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相识

  • 绿皮车2039
  • 魏凝
  • 2834字
  • 2025-04-10 09:48:28

第二天一大早,王阿姨就来叫何苗一起去汽车厂,她们下楼的时候正碰上103有人出门,那人又高又瘦,裹着一件军绿色大棉袄,脖子里围着一条浅灰色围巾,厚厚的围巾挡住了他的下半张脸,但是那双眼睛分明就是她爸爸,何苗怯生生地叫了一声“爸爸”,王阿姨乐得哈哈大笑起来,“那是何师傅,比你大不了几岁,你叫他何大哥就行,不过你们两个还真是有点像,具体哪儿像又说不上来。”何师傅听见了,并不吱声,自顾自地往前走。听王阿姨说这何师傅也在汽车厂上班,是车间的电焊师傅,平常总是独来独往,喜欢下班后一个人去工厂门口的小店里喝两瓶小酒。

何苗对汽车厂还是有些印象的,她很快就适应了食堂的工作,并且认识了许多工友,从工友口中,她得知了一些何师傅家的境况。何师傅和他妻子张丽丽以前在家具厂工作,后来他们生了一个儿子,据说张丽丽在怀孕期间有过一次大出血,医生建议他们放弃腹中胎儿,也许是母爱作祟,张丽丽坚持生下了这个孩子,孩子出生后不久,他们就发现孩子有很多问题,于是他们从市里跑到省城,又从省城跑到BJ,没有一家医院能保证可以治得好这孩子。就这样奔波了几年,他们终于放弃了求医问药的想法。由于长期旷工,夫妻两被家具厂辞退了,辗转来到这里,何师傅刚进汽车厂的时候只能打打杂,但他很快学会了电焊技术,如今算得上是老师傅了。

一周过去了,何苗还是没有找到机会见一见何师傅的妻子,直觉告诉她,那天见到的那个女人就是她妈妈。最近天气太冷了,他们每天都在家里,几乎不出门,只有每天上下班的路上,还有在食堂打饭的时候才能见到何师傅,可这何师傅总是一副冷冰冰的样子,何苗不敢冒然接近他。

腊八那天,食堂把肉包和炖菜剩下的肉骨头分给食堂员工带回家了。何苗把骨头和包子分成了两份,一份拿给王阿姨,一份给何师傅家。“我自己一个人也吃不掉,还是给你家孩子吃吧,小孩子正长个呢。”何苗把装骨头的袋子递给何师傅,何师傅拎着进了厨房。“你就是住在楼上的小李吧?”何师傅的妻子迎上前来,“快到沙发上坐着,我给你倒杯茶。”何苗拘谨地在沙发上坐下,偷偷打量起眼前的这个女人,她的脸颊几乎没有血色,一双大眼睛无精打采地低垂着,怎么看都不像是二十多岁该有的样子。

何苗接过女人递过来的茶杯,放在嘴边轻轻抿了一口,犹豫了一番终于开口道:“张姐,何林呢?怎么没有看见他?”张丽丽愣了一下,朝卧室望了一眼,“这几天感冒了,今早又开始发烧,才吃了药,这会子睡着了。”何苗感到很抱歉,她不该在这样的时候登门,她放下水杯,向张丽丽告辞,这时何师傅从厨房出来,夫妻俩挽留她留下来吃晚饭,何苗还是走了,“你们也要保重身体,需要帮忙的时候尽管找我。”她临走时嘱咐道,这句话虽然别扭,却自然而然地说出了口。

因为心里惦记着哥哥,何苗回到屋里总有些不安,到了半夜,迷迷糊糊中听到楼下吵吵嚷嚷的,她赶紧披上大衣下了楼,103门前停着一辆出租车,何师傅怀里抱着儿子,张丽丽怀里抱着几件大衣,神情慌张地上了出租,王阿姨从屋里冲出来往张丽丽手里塞了几张钞票,“先拿去用,孩子要紧!”

何师傅一家三口坐着出租车消失在路口,王阿姨一转身碰到了何苗,“哎呀!你这孩子,吓死我了!”王阿姨拍着胸口“哎呦呦”地直叫唤。

“王大姐,他们家孩子咋了?”何苗焦急地问道。

王阿姨继续拍着胸口往屋里走,“孩子发烧晕过去了,真是个可怜的娃。”

第二天上班时,何苗没有看见何师傅来食堂吃饭,到了下班回去也没见他们回来,便知道哥哥病得严重,于是从王阿姨那里打听到了医院地址,就买了些水果急匆匆地赶到了医院。何师傅两口子见到何苗拎着水果进来,吃惊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何林正躺在病床上输液,时不时坐起来剧烈地咳嗽几下。“好点了没有?我带了你最爱吃的香蕉。”何苗把水果袋放在床尾,绕过坐在床边的张丽丽,摸了摸何林的额头,张丽丽困惑地望着何师傅,何师傅连忙从椅子上站起来,“你怎么来了?你坐这边吧。”他把椅子往前推了推,走到窗户边拿起水壶就出了门。

何苗在椅子上坐下来,和张丽丽攀谈道:“张姐,何林怎么样了?”张丽丽拍了拍何林裹在被子里的双脚,“输了液好些了,前几天见他咳嗽,以为就是普通感冒,只吃了几顿止咳药,哪知道昨晚突然就发起高烧,半夜浑身烫得跟个火球似的,我给他喂了点水,突然就晕过去了,我的两条腿都吓软了。”她说着,苦涩地笑了笑。何苗心想:“原来哥哥只要发烧就会晕倒的起因竟在这里。”她无奈地叹口气,“以后要是再发烧了,一定要先给他吃退烧药,千万别耽误了。”话说出口,她又觉得这样说有些僭越,正不知该如何缓解尴尬时,何师傅拎着暖水壶回来了。三人间的病房显得有些拥挤,何苗起身告辞,“我就是来看看何林的,明天还得上班,我先回去了,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们尽管找我。”张丽丽送她到门外,尽管内心困惑,却还是真诚地道了谢。

回到病房,张丽丽质问起何师傅,“这个小李怎么回事?你们是不是以前就认识?这才搬来几天,搞得跟我们很熟似的,院子里住着七户人家,也不见她跟别家打招呼的。”何师傅倒了杯水,坐在椅子上小口抿着,“她第一次见着我,喊我爸爸呢。”张丽丽噗嗤一下笑了,喘着气道:“没想到你还有这么大个闺女呢,正好出嫁了,收了彩礼给何林看病去。”何师傅白了她一眼,她也觉得此话不妥,随即收了笑声,“小李有没有可能是你小时候家里抱养出去的妹妹,或者是跟你有血缘关系的什么亲戚?”何师傅嗔怒道:“没有的事!这个小李可能就是自幼丧父,看我又长得像她爸,才跟我们走得近些。你也别再瞎猜了,等出院了,我带儿子买身新衣裳去,该过的年还是要过的。”

到了腊月二十九,厂里就放假了,食堂剩下的肉和菜照例分了,何苗把自己的那份分给了王大姐和何师傅家。各家各户都在喜气洋洋地为过年做准备,王大姐看何苗什么都没有买,就找人写了副春联贴在门上,“就算你一个人出门在外,这年还是得红红火火地过,年过好了,后面才能顺风顺水。”王大姐一家四口人,很早以前就在这里建起了这个有着三层楼的小院,由于这里离工厂很近,外地的工人就在这里租房住,这王大姐是个信佛的人,但她念经拜佛却不吃斋吃素,做事雷厉风行,待人却宽厚温柔。“年夜饭就到我那里吃吧,你一个人多没劲呀,上我那咱们一边包饺子一边看春晚。”王大姐笑意盈盈地说道,“沈腾马丽的小品可不能错过了。”

电视里播放着歌曲《想你的365天》,何苗心里酸溜溜的,泪花在眼眶里打转,电视画面都模糊了。明明已经找到了妈妈,却无法相认,明明一家人都在,却不能团聚,她是如此地渴望与他们相伴,以至于忘记了自己来这里的目的。

年后下了几场雨,天气就渐渐转暖了,何苗很高兴,因为何林开始经常来找她玩了,她买了很多糖果放在家里,何林一进门就会自己拿着吃,她还买了几本故事书,有时候何林会让她讲故事,可是每次听上一小会,他的注意力就转到别的地方去了。张丽丽看到何苗是真心对她儿子好,就不再疑心重重了,有时候还会以“妹子”来称呼何苗。何师傅还是保持着距离,每次见到了,只点点头,算是打招呼。只是他最近喝酒的次数越来越多了,时常喝得半醉,回到家就大声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