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原文化与元代文学研究
- 王双梅 查洪德
- 2196字
- 2025-04-28 19:38:35
第一章 大元气象:元代文化的基本精神
元代是蒙古民族建立的一统政权,作为北方民族,蒙古族所代表的草原文化精神是什么?草原人认为有水有草的地方,就是自己生活的地方,马儿能跑到的地方,就是自己生活的地方。中原人恋土重迁,草原民族不以迁徙为难。《世纪·匈奴列传》中说草原人“随畜牧而转移”“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这些体现了中原文化与北方草原文化精神的差异。北方草原民族生活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它广阔、苍茫,我们感受的草原文化是“大”:阔大、宏大、远大、旷大,大境界、大心胸、大气象、大气魄、大度包容,等等。
元代文化精神,突出地体现为“大”,我们概括为“大元气象”,这与草原文化的特质密切相关。元代文学以各种方式张扬其国土、国力之大,气象、气势、气魄之大。因“大”而有包容,而和谐。元代疆域广阔,民族众多,宗教多样,各种矛盾与冲突客观存在,但和谐是主导。又因“大”而宽松,有利于思想文化及文学的自由发展。当然,“大”也难免疏略,治法粗疏,导致社会混乱。元代文学的“厌乱思治”主题与此有关。总之,这一时代精神对文学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不管是文学的内容还是风格,都与之密切相关。把握这一时代精神,才能认识元代文学的特点。
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历史上,元代开启了“大中国”时代。这所谓“大”,不仅仅是疆域之广大。在元代,不同种族共居,不同生产、生活方式并存,不同宗教与文化并容,社会生活、政治观念等,就必须有开放与包容的意识,在文化精神上,就体现为“大”——开放与包容之“大”。“大”体现在元代文化的很多方面,元代的文化精神,可以概括为大元气象。而这也是草原文化所独有的文化品格和文化精神。
大元气象,表现元人超越往古的时代自信。“大”,是元代的时代特征,国号大元,都曰大都,国力强大,气运盛大。关于其“大”的表述还有很多,如阔大、宏大、远大、旷大,大心胸,大气象,大气魄,大度包容,大大落落,等等。元人对版图和国势的描述,都突出“大”,所谓“大元至大古今无”,所谓“堂堂大元”。元人常说的“海宇混一”“夷夏同风”“无远弗至”,体现的都是“大”的精神,也就是大元气象。
这种时代精神的形成,与草原文化影响有关,是草原文化精神与中原文化精神融合而成。蒙古进入中原,将草原文化精神也带到了中原,中原文人在一定程度上受其影响,甚至接受了其中的一些观念。如郝经的《化城行》诗,就对中原政权千百年来筑城自守的思维方式和一代代的胡汉战争进行反思,说:
君不见始皇万里防胡城,人土并筑顽如冰……只今安在与地平,平地深谷为丘陵。江南善守铁瓮城,城外有田不敢耕。西北广莫无一城,控弦百万长横行。[1]
所谓化城,即海市蜃楼。郝经看到如三都两京之壮的海市蜃楼,一阵风来,顷刻消散,想到千百年来包括长城在内的各种巍峨之城,其实都是没有意义的。特别是江南城守的被动,与西北草原上的任意驰骋,两相比较,更觉筑城而守的被动和无意义。
中原文化本有对“大”的推崇,《周易·坤》六二爻辞:“直、方、大,不习无不利。”[2]直、方、大,是大地之德,无物不载,是地德之“大”。天无不覆,地无不载,是天地之“大”德。圣人廓然大公,其心与“天地同其大”[3],心普万物而无心,才能“感而遂通天下”[4],此为圣德之大。圣人在上,四海为一,是为大一统:“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一皆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也。”[5]中原文化中的“大”与草原精神的“大”也有所不同,中原文化之“大”是一个具有本体论意义的概念,《老子》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6]《庄子·天道》云:“夫天地者,古之所大也,而黄帝、尧、舜之所共美也。”[7]“大”即天地。“大”还是至高之美的德性,《论语·泰伯》:“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8]所以,《易·乾·文言》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9]中原文化对“大”的表述,不像草原文化那样具象直观,《周易·系辞上》:“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10]对比《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11]自可感受二者的不同。但这并不影响“大”成为两种文化共同崇尚的精神。元人以“大元”名其国,“大”成为一代文化精神的概括性表述,乃是取中原文化的概念:《易·乾》云:“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12]一统华夷的“大元”,是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所共有。
唯其为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共同崇尚的精神,才能成为元代的文化精神。大元气象,是元代的文化精神,也是元代的文学精神:文学中体现着这一文化精神。正如元人李洧孙《大都赋序》中所言:“盖当国家盛时,区宇博大,洪威远畅。湛恩旁洽,斯人归之,如众星之拱北极,如百川之朝东海。”“千纪以来,是不一姓,惟今皇元为最盛;四极之内,是不一都,惟今大都为独隆……语其疆埸之广,则商周所未睹、汉度所未闻;称其都邑之壮,则崤函不为雄、京雒不为尊也。”这是国之大气象,都之大气象。而“夫有盛德大业者,必有巨笔鸿文,铺张扬厉,高映千古,以昭无穷”。[13]与之相副之文,也需要大气象,以巨笔鸿文,铺张扬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