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阴司簿(二)

陈郎中脸色大变:“它知道我真名...快走!“他刚转身,七条锁链从墓顶射下,贯穿他四肢。鲜血滴在玉简上,竟被吸收得一滴不剩。

柳明远扑向玉简,胎记的灼热突然达到顶峰。在剧痛中,他看见玉简上的符文扭曲重组,浮现出新的文字:“柳明远,庚子年二月初七卒“——正是明日!

“改啊!“被锁链悬空的陈郎中嘶吼,“用你的血改写它!“

柳明远咬破手指按在名字上,却发现根本擦不掉。反而有更多锁链从阴影中窜出,将他团团缠住。墓室角落的黑暗开始蠕动,走出三个身影:老乞丐、李三家的“宝儿“,以及...另一个陈郎中。

“终于...“老乞丐的声音变成三重混响,“集齐七个生魂,阴司簿就能补全了。“

被锁链穿透的陈郎中突然大笑:“师父说得对...我们都被骗了...“他猛地扯断自己左臂,血雨纷飞中,一张紫符从断臂中飘出,“柳明远!记住!你是...“

紫符爆开的强光中,柳明远看见陈郎中的身体迅速干瘪,而那些血珠在空中组成一幅画面:百年前,一位与他容貌相同的道士正在修改某册竹简,身后躺着七具道童尸体。

锁链寸寸断裂。柳明远摔在玉简旁,发现上面自己的名字正在褪色。老乞丐发出愤怒的尖啸扑来,却被突然出现的玄尘子残魂挡住。濒死的陈郎中用最后力气喊道:“跑...去真正的泰山府...你的胎记是钥匙...“

柳明远抓起玉简冲向墓道,身后传来惊天动地的坍塌声。当他爬出洞口时,整座葬魂岭都在震动,山石滚落组成四个大字:“魂债血偿“。

月光下,柳明远查看抢出的玉简,发现上面所有名字都消失了,只剩一行小字:“七魂归一,阴司门开“。他胸前的胎记不再灼热,而是散发出刺骨寒意——有东西正通过这个印记,一点点占据他的身体。

左手掌心传来刺痛,柳明远低头看去,发现不知何时自己用指甲在皮肤上刻了个“泰“字,血珠顺着掌纹蜿蜒而下。这是第七个无意识的伤痕——前六个分别是“山“、“府“、“铃“、“镜“、“剑“,以及一个他怎么也辨认不出的古怪符号。

“泰山府...铃...“他喃喃自语,声音却不完全像自己,喉间滚动着某种古老音节。胸前的胎记如冰块般寒冷,那股寒意正顺着血脉蔓延至全身。三天前逃出葬魂岭后,他就开始出现这种异常。

山路的转弯处出现一座残破茶亭。柳明远刚走近,就发现亭柱上刻着道符咒——正是他手上那个无法辨认的符号。指尖触到符文的瞬间,一段陌生记忆猛然闯入:

百年前,暴雨如注。穿灰袍的道士将青铜铃埋入山神庙基座,七个道童跪在周围诵经。闪电劈下时,道士割破了每个童子的手腕...

“啊!“柳明远抱头跪地,记忆碎片如刀片般搅动脑髓。待剧痛稍减,他惊觉自己左手正以某种道门手法结印,而茶亭地面被这手印压出了三寸深的凹坑。

“你在我身体里。“他撕开衣襟,对着胎记低吼,“玄真!“

胎记突然凸起,如同底下有什么东西要破皮而出。柳明远抓起块尖锐石头抵住印记:“再敢操控我,就同归于尽!“

寒意稍退。他喘息着起身,突然意识到茶亭所在的山路异常熟悉——这是通往当初那座山神庙的路。体内那个意识在引导他回去。

日落时分,柳明远站在了山神庙废墟前。一个月前那场山崩将庙宇彻底摧毁,只剩半截山神像歪斜地立在瓦砾中。奇怪的是,神像原本缺失的右脸现在完好无损,而原本完好的左脸反而破碎了。

“左阴右阳...“他无意识地念出这句话,随即震惊地捂住嘴——这不是他的知识。

踏入废墟时,月光突然变得惨绿。柳明远胸前的胎记开始跳动,像有什么东西在下面敲打。他扒开神像底座的碎石,露出个青铜匣子,匣面刻着与茶亭柱上相同的符文。

“泰山府君...“匣中是个生满绿锈的铜铃,铃舌竟是截人指骨。柳明远刚触到它,耳边就响起七个童子的齐声诵经。剧痛中他看见更多记忆碎片:玄真道士将某种液体注入青铜铃、七个童子一个接一个倒下、天空裂开道紫色缝隙...

铜铃突然自动摇晃,发出闷响。柳明远浑身汗毛倒竖——这不是铃响,而是来自四面八方的脚步声。月光下,数十个黑影从树林中走出,全都穿着寿衣,脸上蒙着白布,布上用血画着简易五官。

阴差。

柳明远握紧铜铃后退,后背撞上山神像。为首的阴差揭开脸上白布,露出陈郎中腐烂大半的脸:“留下...法器...“

“陈先生?“柳明远心脏狂跳,“不,你不是...“

“我们都是...“阴差们齐声开口,声音如同千万只蚂蚁在头骨内爬行,“阴司簿上的名字...加入我们...“

铜铃突然变得滚烫,柳明远不受控制地将其高举过头,用某种古老语言诵念咒文。阴差们发出惨叫,身上冒出青烟。但下一刻,他右臂突然僵住——体内的玄真意识想阻止他攻击阴差!

“滚出...我的身体!“柳明远用左手掐住右腕,硬生生将铜铃砸向山神像。震耳欲聋的铃声中,神像轰然炸裂,飞溅的碎石击退了阴差。

混乱中,有只冰凉的手拉住他:“这边!“

白衣女子拽着他钻进一条地缝。在狭窄黑暗的甬道里奔跑时,柳明远注意到女子后颈有个铜钱大小的胎记,形状与他胸前的惊人相似,只是颜色是暗红的。

甬道尽头是间石室,墙上挂满古旧画卷。女子点燃油灯,灯光下她的面容苍白得不似活人,但双眼亮得吓人。

“我叫白萸,是第七个守墓人。“她指向墙上画卷,“而你,是百年前那个疯道士的转世。“

画卷描绘的场景令柳明远窒息:灰袍道士站在血阵中央,手持青铜铃;七个童子躺在不同方位,手腕伤口流出的血组成诡异符文;天空裂开的缝隙中,有只巨眼正俯瞰一切。

“玄真不是在修改阴司簿...“白萸的声音像从很远的地方传来,“他在创造新的阴司秩序。七童子的魂魄被炼成钥匙,而青铜铃...“

柳明远突然抢过话头:“是用来召唤泰山府君化身的法器。“说完他自己都愣住了——这知识绝非来自他的记忆。

白萸点头:“当年仪式只完成一半。如今阴差追捕你,是因为感应到仪式即将完成——七魂已聚其六,只差最后一个。“

“六个?“柳明远数着,“张五、李三、林氏、玄尘子、陈郎中、老乞丐...但老乞丐不是我们一伙的...“

“它是第七个童子。“白萸语出惊人,“当年唯一逃走的药童,被阴司腐化成了引路人。“

柳明远胸前的胎记突然剧痛,他踉跄倒地,感觉有东西在体内膨胀。白萸迅速将一枚银针刺入他眉心:“坚持住!若让玄真意识完全苏醒,你会被彻底吞噬!“

剧痛中,柳明远看见两个记忆画面同时浮现:一个是母亲在油灯下为他缝制赶考新衣,一个是玄真道士在密室绘制符咒。母亲的影像越来越淡,而玄真的记忆越发清晰...

“不!“柳明远抓住即将消失的母亲影像,“娘亲说过...我的胎记是铜钱烙伤的...那年我才三岁...“

这记忆如锚般稳住了他的意识。白萸趁机将某种药粉拍在他胎记上,寒意顿时消退大半。

“听着,“她急促地说,“真正的阴司簿不是玉简,而是...“突然她脸色大变,看向柳明远身后,“它来了!“

石室墙壁渗出黑血,组成七个大字:“还差一个即可圆满“。柳明远刚要回头,白萸猛地推开他,自己却被从地底窜出的黑影贯穿胸膛。

“去找...铜镜...“白萸吐血不止,“在...你母亲...“

黑影凝聚成形,赫然是放大了数十倍的“宝儿“,只是那张婴儿脸上长满了陈郎中的眼睛。它张开血盆大口咬向柳明远,却被青铜铃的自动鸣响震退。

柳明远抱起奄奄一息的白萸逃出石室。甬道正在塌陷,身后传来阴差们重合的声音:“明日子时...泰山之巅...“

冲出地缝时,东方已现鱼肚白。白萸的伤口不断涌出黑色絮状物,她颤抖着抓住柳明远的手:“你必须...与玄真部分融合...否则活不过今天...“她扯下颈间玉坠按在他胎记上,“这能帮你...保持本心...“

玉坠接触胎记的瞬间,柳明远看见走马灯般的画面:白萸的祖先跪在玄真面前接受印记、七童子被割腕时平静的表情、某个藏在闺阁中的青铜镜...最后是一本悬浮在虚空中的竹简,每根竹片上都有一个跳动的人名。

“那是真正的阴司簿...“白萸气若游丝,“它就在...“

她的身体突然分解成无数光点,涌入柳明远胸前的胎记。与此同时,一股庞大的意识洪流冲进他的脑海——是玄真完整的记忆!

柳明远跪地嘶吼,感觉头颅要炸裂。当风暴平息时,他发现自己能随意调用道门知识,却仍保持着本我意识。抬手结印时,动作行云流水,却分明还是自己的手。

晨光中,柳明远看向山下的官道,突然明白该去哪里了——记忆里的闺阁,正是他青州老家的妹妹闺房!

胸前的胎记不再寒冷,反而散发出微弱暖意。柳明远不知道这是白萸的馈赠,还是玄真的阴谋。但有一点他很清楚:今夜子时前若找不到铜镜,不仅他会死,阴司更会多出一个以“宝儿“为形的新主宰。

他迈步下山时,没注意到自己的影子在朝阳下分裂成了两个——一个书生打扮,一个道士装束。

青州的秋雨带着腐叶气息。柳明远站在村口老槐树下,枝干上挂着的破布条像无数招魂幡。更诡异的是,整个村子笼罩在琥珀色的光线中,连雨滴都悬在半空。

“时境...“他脱口说出这个陌生词汇,随即意识到是玄真的记忆在作用——这里的时间被某种力量凝固了。

胸前的胎记微微发热,柳明远低头看去,衣襟下透出暗红光芒。自从白萸的玉坠融入印记,他能感觉到玄真意识被暂时压制,但那种压制如同薄冰,随时可能破裂。

踏入村子的刹那,悬停的雨滴突然坠落。柳明远闪身避让,雨滴却在接触地面时发出金属撞击声——那不是雨水,而是细如牛毛的钢针!

“远儿...快跑...“

母亲的声音!柳明远冲向老宅,脚步却在院门前僵住——透过半开的门缝,他看见十年前的自己正被母亲按在墙角,而年轻的母亲手持烧红的铜钱,颤抖着贴近幼子胸口。

“忍住疼...这能救你命...“记忆中的母亲泪流满面。

小柳明远凄厉的哭喊声中,铜钱烙上皮肤,“滋“的白烟升起。现实中的柳明远踉跄后退,终于明白胎记的真相——那不是烙伤,而是封印!

院门突然洞开,一股无形力量将他拽入院中。时间在这里错乱得更厉害:西厢房同时呈现着完好与焚毁两种状态,院中那株梅树上一秒开花下一秒枯死。最可怕的是正堂门口——母亲的身影不断重复着被一根房梁压垮的过程,每次倒塌都伴随着骨骼碎裂的脆响。

“娘!“柳明远冲向正堂,却被透明屏障阻隔。他拼命捶打无形墙壁,眼睁睁看着母亲在时间循环中死了又死。

“没用的。“清脆女声从身后传来,“这是阴司展示给你的'果',改变不了。“

柳明远转身,看见个穿杏红衫子的少女飘在井台上方——是妹妹柳明萱,去世那年才十四岁。她脖颈呈诡异角度歪折,显然死于绞刑。

“萱儿...“柳明远喉头发紧,“谁害的你?“

妹妹的鬼魂指向闺房:“镜子知道一切。“

闺房梳妆台上,盖着红布的铜镜嗡嗡震颤。柳明远刚掀开布角,就被镜中景象震得魂飞魄散——镜中映出的不是他,而是个穿官服的无面人,正用毛笔在妹妹额头写字。那字迹渗入皮肤,变成上吊绳的勒痕。

“泰山府君的判官...“玄真的记忆自动解析,“他在标记可替死的魂魄...“

铜镜突然映出柳明远胸前的胎记,在镜中,那根本不是皮肤印记,而是一张蠕动的皮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名字!其中“柳明远“三个字正被某种力量缓缓擦除。

“观冥镜...“柳明远想起白萸的提示,急忙将铜镜对准院中各个角落。通过镜面,他看见无数透明丝线从胎记中伸出,连接着母亲、妹妹以及整个村子每个人的命运线。而所有丝线的尽头,是站在村口的另一个“自己“——那个柳明远穿着玄真的道袍,正冷漠地注视这一切。

“你终于明白了。“道袍柳明远开口,声音重叠着玄真的语调,“阴司簿残页就在你体内,母亲用铜钱封印是为了保护你,却不知这反而让残页与你魂魄融合。“

柳明远握紧铜镜:“所以阴司追杀我,不是为了收魂,而是要回收残页?“

“不。“道袍身影突然逼近,面孔在镜中扭曲,“阴司要的是完整的你。百年前我算出唯有'人簿合一'之魂能重构阴司秩序,所以布下这个跨越百年的局。“他指向悬在空中的妹妹,“包括她的死,都是为了逼你走上寻簿之路。“

极度的愤怒让柳明远眼前发黑。当视线恢复时,道袍身影已消失,只剩铜镜在手中发烫。镜面浮现出新的画面:泰山日观峰上,七盏青铜灯摆成北斗状,中央悬浮着那个穿红肚兜的“宝儿“,它此刻已经长到成人大小,腹部裂开,里面蜷缩着六张痛苦的人脸——张五、李三、林氏、玄尘子、陈郎中和老乞丐。

“明日子时...“妹妹的鬼魂在耳边轻语,“七魂归位时,阴司门开。“

柳明远将铜镜塞入怀中,最后看了一眼困在时间牢笼里的母亲。通过观冥镜,他看见母亲每“死“一次,就有一缕金光渗入地下——那是她在用魂魄之力加固对胎记的封印。

“我会结束这一切。“他对着母亲不断死亡的身影跪下叩首,额头抵在冰冷地面上,“以柳明远之名,非玄真之志。“

离开村子时,槐树上那些布条突然齐齐指向泰山方向。柳明远摸向胸前胎记,感受到两股截然不同的脉动——一边是母亲封印的温暖,一边是玄真意识的阴冷。

三百里路,他只用了一天一夜。当泰山轮廓出现在地平线上时,落日余晖将山峰染得血红。山脚下所有村落空无一人,家家门户贴着的黄符无风自动,像无数双挥别的手。

子夜将至,柳明远站在日观峰顶。没有星月,唯有七盏青铜灯飘在半空,组成勺形。“宝儿“悬浮在灯阵中央,腹部的人脸同时睁开眼,齐声道:“就差你了...“

柳明远取出青铜铃和观冥镜。铃声响起时,灯焰陡然蹿高,在空中勾勒出一扇巨门的轮廓。镜面则射出一道青光,照出他胎记的真实形态——那张皮纸已经完全展开,上面除了他的名字,还浮现出无数陌生姓名,每个都在渗血。

“现在!“体内玄真意识突然暴起,夺取了右手控制权,“以七魂为引,以人簿为基,重开阴司!“

柳明远的右手自动结印,铜铃疯狂摇动。灯阵中的“宝儿“发出刺耳尖啸,腹部六张人脸挣扎欲出。更可怕的是,观冥镜显示他胎记中的残页正在吸收这些人脸,每吸收一个,纸上就多一行血字。

左手突然不受控制地抬起——这次是母亲留下的封印在反抗!柳明远趁机夺回部分身体掌控权,用左手将铜镜对准自己眉心。镜中映出的不是他的倒影,而是母亲临终场景:她将铜钱烙在幼子胸口的同时,咬破手指在铜钱上画了道隐形符咒。

“娘亲的...血符...“柳明远福至心灵,左手蘸取胸前渗出的血珠,在铜镜背面画下相同符咒。

玄真意识发出怒吼:“你找死!阴司重开已成定局!“

“不。“柳明远咬牙将铜镜按向胎记,“定局是...柳明远的选择!“

铜镜接触皮肤的瞬间,惊天动地的雷鸣炸响。观冥镜显示胎记中的残页开始燃烧,那些被吸收的人脸一个接一个挣脱。“宝儿“的身体像漏气皮囊般塌陷,七盏青铜灯接连爆裂。

“你毁了百年大计!“玄真意识做最后反扑,柳明远右半边身体顿时失去知觉。在意识被彻底吞噬前,他做了一件玄真没预料到的事——将青铜铃塞进口中咬碎!

铃舌的人指骨划破口腔,鲜血混合着青铜碎屑灌入喉咙。这是最极端的破法之术:以身为炉,熔法器于五脏。柳明远感到一股洪荒之力从丹田炸开,玄真意识发出濒死的尖啸,被硬生生逼出体外,化作灰袍道士的虚影。

“愚蠢!“玄真虚影扭曲,“没有阴司秩序,亡魂将永世飘零!“

柳明远满嘴是血地笑了:“那就...让活人...自己管...“

最后的青铜灯炸裂时,整个日观峰被紫色闪电笼罩。柳明远看见燃烧的残页从自己胎记中飘出,上面所有名字都在消散。玄真虚影扑向残页想挽救,却被一道金光击中——那金光来自观冥镜,镜中站着母亲和妹妹的身影。

“远儿/哥哥,放手吧。“她们齐声说。

柳明远松开铜镜,任其坠入深渊。随着镜面破碎声,整个泰山开始震动。玄真虚影与残页一同被吸入地底裂缝,七张人脸则化作流光升空消失。

当第一缕晨光照射峰顶时,柳明远发现自己正在石化。从脚底开始,坚硬的感觉向上蔓延。奇怪的是,他并不害怕,反而有种归家的安宁。

“原来...这就是镇魂碑的来历...“在完全石化前的最后一刻,通过尚未闭合的观冥镜碎片,柳明远看见一段陌生记忆:百年后的山神庙里,一个书生模样的游魂正在对七个旅人讲述阴司簿的故事。那游魂转身时,露出与他一模一样的脸。

晨光中,泰山之巅多了一座人形石碑。碑文起初清晰可辨,随着岁月流逝渐渐模糊。唯有当地采药人在雷雨之夜,偶尔能听见石碑中传出的铜铃声。

而在某个不为人知的山神庙废墟里,半张焦黄的符纸突然无风自动,上面歪歪扭扭写着七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