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赤小豆,利水消肿,解毒排脓

赤小豆跟红豆完全是两个概念,赤小豆是一年生半缠绕的草本植物。我国是赤小豆的原产地,而且是产量最大的国家。赤小豆有很大的药用价值。

很多方剂里都有赤小豆,比如《圣济总录》里有“赤小豆汤”,《伤寒杂病论》里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圣惠方》里有“赤小豆散”。赤小豆主要起利尿通淋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急慢性肾炎水肿,肝硬化引发的腹水,还有一些热毒内陷,比如腮腺炎等。现代医学认为赤小豆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和雌激素样作用,可治疗痛风。

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归肾经、归心经,主要功能是利水消肿、解毒排脓,可用于治疗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风湿热痹。另外,它还能治疗痈肿疮毒和肠痈腹痛。

《神农本草经》对赤小豆的评价很高,说它消热毒痈肿,散恶血,还能治疗烦满、水肿和积的胀满。《食疗本草》提到它能治疗脚气,大腹水肿,疝气,能去关节烦热,令人心孔开,小便不利的食用它能利尿,小便过频的食用它能收涩,止小便过多。

赤小豆不是营养品,是药品。我查了一下,南北朝时期的名医陶弘景说赤小豆能利水,但过多食用会伤到津液,最后让人枯瘦。《食性本草》也说赤小豆久食瘦人,《本草纲目》说赤小豆“其性下行……久服则降令太过,津液渗泄,所以令肌瘦身重也”。

赤小豆的最佳食用量以及黄疸、痛风、风湿关节痛患者对赤小豆的使用,还要进一步探索。以上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