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父子反目 二

第157章 父子反目 二

不久李存勖入侵魏州北界,杨师厚立刻带兵迎敌,在唐店一带击败晋军,顺便带回五千多颗首级和一些都将级的俘虏,以雄辩的事实告诉李亚子:你杨大爷还是杨大爷,别以为梁朝出了内乱,你就觉得有机可趁,只要有老子在,你最好消停一点儿。

不仅李存勖怕杨师厚,朱友珪这位新皇上也怕。杨师厚手握河朔重兵,而且还是最不服从中央的魏博精兵,万一有点什么小九九的话,后果不堪设想。越想越害怕的朱友珪就给杨师厚传旨说:“北方有军机,欲与卿面议。”

朱友珪本来想召回杨师厚来个关门打狗,后来又觉得这个办法太明显了,杨师厚可能不敢来吧?

谁知道杨师厚接到诏令后没有丝毫犹豫,起身便走,身边亲信劝他不要以身犯险,杨师厚满不在乎地说:“朱友珪这小子是我看着长大的,他想放什么屁老子不用闻就知道,他敢拿我怎么样?再说我对大梁忠心耿耿,他有理由对付我吗?就算他敢做点儿什么,也得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这个本事!”说完带着自己麾下一万精兵,大张旗鼓地南下洛阳。

朱友珪听说杨师厚带兵前来吓得不轻,茶不思饭不想,整天紧张兮兮的,生怕杨师厚来为朱温报仇。

两日后杨师厚一行抵达洛阳城门口,他下令军队原地待命,自己仅率领十几个侍卫进宫朝见。杨师厚一见朱友珪就问:“皇上叫我来有什么军机商量啊?”

这一问可把朱友珪给吓着了,他哪有什么军机啊,就是个借口而已,一时间无话可说。虽然此时朱友珪心痒难搔,可就是这临门一脚他不敢踹下去,他瞅瞅杨师厚这阵势,只好亲自下座迎接,然后以一个晚辈的身份对杨师厚又是恭维又是夸奖,说什么杨叔叔是我朝栋梁、北方支柱,是友珪学习的榜样、治国的依仗云云,叫他来只是想他老人家,直把杨师厚的心里说得暖呼呼的。朱友珪说完还重赏银钱百万,极力讨好这位动不得的老家伙。

在留杨师厚寒暄六天之后,朱友珪并没有看出他有什么图谋不轨之心,便客客气气地命他回魏州去了。

有了杨师厚的背后支持,朱友珪彻底放下心来。他不是一个开疆拓土的能君,只求能保住大梁这一大块地盘,够自己过好下半辈子就成。所以在大权在握之后,朱友珪犯了和他爹一样的毛病,开始大肆淫乐,挥霍无度,朝政成了顺手做做的事情。宫内外对这个极端不负责任的新主子怨气颇大,人心渐渐离散。

却说在朱温所用的将才之中,徐怀玉绝对是一块名如其人的无瑕美玉,也素为朱温亲重。

徐怀玉,本名叫徐琮,怀玉是朱温的赐名。和很多草根逆袭的将领一样,徐琮也好似石头中蹦出来的一样,完全不知出生年月,亦不知父系家人,只知道他是毫州焦夷人。当时朱老三在黄巢义军中混得风生水起,同为淮上子弟的徐琮就到朱温营中投军。公元883年,他又跟着朱温到了汴州,成为宣武军中的一名战士。

公元886年,占据郑州的秦宗权胃口大开,派兵向朱温的势力范围进击。当时,秦军驻守在金堤驿。徐琮受命率轻骑前往金堤驿巡逻,结果与出寨打食的秦军不期而遇。徐琮也不搭话,立刻抢先发起攻击。部下也是一往无前,结果,徐琮的巡逻队给不可一世的秦军送上了一个令人难忘的见面礼,此战让朱温见识了徐琮的厉害,立即将其任命为亲从副将,不久又改任左长剑都虞侯。

公元888年,朱温反客为主,向蔡州发动攻击。这下秦军可不干了,大将萧颢趁朱温立足未稳之际前来劫营,一下子就捅到了朱温的痛处。关键时刻,徐琮和张归霸率领部下从东南两门分别出击,然后并力杀向汹汹而来的秦军。暗夜之中,萧颢也不知来了多少敌人,只得转身防范。就在萧颢找不到北的时候,朱温率领整顿好的主力冲出营来,从正面兜头杀来,萧颢将军莫名其妙地挂被了,其余秦军也逃得没了踪影。

不久,徐琮又跟着朱温破秦军于板桥,尽收其八寨,彻底打垮了这个吃人魔王。这一年,河阳节度使张全义遭遇了李存孝和李罕之的联合攻击,形势危急。正在魏博的朱温接到张全义的鸡毛信后,立即派出自己的得力战将丁会、徐琮.葛从周、牛存节、张存敬等一起赴援。一起对抗李存孝那个杀神.由于几大梁将配合到位,再加上张存敬、徐琮等英勇无畏,梁军竟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胜利,成功杀退疏于防范且久战疲惫的李存孝。

朱温看到李存孝被杀退,心里如何不高兴?高兴之余看到满身征尘的徐琮,想着这哥儿们跟着自己常来征战,从不言苦,也从不退却,即便满身伤痕也依然战意高昂,一高兴就为他赐名徐怀玉,并表奏其为检校刑部尚书。朱温到底是塾师的儿子,虽然没有继承老爹的衣钵,但当了多年高官,学问也是渐涨,给手下起的名字竟然一个比一个好听。从此,徐琮成为历史,徐怀玉靓丽登场,继续书写他的英雄传奇。

公元900年,刚刚由滑州(今河南滑县)右都押牙兼右步军指挥使,转任沂州(今山东临沂)刺史的徐怀玉,就遭遇了治青州(今山东潍坊)的平卢节度使王师范的进攻。当时,王师范接到了李茂贞转来的唐昭宗李晔的诏旨,请他为国尽忠除贼,学者镇帅王师范接旨后一改从前和朱温结盟修好的作派,毅然在青州举起了反朱大旗,分遣部下进攻朱温治下的诸邑。其中,攻击沂州的平卢军欺负徐怀玉初来乍到,竟然对沂州城展开了多轮攻击,准备在此打开一个突破口。可惜,他们也不问问徐怀玉是什么人啊,那可是个打死也不服输的主,怎能让平卢军得逞?接警后的徐怀玉立刻披挂上阵,带着部下毅然向嚣张的平卢军发起反击,一番苦战后最终将其击退。

王师范的背盟惹恼了朱老三,他派自己的侄子朱友宁率军讨伐。王师范打不过这个朱二代,只得向淮南求救。杨行密本着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的原则,派大将王茂章出击朱友宁,将其斩于阵中。失去侄子的朱老三彻底怒了,亲统大军来战。王师范束手请降,落了个张绣似的下场(张绣曾杀死曹操长子,后来被曹丕逼死,王师范则被朱温秋后算账族灭)。

公元904年,徐怀玉改任齐州防御使,加检校司空。这一年,李茂贞怂了,被迫交出握在手里的唐昭宗。朱温在翦除唐昭宗身边的一切拥戴势力后,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徐怀玉跟着大军一起前往陕西迎接昭宗。听到昭宗在华州(今陕西渭南)对着父老哭诉"朕不复为汝主矣",这位铁石心肠的将军也不禁心中落寞不已。可是,他效忠朱温多年,早已打上了朱温的烙印,对此只能唏嘘。

唐昭宗被迫转场洛阳之后,朱温的野心越来越不加遮掩了。为了尽快实现身登九五的夙愿,朱温决定要好好收拾一下自己最大的对手李克用,免得李鸦儿在自己登基的幸福时刻添乱。

公元906年,朱温又任命徐怀玉为左羽林统军,不久又转右龙虎统军,亲率手下劲旅开赴泽州。

徐怀玉据守泽州不久,晋军闻风而动,向泽州发起了猛攻。两军反复拉锯,互有胜负。晋军见正面攻击不成,就拿出了土拨鼠的本事,企图通过地道穴攻。久经战阵的徐怀玉早就料到晋军会使这手,一直小心侦听地下的动静,发现河东掘死军的意图后,也逆向掘穴,成功切入晋军所掘地道之中。然后,他率领亲兵逆袭,将正在高高兴兴掘穴的晋军斩杀一空。

公元907年,朱温终于登上了梦寐以求的皇位。他大封功臣,加封徐怀玉为曹州刺史,加检校司徒。可是徐怀玉在曹州还没安生一年,就被朱温一纸调令调回晋州,又一次回到与河东对峙的前线。年初朱温还在为李克用的死心头窃喜,哪知道继任的李存勖,本事一点儿不比老爹小,不仅很快平定了内部隐患,还就势大破潞州,当年秋天又派军进攻晋州。关键时刻,徐怀玉豁出去了,亲自挑选五十名最能打的亲从,呐喊着杀向晋军。城头上的其他梁军见主将玩命,也发一声喊,拼死向前,最终,梁军将杀上城头的晋军赶下城去。晋军丢下一地死尸,含恨退去。

不甘失败的晋军不久后再次杀来,这次在晋州站稳脚跟的徐怀玉主动出击,在洪洞县设下埋伏,将急急赶路的晋军杀得大败,从此不敢再正视晋州。公元909年,徐怀玉升任鄜坊节度使、特进检校太保,成为一方镇帅。

公元913年正月,越老越荒淫的朱温被自己的儿子郢王朱友珪给做掉了,一代枭雄稀里糊涂地死在儿子手里.朱友珪出身不好,人缘更不好,后梁的地方实力派大多对他不买账。朱温的干儿子、冀王朱友谦就是一个大刺头。他据守河中拒不承认朱友珪这个新皇帝。不仅如此,朱友谦还想扩大战果,派兵偷袭鄜州,将正在州中的徐怀玉抓个正着。徐怀玉有点儿晕,不知道老主人的干儿子想干什么.就在徐怀玉不知所措之际,朱友珪受不了了,心说:"老爹的那些亲儿子还没反,你一个干儿子着什么急啊?既然你非要冒出头来找事,那就别怪我这个弟弟。"于是派大将康怀英讨伐河中。康怀英急吼吼地兵发河中,打得朱友谦手忙脚乱。朱友谦一面全力应付康怀英的大军,一面请人将徐怀玉押来,然后开始忽悠他,劝徐跟自己一起造反。哪知徐怀玉根本不吃这一套:"你当我傻,我不知道谁是亲的,谁是干的?你凭什么占据河中谋反,还偷袭老子,你就是个好鸟吗?老子忠于先皇,郢王是先皇亲子,老子凭啥反他?"话不投机半句多,朱友谦知道徐怀玉是块老而弥硬的石头,根本不会为己所用。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将徐怀玉杀死在河中。

朱友珪糊糊涂涂地过了半年,已是乾化三年元旦,友珪朝享太庙,返受群臣朝贺。越日祀圜丘,大赦天下,改元凤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