事。”

“好,就依何中堂所言,张文,十份调令,皆因你毁了梁王别院而起,你如何看待此事?”

皇帝将自己摘出事外,倒成了何中正与张文的论道。

张文恰站在何中正身旁,小声说道:“何大人,这可是陛下让我说的。”

“御前议事,不可欺瞒。”

“那行。”张文从怀中掏出一份文书,朗声:“陛下,臣有一份今日刚到的北疆最新战报,乃是镇武司探子一日前呈回。”

“拿上来。”

这战报是临走前,庞千岳所给。也正因此,今个军方早朝,庞千岳定是提前知道议题。

张文暗骂这俩老狐狸,憋着法子得整顿军方,却是将他做了个过河的兵卒,只能向前,退无可退。

皇帝扫了一眼战报,递给福伦宣读。

“腊月十一。

奉命前往北疆的十支军队。

西南方向五处军营,仍未有动身迹象。

正东方向,三支兵马,各五千人,行进途中,尚未抵达北疆。

西北方向,燕军一万人,三日前已驻扎北疆内。

东北方向,陈家军五千人已驻扎北疆边域三日,后续五千人正行军在途中,离北疆不过百里。”

皇帝忽然笑了起来:“何中正,镇北军有多少人?”

“禀陛下,二十余万。”

“张文,你怎么看?”皇帝又不作声了。

张文无奈,陛下既然想让他唱这出双簧,那便只能尽职尽责地配合。

他往前一步:“启禀陛下,臣以为。

自上次镇北军失三城来看,镇北军大概率已受梁王裹挟。

如若梁王别院为导火索,二十万镇北军起兵造反,已入北疆的一万五千兵马,无异于以卵击石。

尤其是已经深入北疆的一万燕军,实则是羊入虎口。”

“那就是西北的燕军太蠢?”皇帝故意问话。

张文只能继续唱戏:“非也,以军部调令,十方兵营,各出一万人,若能都与燕军一样,三日便达,形成合围之势。

一万燕军则会是一把利刃,切入叛军内部,破其阵形,为后续支援军队提供了完美的歼灭机会。

不过,好在只是虚惊一场,镇北军终是大梁北门之中流砥柱。”

“所以朕还要感谢镇北军不反之恩?”皇帝的声音忽然变得阴冷。

“臣不是这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皇帝逼问张文。

旁边,何中正冷汗连连,得令不行,行军拖沓,十处军营,八处如此,还有那陈家军,若不是兵部尚书陈伯安私信回丰州,恐怕亦是如此。

如此军队,已有受命不从之嫌,若是战时,恐怕整个大梁都要毁于一旦,他这个军方居首的军机大臣,罪责难逃。

张文单膝跪地,拱手拜上。

“陛下,十方军营,八方未到,调令入营,如石沉大海,这般场景,乃是亡国之兆,非严惩不足以振军。”

在场的都是饱读兵书之人,军不受命,有多严重,自是心中有数。

张文的亡国之兆,毫无夸张之言。

一时之间,所有武官齐齐伏跪在地,不敢出声。

“你们平日里,指责文官无能,应以武立国,震慑群狼,朕觉得有理,遂撤了相位。

你们要朕苛税为军,朕也允了。

但如今,你们告诉朕,说你们命令不了军队,何中正!”

“臣在!”

“你告诉我,你要如何替朕守住这大梁江山?”

着实成了个笑话,以武立国,四百万军队宣诏皆不听,这是替谁立的国。

“陛下,臣愿领众参将,入各地军营,以振军令之威。”

“臣等愿入军营,以振军令。”

后面众位武官齐声。

皇帝的目光再次落到张文头上:“你觉得可行么?”

“臣以为,诸位武官善于参谋调兵,却不善领兵,更无武力在身,入了军营,亦难服众。

若是强行下令,恐有性命之忧。”

军部常年坐中调令,军令亦由兵部送达各个军营,早就与底层军营脱离了关联。

这些年来,更是与文官争斗颇狠,一心只想将文官之流压制,却是逐渐失去了对军营的约束。

何中正亦是清楚这点,奈何各地军队早已作大,他亦无可奈何,这些年,也只是从中周旋,期待能有扭转的机会。

“何中正,你觉得呢?”皇帝问道。

“陛下,臣不怕死,愿去一试。”何中正忠君之心不假。

“你死不足惜,尚留有用处。”

“臣枉负陛下圣恩。”何中正整个头贴到了地上。

“张文,此事因你而起,便需要你来解决。”皇帝揪着张文不放。

“陛下,臣何德何能,哪里解得这几十年累积下来的军队顽疾?”

张文是真不知如何解决,总不能让他领着一万玄甲军,挨个去给人家打服。

“兵源改制,证明你的想法异于常人,朕以为你该是能想出奇妙之法。”

皇帝一挥手,一群宫女太监进得殿内,各自抱着铺盖。

“朕不急,诸位武官陪你在此一起想,一天想不出,便一天不下朝,就在这庆殿内睡着。”

张文愕然,不给出解决办法,就不下朝,这不就是“头脑风暴”么?皇帝也是穿越来的?

这哪能行,他还得赶着回去炼刀,可没空陪他们耗着。

忽然,一个想法出现在他的脑中。

“陛下,臣有个想法。”

皇帝微微一笑:“这人还是需要逼上三分。”

“臣觉得,可以设司政使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