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茫然夫君诉蹊跷
- 夫君颈间双色吻痕之秘密风波
- 今世耍古人
- 3975字
- 2025-05-06 04:46:39
第005章:茫然夫君诉蹊跷
裴逸尘一脸茫然,急忙说道:“婉清,我真的不知情啊。我在归途中遭遇神秘人袭击,醒来便已在自家床上,这吻痕我也是刚刚知晓。”他眼神诚恳,试图让柳婉清相信自己。
柳婉清看着裴逸尘,心中半信半疑。夫妻多年,她深知裴逸尘的为人,可这眼前的吻痕又实在难以解释。“你说遭人袭击,可有证据?这吻痕如此怪异,叫我如何能信?”柳婉清质问道,眼中满是痛苦与疑惑。
裴逸尘眉头紧锁,努力回忆着当时的情景:“婉清,当时事发突然,我率领卫队行至一片山林,四周静谧得反常,突然就遭遇一群黑衣人袭击。他们武艺高强,配合默契,明显是有备而来。我奋力抵抗,却寡不敌众,最终被打晕。等我醒来,就已经在府中了。”他急切地解释着,希望柳婉清能从他的话语中感受到真实性。
柳婉清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就算你说的是真的,那这些黑衣人为何要在你昏迷后留下吻痕?这根本不合常理。”她实在想不通其中的缘由,这一切就像一团迷雾,让她感到无比困惑。
裴逸尘无奈地叹了口气:“我也想不明白,婉清。但我敢对天发誓,我绝没有做出任何对不起你的事。这背后一定有一个巨大的阴谋,有人想借此破坏我们的关系,甚至可能想借此打击卫国公府。”他紧紧握住柳婉清的手,希望能传递给自己的决心和真诚。
柳婉清看着裴逸尘坚定的眼神,心中的疑虑稍稍减轻了一些。但多年的谨慎让她还是无法完全释怀:“那我们该怎么办?总不能就这样任由流言蜚语传播,让卫国公府蒙羞。”她深知此事若不尽快解决,将会给卫国公府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裴逸尘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我打算先从调查那群黑衣人入手,看看能否找到他们的踪迹。刚刚客栈老板提到黑衣人中有一人脸上有一道长长的疤痕,从眼角一直延伸到嘴角,这或许是个重要线索。”他已经在心中开始谋划调查的方向。
柳婉清点了点头:“这个线索确实重要。我也会让我的人在京城中打听消息,看看有没有人知晓与这吻痕相关的事情。另外,我们也不能忽视朝中的动静,说不定这背后有政敌在推波助澜。”她思维敏捷,考虑得十分周全。
裴逸尘看着柳婉清,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婉清,还好有你。有你和我一起面对,我更有信心查清真相了。”他感激柳婉清在如此混乱的局面下,还能保持冷静,与他共同想办法。
柳婉清轻轻叹了口气:“夫妻本是一体,这种时候我自然要与你并肩。只是此事太过棘手,我们一定要小心行事。”她心中仍有些担忧,毕竟他们面对的敌人隐藏在暗处,不知会使出什么阴招。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春桃的声音:“夫人,世子,刚刚收到消息,今日宴会上那些议论纷纷的宾客,似乎与陈尚书府走得很近。”
裴逸尘和柳婉清对视一眼,心中都闪过一丝疑虑。裴逸尘说道:“这陈尚书向来与父亲在朝堂上政见不合,难道此事与他有关?”
柳婉清微微点头:“很有可能。陈尚书一直想找机会打压卫国公府,此次利用你颈间的吻痕大做文章,倒也符合他的行事风格。”她对朝中局势也颇为了解,很快便做出了推断。
裴逸尘握紧了拳头:“若是真的与他有关,我定不会放过他。竟敢用如此卑鄙的手段陷害我。”他眼中闪过一丝愤怒,对陈尚书的行为感到不齿。
柳婉清赶忙说道:“先别急,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我们不能轻易下结论。不过,这确实是一个重要的调查方向。我们可以从陈尚书府周围入手,看看能否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她深知冲动解决不了问题,必须要有足够的证据才能扳倒敌人。
裴逸尘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你说得对,婉清。我这就安排人去查。”
柳婉清想了想,又说道:“我也会通过京城贵妇圈,旁敲侧击地打听陈尚书府的消息。说不定能从陈尚书夫人那里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她巧妙地利用自己的人脉,为调查增加更多的可能性。
裴逸尘看着柳婉清,眼中满是赞赏:“婉清,你考虑得真是周全。有你相助,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查清真相。”
随后,裴逸尘立刻召集林风等亲信,安排他们去陈尚书府周围探查情况,留意与陈尚书来往密切的人,尤其是那些形迹可疑的。而柳婉清则开始精心准备,打算以拜访其他贵妇为由,借机接近陈尚书夫人。
几天后,裴逸尘这边有了一些发现。林风回来汇报:“世子,我们发现陈尚书府近日来了几位神秘客人,皆是黑衣打扮,而且陈尚书亲自将他们送出府门,态度十分恭敬。只是距离太远,没能看清那些人的面容。”
裴逸尘皱了皱眉:“黑衣打扮?难道与袭击我的黑衣人有关?”他心中越发觉得此事与陈尚书脱不了干系。
林风接着说道:“还有,我们打听到陈尚书最近似乎在谋划一件大事,与卫国公府有关,但具体是什么事,还不清楚。”
裴逸尘点了点头:“看来陈尚书确实有问题。你们继续盯着,看看能不能找到更直接的证据。”
与此同时,柳婉清在贵妇圈中也有了一些收获。她在与一位和陈尚书夫人相熟的贵妇交谈中,无意间得知陈尚书夫人近日心情大好,还无意中透露陈尚书即将做成一件大事,能让卫国公府颜面扫地。
柳婉清心中一动,看来自己的猜测没错。她回到府中,将这个消息告诉了裴逸尘。裴逸尘听后,面色凝重地说道:“种种迹象表明,此事极有可能是陈尚书在背后搞鬼。但我们还缺少关键证据,不能贸然行动。”
柳婉清表示赞同:“没错,陈尚书老谋深算,我们若没有十足的把握,轻易出手只会打草惊蛇。我们再想想还有什么办法能找到确凿证据。”
两人陷入了沉思,一时之间,房间里安静下来。过了许久,裴逸尘突然说道:“婉清,我们可以从那些黑衣人入手。之前客栈老板说他们离开时,其中一人腰间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好像刻着什么图案。我们可以在京城中打听一下,看看有没有人认识这个图案,说不定能借此找到黑衣人的来历,进而找到陈尚书与他们勾结的证据。”
柳婉清眼睛一亮:“这个办法不错。我这就安排人去办。”
于是,柳婉清和裴逸尘再次分头行动。柳婉清安排人手在京城的江湖人士、商铺老板、三教九流中打听关于那个图案的消息。裴逸尘则继续让林风等人密切监视陈尚书府的一举一动,同时寻找那些黑衣人的下落。
然而,调查并非一帆风顺。几天过去了,柳婉清这边虽然询问了很多人,但都没有人见过那个图案。裴逸尘那边,陈尚书府似乎察觉到了有人在监视,守卫变得更加森严,黑衣人也再没有出现过。
裴逸尘有些沮丧地对柳婉清说:“婉清,这可怎么办?敌人似乎已经有所防备,我们的调查陷入了僵局。”
柳婉清安慰道:“别急,尘儿。调查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我们再想想其他办法。或许我们可以从陈尚书的亲信入手,看看能不能从他们身上打开突破口。”
裴逸尘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好,就按你说的办。我这就去查陈尚书平日里最信任的几个下属,看看能不能找到他们的弱点。”
就在裴逸尘准备行动时,柳婉清突然想到了什么:“尘儿,我们不妨放出一些假消息,就说我们已经找到了关键证据,准备向皇上奏明此事。看看陈尚书那边会有什么反应。”
裴逸尘眼睛一亮:“婉清,你这个主意好。如果陈尚书真的是幕后黑手,听到这个消息一定会有所行动,我们就可以趁机抓住他的把柄。”
于是,裴逸尘和柳婉清开始安排人手在京城中散布这个假消息。他们故意让一些与陈尚书府关系密切的人听到这个消息,然后等待着陈尚书的反应。
果然,没过多久,陈尚书就听到了这个消息。他在书房里来回踱步,心中十分焦急。“裴逸尘他们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找到证据?难道是有人走漏了风声?”他自言自语道。
陈尚书的亲信在一旁说道:“大人,此事恐怕不妙。如果裴逸尘真的向皇上奏明,我们恐怕难以脱身。”
陈尚书皱着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不行,不能坐以待毙。你立刻去安排,让我们的人销毁一切与此事有关的证据。另外,想办法阻止裴逸尘面圣。”
亲信领命而去。而这一切,都被裴逸尘安排的人看在眼里。裴逸尘得知消息后,心中大喜:“婉清,看来我们的计划奏效了。陈尚书果然有所行动。”
柳婉清也露出了一丝笑容:“接下来,我们就可以顺着这条线索,找到他的罪证。让他无话可说。”
裴逸尘点了点头:“我这就派人跟踪陈尚书的亲信,看看他们会去哪里销毁证据。我们一定要抢在他们前面拿到证据。”
裴逸尘迅速安排了几个身手敏捷、行事谨慎的手下,悄悄地跟踪陈尚书的亲信。而他和柳婉清则在府中焦急地等待着消息。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裴逸尘和柳婉清的心也越悬越高。终于,跟踪的手下传来消息:“世子,陈尚书的亲信去了城郊的一处废弃宅院,似乎在里面藏了什么重要的东西。我们一直盯着,不敢轻举妄动。”
裴逸尘听后,立刻说道:“做得好。你们继续盯着,我和世子夫人这就过来。”
裴逸尘和柳婉清带着一群护卫,迅速赶到了城郊的废弃宅院。他们小心翼翼地靠近宅院,听到里面传来陈尚书亲信的声音:“快,把这些东西都烧掉,不能留下任何证据。”
裴逸尘向手下示意,众人悄悄地潜入宅院。就在陈尚书的亲信准备点火销毁证据时,裴逸尘大喝一声:“住手!你们的罪行已经败露,还想销毁证据?”
陈尚书的亲信们看到裴逸尘等人,顿时惊慌失措。其中一人试图反抗,被裴逸尘的护卫迅速制服。裴逸尘走上前,看到桌上放着一些信件和账本,上面详细记录了陈尚书与黑衣人勾结,陷害裴逸尘的计划,以及他们之间的利益往来。
裴逸尘拿起信件和账本,冷笑道:“陈尚书,这次看你还有什么可说的。”
柳婉清也走了过来,看着这些罪证,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尘儿,我们终于找到证据了。”
裴逸尘点了点头:“走,我们立刻回府,将这些证据整理好,明日就向皇上奏明此事,让陈尚书得到应有的惩罚。”
裴逸尘和柳婉清带着罪证,回到卫国公府。他们连夜整理证据,准备第二天面圣。而此时的陈尚书,还不知道自己的计划已经彻底败露,正焦急地等待着亲信的消息。
第二天,裴逸尘和柳婉清早早地来到皇宫,向皇上奏明了陈尚书的罪行。皇上看了证据后,龙颜大怒,立刻下令将陈尚书革职查办,并严惩所有参与阴谋的人。
至此,这场围绕着裴逸尘颈间吻痕的阴谋终于真相大白。卫国公府的名誉得以挽回,裴逸尘和柳婉清也解开了误会,更加珍惜彼此的感情。而经历了这场风波,他们也明白了在面对困难时,夫妻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