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濡须口之战

王军统领先锋,奉黄忠之命迅速强占濡须口北面水岸。

濡须口是为孙策属地最西面,与刘琦所统属的荆南四郡紧紧相连。欲要东进,必须拿下濡须口。在濡须口世家作为内应的前提下,如果能够一举拿下濡须口,便可直面孙策根据地曲阿。

眼下,孙策占领江东六郡,分别是曲阿、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陵,统领兵马三万余精锐,另有五万余新兵,与刘琦相比几乎是势均力敌。

此外,孙策有周瑜为辅佐,张泓、张昭为主要谋臣,王朗、华韶一干贤士辅佐,招降严白虎、虞翻,并其父孙坚所留的一干健将韩当、程普、黄盖、祖茂等。可谓是不可小觑。

黄汉升率精甲两万余众,自湘江顺流而下。另一面,甘兴霸已得到黄忠消息,当即领锦帆水师八百舟,沿江来会。

两军会于濡须口外三十里沙渚,合计人马三万五千众。

江雾如铁,吴军水寨旌旗蔽空。

镇守濡须口的乃是孙策麾下第二号大将,韩当,字义公。

此人是为孙坚旧部。在孙坚死后,孙策脱离袁术自立。韩当、程普、祖茂、黄盖四人毫不贪恋袁术所许的高官厚禄,抛家舍业追随少主。

韩当年过四十,擅使一柄镔铁矛,身着黑铁虎头甲,头戴钟鼎盔,据濡须坞而守,以巨石为壁,垒高十丈,其上弩机密布,寒意森然。

辰时三刻,黄忠横刀立马于阵前,白须染霜而目似电:“诸君观此坞墙,不过朽木积沙!”

说罢黄忠挽弓如满月,三箭连发,城头“韩”字大纛应声而断。

登时三军鼓噪,云梯如林齐进。甘宁赤膊登先舰,腰悬铜铃震天响,亲执钩拒破水门。

韩当大手一挥,令旗挥动,城头热油泼如瀑。

荆南四郡与江东六郡之战,终于是拉开了序幕。

只见黄忠弃马攀梯,胸前麒麟铠溅满滚油,仍然大呼:“取韩当头颅者赏千金!”

黄忠冲锋在前,臂膀中箭仍不后退,在亲兵的追随之下独夺女墙一角。

吴军胆寒之际,甘宁水师已破闸而入,火船顺流焚其粮仓。

双方血战至次日寅时,江面浮尸塞流。

韩当亦是不落下风,一杆镔铁矛上下翻飞,连挑多名刘军于城头之上。

只是仓促之下,驻扎濡须口的兵马实在有限,不过两千余人,经过一夜血战只剩六百多人。

韩当不敢大意,趁夜率残部退守东岸石垒,准备坚守此地,以待后援。

忽见北岸狼烟冲天——濡须坞终陷。此役,汉吴两军折损逾万,江水三日赤红不褪。

身在曲阿孙策得知闻濡须告急,亲提五万虎贲驰援。

军至曲阿,恰遇刘琦遣诸葛亮督粮道。两军会于牛渚滩头,战云压城。

孙策银甲白马,霸王枪指北军:“昔者吾父破华雄于此,儿郎岂惧老卒?”

黄忠列阵于高坡,令旗翻卷间,连弩营箭如飞蝗。

吴军大楯结龟甲阵,步步为营。

甘宁率死士三百,自芦苇荡突出,直取孙策中军。

周瑜于楼船观阵,急鸣金钟变阵。

程普、黄盖分领左右翼包抄,江面艨艟斗舰绞作一团。黄忠觑得战机,领着三千骑兵突入吴阵,九凤朝阳刀连斩孙策帐下王朋、张希两将。

孙策大怒,挺枪来战,两马相交三十回合不分胜负。

战至红日西沉,江岸尸横十里。

诸葛亮于云车鸣角收兵,吴军亦退三十里扎营。

是夜,巡江士卒犹闻孙、黄二将酣战之金铁声,随潮汐往来不绝。

另一面移驻到新野的刘琦则是着手对西面宛城的张绣进行书信联系,并约定后日正午于新野、宛城的中间地带进行会面,共议抵抗曹操一事。

至于江东战场,有诸葛亮为谋主,黄忠、太史慈两员大将,并长沙精锐,刘琦并不过多担心。

为了全身心的对付孙策,刘琦必须先保证北面防线的安全。而北面除了文聘镇守之外,身在完成的联盟者张绣,更是必要。一旦张绣投了曹操,那对于荆州而言便是两面开战的结局,无论刘琦是否愿意,都是必然结局。

这也是为何刘琦吩咐黄忠,但有良机,不必请示,需即刻出兵的原因。

一旦北部曹操南下,张绣归降,那自己便只能将重兵囤积在北部,以应对曹操的进攻。这是,便没有能力压制江东孙策的发展。眼下孙策刚刚统领江东六郡不过大半年时间,一旦让他发育起来,他便可形成一股不逊于整个荆州的核心集团。

那么荆州未来的路,要难走的多。

至于如何与张绣谈判,刘琦心中自有谋划。

四月,刘琦率徐鹏、徐健并三百黑铁军,星夜渡汉水北上。至宛城郊外三十里处,但见张绣军阵森严,玄甲骑兵列如铁壁。城头“张”字大纛猎猎作响,与残阳血色相映。

“久闻景升公长子有卧龙之姿,今日观之,果带荆襄烟水气。”

张绣按剑立于瓮城,身后贾文和羽扇轻摇,二人双双站在城头,打量着前方的少年公子,张绣笑着说道。

此前张绣先降曹操,后又复叛,仍然屹立于宛城不倒,不仅归功于其能战善战,更有赖于贾文和的出谋划策。

如今刘琦只率三百人前来,确实诚意满满,故而张绣语气要和善的多。

贾诩道:“刘新甫自去年寒冬,猛然崛起,倒是令在下意外。此人城府极深,可谓是潜龙在渊,一朝腾空。传闻此人身体虚弱,不想却是策马奔腾,腾转于长沙、新野、宛城,这又岂是病公子的模样?如今其势,已非蔡瑁之流所能压制。

如若他能铲除蔡瑁并其宗族,便是荆州世子之位。此人知人善用,从其所提拔的甘宁、太史慈、黄忠、霍峻等良将可知。此外,诸葛卧龙先生,竟也选择投奔此人,看来将军的机缘来了。”

贾诩摇着羽扇,嘴角带着效益道。

张绣眸光之中闪烁着光芒,不置可否的道:“就能够不够资格让我效忠于他,便要看他的能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