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温的青铜刑枷在月光下泛着幽幽青光。这个以酷刑闻名的法曹参军正用一块浸透盐水的麂皮,慢条斯理地擦拭着铁蒺藜上的血渍。每擦一下,刑架上昏迷的犯人就会无意识地抽搐一次,铁链发出细碎的碰撞声。
“吉法曹好雅兴。“
一个阴冷的声音突然从地牢入口处传来。罗希奭提着盏羊角灯走进刑室,灯罩上沾着几个新鲜的血指印。他墨绿色的官服下摆湿漉漉的,像是刚蹚过血水。
“这么晚还来视察?“吉温头也不抬,手中的麂皮在铁蒺藜的尖刺上打了个转,“萧大人又催案子了?“
罗希奭从袖中抖出一卷竹简,展开后露出密密麻麻的名单。烛光下,那些名字像是无数条蠕动的黑虫:“李相要这些人的口供,明日朝会前必须...“
他的话被一声野兽般的嘶吼打断。地牢角落里,萧炅送来的白额虎幼崽正在撕咬一只断手,金黄色的眼珠在火把映照下宛如两枚燃烧的铜钱。那断手的无名指上,还戴着一枚御史台的银戒指。
吉温突然用铁钳夹起一块烧红的铜钱。烫伤的虎崽发出凄厉的惨叫,惊醒的犯人看到铜钱上“开元通宝“四个字正在自己胸口嘶嘶作响。当滚烫的铜钱嵌入皮肉时,吉温贴着犯人耳朵轻声道:
“知道为什么选南山虎吗?“
他的声音温柔得像在哄孩子入睡,手上的力道却分毫不减:“因为它们的眼睛...“铁钳缓缓转动,“...会记住猎物求饶的样子。“
犯人发出不似人声的嚎叫。罗希奭饶有兴趣地凑近观察,发现那枚铜钱正好压在一个“忠“字刺青上。烫焦的皮肉卷曲起来,像是一张正在冷笑的嘴。
“名单上第七个,“吉温突然换了话题,“就是今天在姜府嘲笑李相的那个郑虔?“
罗希奭阴森一笑,从怀中掏出一块绣着獐子图案的锦帕:“御史台已经收到密报,郑虔私藏禁书。“他展开锦帕,里面包着几片碎纸,隐约可见“太子“二字。
五更鼓响时,吉温牵着那头白额虎离开了刑部大牢。晨雾中,猛兽的金睛时隐时现,像是两盏飘忽的鬼火。路过姜府时,吉温特意停下脚步,看见管家老赵正指挥下人更换门匾——原来的“诗礼传家“被换成了“弄獐之庆“。
“吉大人!“老赵惊慌失措地行礼,“我家老爷一早就去上朝了...“
吉温摆摆手,目光却落在院墙角落的一堆灰烬上。他蹲下身,指尖沾了些灰烬捻了捻,突然露出诡异的微笑:“告诉姜大人,南山新猎了一头獐子,毛色极好。“
老赵的脸色瞬间惨白。吉温已经转身离去,白额虎却突然回头,冲着灰烬堆低吼一声,露出森森獠牙。
朝堂上,李林甫正在宣读一份弹劾奏章。他紫袍玉带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高大,声音却轻柔得如同耳语:
“...御史中丞郑虔,私藏禁书,诽谤朝政...“
跪在殿中的郑虔猛地抬头,正好看见罗希奭从袖中取出那几片碎纸。他的瞳孔骤然收缩——那分明是他昨日在姜府随手写下的诗稿残片,怎么成了“禁书“?
“臣冤枉!“郑虔的额头重重磕在金砖上,“那只是咏獐的诗句...“
“咏獐?“李林甫突然提高声调,手中的象牙笏板指向殿外,“带上来!“
四名禁军抬进一个铁笼,笼中蜷缩着一头瑟瑟发抖的獐子。令人毛骨悚然的是,獐子的额头上被人用烙铁烫出了一个“虔“字。
满朝文武鸦雀无声。姜度站在后排,看见萧炅的胖脸上闪过一丝狞笑。更可怕的是,那头獐子的眼睛——竟然是诡异的金黄色,与吉温豢养的白额虎如出一辙。
退朝后,姜度被留在了紫宸殿。李林甫背对着他站在窗前,手中把玩着一块碧绿的玉璋。
“姜爱卿,“李林甫的声音带着几分慵懒,“听说令郎病了?“
姜度的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托李相洪福,犬子已无大碍。“
“是吗?“李林甫突然转身,玉璋在他指间翻转,映出一张似笑非笑的脸,“本相特意请了太医,等会儿去府上看看。“
姜度正要谢恩,却见李林甫从案几上拿起一封奏折:“对了,漕运账册核对得如何了?“
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姜度看见奏折封皮上沾着几点暗红,像是干涸的血迹。他深吸一口气:“回李相,账册前夜不慎被烛火...“
“烧了?“李林甫轻笑一声,突然将玉璋重重拍在案几上。玉石碎裂的声响中,他缓缓展开那封奏折:“巧了,这里有人说亲眼看见姜少卿烧账册。“
奏折上的字迹赫然是萧炅的手笔。更可怕的是,在奏折末尾,还画着一只栩栩如生的獐子,额头上点着朱砂——与姜度儿子腿上的淤痕一模一样。
黄昏时分,姜府迎来了太医署的队伍。为首的却不是太医,而是吉温。他身后跟着两名药童,抬着一个用黑布覆盖的笼子。
“奉李相之命,特来为小公子诊治。“吉温的笑容让人不寒而栗。
姜度强作镇定地将人引至内室。奶娘抱着婴儿站在床边,看见吉温时明显瑟缩了一下。吉温却视若无睹,径直掀开黑布——笼中竟是一头通体雪白的小獐子。
“此物最是滋补。“吉温的手指划过獐子的脊背,“取新鲜骨髓入药,可治百病。“
婴儿突然放声大哭。姜度看见儿子腿上的淤痕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散,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獐“字。更可怕的是,婴儿的眼睛不知何时变成了琥珀色,与笼中獐子的眼睛一模一样。
“吉大人!“姜度再也忍不住了,“犬子只是寻常风寒...“
吉温已经取出了一把细长的银刀。刀身在烛光下泛着蓝汪汪的光泽:“姜大人放心,下官手法很准。“他的目光扫过婴儿的右腿,“保证取髓时,小公子感觉不到一丝疼痛。“
千钧一发之际,管家老赵慌慌张张地冲进来:“老爷!罗...罗大人带人把书房围了!“
吉温的动作顿了一下。姜度趁机抱过儿子,却发现婴儿的体温高得吓人,小小的身体在他怀中不停抽搐。
“吉法曹,“罗希奭阴冷的声音从院中传来,“李相有令,即刻回宫。“
吉温不甘心地收起银刀,临走前却突然掰开獐子的嘴,强行塞进一枚铜钱。那獐子剧烈挣扎起来,金黄色的眼睛瞪得溜圆,竟流下两行血泪。
姜度将儿子交给奶娘,匆匆赶到书房时,只见罗希奭正站在他的书案前,手中把玩着一方砚台。令人毛骨悚然的是,砚台中的墨汁不知何时变成了暗红色,散发着铁锈般的腥气。
“姜大人,“罗希奭头也不抬,“听说你收藏了不少前朝字画?“
他的铁尺轻轻划过书架,停在《贞观政要》上:“李相最近对'弄璋'典故很感兴趣。“铁尺突然一挑,书本应声落地,露出夹在其中的一页残纸——上面赫然写着“太子洗马“四个字。
当夜,姜度独自坐在祠堂里。供桌上的烛火忽明忽暗,映照着祖先牌位上斑驳的漆痕。他手中握着半块碎玉,那是白天从李林甫案几上偷偷藏起来的玉璋碎片。
“列祖列宗在上...“姜度的声音沙哑得不成样子,“不肖子孙今日...“
祠堂的门突然被风吹开。月光下,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院中——竟是已经致仕的前任京兆尹杜有邻。老人须发皆白,手中拄着一根奇特的拐杖,杖头雕刻着一只狰狞的虎头。
“姜世侄,“老人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南山有虎,不可不防啊。“
姜度浑身一震。他认得那根拐杖——三年前杜有邻被杖毙时,用的就是这根“虎头杖“。更诡异的是,杖身上那些暗红色的纹路,分明是干涸的血迹。
杜有邻的身影渐渐消散在月色中,只有那根虎头杖留在地上。姜度颤抖着拾起拐杖,发现杖底刻着几个小字:“吉温者,虎也。“
五更时分,姜度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换上朝服,将虎头杖藏在袖中,又取出一本崭新的账册——这才是真正的漕运密录。
晨光微露时,他站在了东宫外。守卫的禁军刚要阻拦,却见姜度从怀中取出一块令牌——那是昨夜神秘出现在他枕边的,上面刻着一头白额虎,虎眼中镶嵌着两颗红宝石。
“我有要事求见太子。“姜度的声音异常平静,“事关'弄璋之庆'。“
守卫面面相觑。就在这时,东宫大门突然开启,一个身着素袍的身影出现在晨光中。太子李亨的目光落在姜度袖口露出的虎头杖上,瞳孔微微一缩:
“姜卿可知,南山虎最喜食何物?“
姜度深吸一口气,从袖中取出那本账册:“獐子骨髓。“
太子的脸上第一次露出笑容。他接过账册时,姜度清楚地看见,太子手腕上戴着一串奇特的念珠——每颗珠子都是一枚“开元通宝“,正中央的那枚上,“元“字被朱砂描得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