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洞大开的科幻童话:万有图书馆(世界大奖少年科幻小说书系)
- 未来事务管理局主编
- 3604字
- 2025-04-22 14:23:44
《地心游记》节选
〔法〕儒勒·凡尔纳/著
陈伟/译
八月十五日,星期六。
这地下洞穴里的大海依旧单调乏味,看不到一丝陆地的影子。地平线似乎非常遥远。
我想起出海前,教授曾经估计这片地下海的长度是七十五英里[1]左右。可是我们现在已经航行了他估计的三倍的距离,南方的海岸还是遥不可及。
“我们并没有在下降!”教授说,“这一切都是在浪费时间,再说,我来这么远的地方,可不是为了在这个池塘里划船!”
他称渡海是划船,称这片海洋是池塘!
“可是,”我说,“既然我们走的是萨克努塞姆指明的道路……”
“问题就在这儿。我们走的真的是他走过的那条路吗?萨克努塞姆是否也碰见了这片广阔无边的海洋?他是否也渡了过去?那条为我们指引方向的小溪会不会把我们带上歧路?”
“不管怎么样,我们来到这里一点都不遗憾。这里的风景太奇妙了,而且……”
“我们不是来看风景的。我为自己确定了一个目标,我要实现它!所以别和我谈什么欣赏风景!”
我牢牢记住了他的话,于是便听任教授独自咬着嘴唇心急如焚。晚上六点,汉斯要求发工资,叔叔给了他三块银币。
八月十六日,星期日。
一切如旧。天气照常。风力稍稍增强了一些。我醒来时,首先关心的便是光亮。我总是担心这电光会逐渐暗淡,直至熄灭。这种担心并没有变成现实。木筏的影子清晰地投射在海面上。
这海真是无边无际!它可能和地中海,甚至和大西洋一样宽。为什么不呢?
叔叔测量了好几次水的深度。他拿出一根一千两百英尺[2]长的绳索,将一把沉重的铁镐系在顶端,然后放入水中。可是它碰不到底。我们费了好大的劲才收回铁镐。
铁镐被拉上木筏后,汉斯指给我看上面明显的痕迹。它似乎被两个坚硬的物体猛烈地夹击过。
我看着向导。
他说了一个丹麦词。
我听不懂,回过头去看叔叔,叔叔正陷入沉思。我不想打扰他,便重新回头看着冰岛人。他张开嘴,然后又闭上,重复了好几次,才使我明白了他的意思。

“牙齿!”我仔细地看了看铁镐,惊诧地说。
是的,这的确是嵌进铁镐内的牙印!长着这些牙齿的颌骨一定力大无比!难道在海水深处,活动着一种比鲨鱼更为凶猛、比鲸鱼更为可怕、在地球上早已灭绝了的怪兽?我盯着这把几乎被咬断的铁镐,心想昨夜的梦难道真的要变成现实了?
我整整一天都被这种想法折磨着,后来,我睡了几个小时,才勉强平静下来。
八月十七日,星期一。
我试图回忆第二纪古代动物的特性,这些动物出现在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和鱼类之后,哺乳动物之前。当时整个地球属于爬行动物。这些怪兽主宰着侏罗纪时期的海洋,侏罗山脉的地层就是由第二纪时期的海洋上升构成的。自然给了它们最为完善的构造。它们的体形何等巨大!力量何等神奇!如今的爬行动物,不管是鼍龙[3]还是鳄鱼,不管它们多么巨大、多么凶猛,和它们早期的祖先相比,只是些软弱无力的小爬虫罢了!
想到这些怪兽,我不禁打了一个寒战。没有人亲眼见过这种活的动物。尽管它们在人类出现的几十万年之前就生活在地球上,但是根据在石灰质黏土里发现的、被英国人称为“下侏罗纪化石”的骨骼化石,人们可以复制出它们的结构,了解它们巨大的体形。
我曾经在汉堡博物馆看到过一具长达三十英尺的爬行类动物骨骼。难道我这个地球的居民命中注定要和这些古老的动物见面吗?不,不可能!可是铁镐上确确实实刻着有力的牙印,从这些牙印来看,这头怪兽的牙齿是圆锥形的,和鳄鱼一样。
我惊恐地注视着大海,生怕看到一个海底洞穴的居民蹿出来。
我想,即使布洛克教授不像我这样害怕,至少也同意我的看法,因为他在检查了铁镐之后,目光也转向扫视着海面。
“这主意真见鬼!”我自言自语道,“他怎么会想到测量水深的!他一定是打搅了某个动物的休息,要是我们在海上不受到袭击……”
我看了看武器,它们的性能良好,我稍稍放心了一点。叔叔看着我,用手势对我表示赞同。
水面剧烈地动荡着,这已经说明了水底的骚动。危险在逼近,必须小心。
八月十八日,星期二。
夜晚降临了,确切地说是睡意来临的时候到了,因为这片海上没有黑夜,直射的光线使眼睛很疲劳,仿佛我们是航行在阳光照耀着的北极海面上一样。汉斯把着舵。他值班的时候,我睡着了。
两个小时后,一阵可怕的震动将我惊醒。木筏被一种难以形容的力量从水面上掀起,抛到一百三十多英尺以外的地方。
“怎么了?”叔叔叫道,“是不是触礁了?”
汉斯指着一千三百英尺开外的海面,有一头黑乎乎的东西正在起伏着。我惊叫了起来:“是一头巨大的鼠海豚!”
“对,”叔叔回答说,“现在又来了一条异常巨大的海蜥蜴!”
“远处还有一条可怕的鳄鱼!你看它的颌骨有多宽!还有牙齿!啊!它消失了!”

“鲸鱼!一条鲸鱼!”这时候教授叫道,“我看到它那硕大的鳍了!你看它鼻孔里喷出的水柱!”
果然,海面上升起了两根高高的水柱。面对这一群海兽,我们惊恐万状。它们大得异乎寻常,即使是其中最小的海兽也能用牙齿把木筏一口咬断。汉斯疯狂地转着舵,想让筏子顺风行驶,以便逃离这群危险的动物;可是他在木筏的另一侧看到了同样可怕的敌人:一只四十英尺宽的海龟和一条三十英尺长的海蛇,后者那巨大的脑袋正伸在水面上。
逃不掉了!
这些动物在逼近。它们围着木筏迅速地转着,就是高速行驶的火车也没有它们快。它们以木筏为中心,画出一个又一个圆圈。我拿起了枪。可是子弹打在这些动物厚厚的鳞片上,又有什么用呢?
我们吓得连气都不敢出。它们来了!一边是鳄鱼,另一边是海蛇。其他海兽全都不见了。我想开枪,汉斯用手势制止了我。两头怪兽在离木筏三百多英尺远的地方游过,相互朝对方猛扑过去,它们是如此狂怒,所以根本没有看到我们。
战斗在离木筏六百多英尺远的海面上展开。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两头怪兽的搏斗。
现在其他海兽似乎也赶来参加战斗了:鼠海豚、鲸鱼、海蜥蜴、海龟。我每时每刻都能见到它们。我指给冰岛人看,可是他摇了摇头。
“两头。”他说。
“什么!两头?他说只有两头怪兽……”
“他说得对。”叔叔叫着说,他一直用望远镜注视着怪兽。
“怎么会!”
“没错!第一头怪兽长着鼠海豚的嘴、海蜥蜴的头和鳄鱼的牙齿,所以我们会看错。这是古代爬行动物中最可怕的鱼龙!”
“另一头呢?”
“另一头是长着龟壳的海蛇,它叫蛇颈龙,是鱼龙的死敌!”
汉斯说得没错。仅仅两头怪兽就把海面搅得天翻地覆。在我眼前的是两头原始海洋里的爬行动物。我看到鱼龙血淋淋的眼睛大得就像人的脑袋。自然给了它强有力的视觉器官,因而它能承受水的压力,生活在深海。人们曾称它是海蜥蜴中的鲸鱼,这不无道理,因为它有着和鲸鱼一样大的体形、一样快的速度。鱼龙在水面上竖起垂直的尾鳍时,我估算出了它的大小:它至少有一百英尺长。它的颚骨也十分巨大,自然学家们认为它至少有一百八十二颗牙齿。

蛇颈龙的身体呈圆筒形,尾巴很短,四肢像船桨一般。它的身体盖满了甲壳,天鹅般柔软的头颈高高地伸在离水面三十英尺的空中。
两头海兽狂怒地厮打着。它们掀起像山一样高的浪涛,甚至波及我们的木筏。我们有好几次几乎就要沉没了。海面上传来极为尖厉的叫声。两头海兽缠绕在一起,我无法辨认出它们。胜利者的愤怒令人心惊胆战。
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战斗进行得依然激烈。两名战士一会儿接近木筏,一会儿又离它而去。我们一动不动,时刻准备开枪。
突然,鱼龙和蛇颈龙都不见了,水面上形成了一道名副其实的漩涡。好几分钟过去了。难道战斗将在大海深处结束吗?
猛然间,一只巨大的脑袋伸出海面,这是蛇颈龙的脑袋。怪兽受到了致命的打击。我再也看不到它的甲壳,只见它的长颈伸起来,落下去,再伸起来,再落下去,就像一根巨大的鞭子抽打着波涛,它的身体犹如被截断了的蠕虫一样扭曲着。海水溅到很远的地方,蒙住了我们的眼睛。但是,这头海兽的垂死挣扎不久就接近了尾声,它的动作幅度逐渐减弱,身体也逐渐不再扭曲,最后这条长蛇一动不动地躺在平静下来的海面上。
至于鱼龙,它是回到自己的海底洞穴去了呢,还是会重新出现在海面上?
(节选自原文第三十三章)
儒勒·凡尔纳,19世纪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凡尔纳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异旅行》为总名,代表作有《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等。他的作品对科幻文学流派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他被称作“世界科幻小说之父”,也是黄金时代“科幻三巨头”之一。
凡尔纳被翻译的作品数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阿加莎·克里斯蒂,在莎士比亚之上。在法国,2005年被定为“凡尔纳年”,以纪念他百年诞辰。
名师大语文
法国“科幻之父”凡尔纳将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巧妙地穿插在小说的情节及对人物的刻画上,在向读者展示出一个神奇的地下世界的同时,也描绘了曲折生动、浅显易懂的冒险故事。
凡尔纳擅长设置悬念,在不紧不慢的故事节奏中悄悄埋下伏笔,短短几百字,就让海上的神秘巨兽通过巨大的牙印一步步现身,烘托出紧张刺激的气氛。很快,体型庞大、凶恶异常的鱼龙和蛇颈龙在海上搏斗的场面就出现了,整个过程让人胆战心惊又大呼过瘾。这个故事生动演绎了“在奇异世界里的奇异旅行”这个经典的科幻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