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父子的分歧
- 引领全球,重生从造新能源车开始
- 宝安堂
- 2146字
- 2025-05-08 00:29:33
之所以找个第三方公司做合作主体组建华夏新能源,是林松深思熟虑的。
别看现在江北电车厂是烫手山芋,谁都不愿意碰。等到电池量产开始挣钱了,一群牛鬼蛇神都会出来。
技术投资300万增股的时候,在林松授意下,林如江与石桥固投集团签订了一份2000万收购股权的补充协议。
“在2009年1月1日前,林如江可2000万收购石桥固投集团所有的江北电车厂股份……”
这意味着,一定要用最短时间挣到2000万。
那样,江北电车厂股份就超过了50%,成为自己企业,做什么都不会有掣肘了。
于是,林松开始布局。
不违规,不违法,集体资产不流失的大前提下,他首先在京城买了一家空壳科技公司——三林科技,由在外地的亲戚担任法人;
紧接着,以京城三林公司与江北大学展开深度合作,联合组建江北华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磷酸铁锂专利申请方。
为确保财务环节的绝对掌控,让已经退休的母亲李敏发挥余热,出任新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将资金流转牢牢握在手中。
如此布局,不仅为后续的电池专利收益铺设了专属通道,还能通过专利转让,短时间积累财富,实现收购县固投集团的江北电车厂股份的短期目标。
林松将这个计划与父亲林如江商量时,却遭遇父亲强烈的反对。
林如江严厉地指出:“不行!这种做法分明是在打擦边球,稍有不慎就被定性以权谋私,造成集体资产流失,是违法的!”
作为在江北电车厂深耕多年的老员工,林如江对集体利益有着近乎执拗的坚守,无法轻易接受儿子这个利己的提议。
面对父亲的质疑,林松不慌不忙,耐心解释:
“爸,这次和江北大学的合作,从头到尾都没有动用电车厂的任何资源。从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全都是我个人利用业余时间、依靠个人能力完成的。
而且这项技术的研究方向,和电车厂现有的业务完全不同,最多只能算是我这个技术部副主任在工作之余搞的'私活'。”
说到这里,林松特意加重了语气,“更重要的是,华夏科技的技术成果应用到电车厂,也是以极低的成本进行转化,不仅没有损害企业利益,反而能提升生产效率,增加企业收益,这怎么能算是集体资产流失呢?”
林松的这番话,如同一把钥匙,渐渐打开了林如江心中的顾虑。他反复琢磨儿子的解释,最终缓缓点头。
林如江明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或许需要一些突破常规的思维。既然一切操作都严守法律底线,又能为企业和家庭带来新的机遇,倒也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
于是,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林如江选择支持儿子,按照这套精心设计的架构,一步步将计划付诸实践。
……
晨光为江北大学的红砖建筑镀上一层金色薄纱,离上午九点的校企合作签约仪式还有整整一小时,林松便已踏入校园。
作为从这里走出的学子,他熟稔地绕路前往教学楼,敲响导师办公室的门。此次与校方联合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他特意将汽车制造学院纳入合作版图,如此一来,未来整车技术研发的专利申报便能拥有更坚实的学术支撑。
拜访完导师,林松沿着林荫道朝主楼会议室走去。五百多米的路程,三十分钟的缓冲时间,他步伐从容,任由梧桐叶的斑驳光影在肩头跳跃,故地从游,心情格外愉悦。
临近楼口时,一道浅蓝色的身影从侧边小径轻盈飘来——身着雪纺长裙的姑娘扎着利落的马尾,发梢随着步伐轻轻晃动,清甜的嗓音如清泉流淌:
“同学,我想问一下,主楼大会议室从哪个门走?“
姑娘转身的瞬间,林松的目光被她灵动的大眼睛吸引。那双眸子仿佛藏着星光,在晨光中闪烁着璀璨光芒,搭配上白里透红的鹅蛋脸,格外动人,“二号门进,坐四号电梯,六楼就是……我也是去大会议,可以一起走。“
他不自觉放柔了语调,话语里带着恰到好处的殷勤。
姑娘颔首致谢,率先朝着二号门走去。林松急忙跟上,皮鞋踏在石板路上的节奏都变得轻快起来。
行至电梯厅,姑娘突然驻足转身,仰头望向高出自己半头的林松:“我要是没记错,你是汽车制造专业毕业生林松吧?”她忽闪的睫毛像振翅的蝶,瞬间唤醒林松的记忆。
“要是我没记错,你是材料学的学姐叶晚?”林松轻拍后脑勺,恍然大悟地笑道,“没想到你还记得我……”
叶晚唇角勾起一抹浅笑,露出若隐若现的梨涡:
“那天在实验室大家都戴着口罩,哪里能认得清。不过今天学院下发的合作名单里有你名字,你又说也去大会议室,才敢确定是你。“
“这么说真是太巧了!”
林松难掩欣喜,主动攀谈起来,
“叶晚师姐,我这个月总往学院跑,怎么一次都没碰上你?”
叶晚捋了捋被微风拂乱的发丝,解释道:“暑假回春城了,我前天才返校。对了,还有件事要告诉你——导师安排我跟进这个项目,以后我们可得并肩作战了。”
“求之不得!“
林松眼中亮起炽热的光芒,连声音都不自觉拔高几分。电梯上升的数字跳动间,他望着叶晚认真整理会议资料的侧影,心底泛起阵阵涟漪。
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这次看似偶然的相遇,或许正在开启未来无限可能。
……
六楼会议室里,水晶吊灯洒下柔和的光芒,签约仪式现场早已布置得庄重而典雅。暗红色的绒布长桌上,烫金的签约文本整齐摆放,两旁的绿植生机勃勃,为整个会场增添了一抹清新。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林松的远房亲戚作为京城三林科技的代表,分别与江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汽车制造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成立江北华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紧接着,江北华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江北电车厂也签署了战略协议,新研发的磷酸铁锂电池生产工艺优先用于江北电车厂电池生产线。
随着两份协议的落笔盖章,《低温异质碳源+分段包覆法》磷酸铁锂电池生产工艺研发项目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