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一 研究缘起

伴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以及互联网及其经济形态对经济社会的全面融入,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与互联网越来越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了。互联网成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重组了社会结构,这使得以往的社会规范、行动方式、角色系统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新的现象带来新的问题。在互联网大举介入社会生活这个宏观的背景之下,许许多多的新问题也应运而生,尤其是有关青少年的网络使用和网络安全问题,如青少年网络成瘾机制、青少年上网都在做什么等。青少年网络使用和网络安全的问题也为青少年保护这个主题扩展了新的内涵和研究领域,也是本书最关心的问题。

以往研究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从青少年网络使用行为的习惯和特点着手,利用若干调查数据加以分析,并进行相应的列联表分析;第二,从宏观的总体人群网络使用着手,将青少年作为其中的一个子总体进行分析;第三,政策研究,从中外相关青少年保护政策着手,进行制度和文本分析;第四,进行小规模的访谈和个案分析,对部分青少年及其家长、老师进行深度访谈,并得到相应的结论。综合来看,尚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研究的文本。而且,从调查数据来讲,也没有专门针对青少年网络使用和网络安全的综合性的、公开的大型数据集。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

2018年,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等机构共同开展了“2018年度中国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及网络安全情况调查”研究。本研究主要涵盖了全国4~18岁儿童和青少年,并主要侧重于12~18岁青少年的网络使用行为和网络安全研究,将青少年网络使用行为类型、时间、特点、遭遇的网络风险等纳入调查范畴;并将分析单位扩展到家庭和学校,考察家庭结构、父母文化程度、家庭和学校保护等;进而从社会化角度分析青少年各种网络使用行为的特点和类型,从因果推论的角度来看其网络使用行为和遭遇网络风险的影响因素。

本书的出发点以及最为关注的问题就是青少年互联网使用行为和网络安全。但正如前文所言,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宏大且综合的问题。因此,在撰写过程中,笔者也抱着“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力图将青少年网络使用行为及遭遇的网络安全问题进行细致的描画,并结合我国社会转型的现实背景,对青少年在互联网世界的社会化过程中遭遇的种种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通过理论阐释和实证研究,二者并行推进,力图保持研究的严谨性、全面性和可信性。我们也抱着开放的态度,希望能在未来的研究中,对相关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对青少年保护工作提出更多有价值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