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莲台境

赵笈没有想到,宏衍竟然会赠予一件法器给他。

这还是他第一次接触到修行之物。

他不知宏衍来历,却也猜出,能让方丈那般态度的,必然不是寻常僧人。

手握有些冰凉的旃檀佛珠,“镇魔定魂,似乎是降魔的法器。只是我如今没有修行,不通法力,暂时用不了。”

赵笈心中暗自琢磨。

他抬头间注意到玄净嫉妒的眼神,却不以为意。

正式取得度牒后,他在铁佛寺地位已不是之前那般低微。

加上刚才宏衍背书,玄净再想使出腌臜手段,也要顾及几分。

等他收好念珠,玄元方丈朝四周看了看,缓缓说道:“了因慧根深种,今日经试圆满,正式晋升为本寺僧侣。即日起,在知客院担任知客一职。”

本来刚晋升的沙弥,是不会有职务在身。

但今日赵笈经试表现太过出彩,又深得宏衍禅师喜爱。

故而玄元也重新对他做出安排。

玄缘身为知客院执事,听闻方丈如此安排,对着赵笈也露出和善笑意。

心中庆幸昨日自己没有站队玄净。

玄元说完,转头对赵笈说道:“昔年三藏法师西行取经,亦曾得文殊菩萨摩顶授记。

今日了因你破文字障而见真如,恰似迦叶尊者拈花微笑,直指本心。当可入藏经阁选一法门修行。”

赵笈闻言,顿时露出喜色:“多谢方丈。”

成为正式僧人之后,他终于可以前往藏经阁,选取正式的修行之法。

等到众僧散去,玄净恨恨看了他一眼,带着手下离去。

玄缘则笑着靠了过来。

“了因,昨天我就看出你身具慧根,必然可以通过经试。果然是大根器者,连宏衍禅师都对你另眼相待。”

赵笈合十:“执事谬赞了。”

玄缘见赵笈对宏衍身份不甚明了,有心卖好:“宏衍禅师是僧录寺僧正,掌管天下僧籍。除此之外,他还是京城大慈恩寺证义,当年和三藏法师共译佛经,名满天下的大德高僧。”

言语之间,充满了对赵笈的羡慕。

赵笈听闻,却是心中疑惑。

蓝田县离长安虽然不远,但以宏衍的身份,似乎没必要亲身来主持自己等人的经试。

玄缘客套完,临行前又对赵笈说道:“方丈命你前往经阁求法,明日你不必急着来知客院报道。”

赵笈带着一丝雀跃的心情走向藏经阁。

今日经试,玄鉴并未现身。

按照以往的经验,他此刻多半喝醉了,在经阁睡觉。

他有些迫不及待将这好消息和玄鉴分享了。

脚步匆匆踏入经阁内时,他差点和一人撞了个满怀。

抬头望去,心中一惊。

正是先前离去的宏衍法师。

正准备离开的宏衍看到是赵笈,笑着问道:“是你啊,也是来找三车的?”

“三车?”赵笈心中疑惑,口中回道:“方丈许我来经阁,寻藏主取修行法门。”

宏衍点了点头,没再多问,跨步离开。

赵笈带着疑问,走入经阁。

然后就看见玄鉴挺着个大肚子,躺在地板上呼呼大睡。

听到脚步声,玄鉴睁开有些惺忪的睡眼:“是了因啊,那讨厌的老和尚走了?”

赵笈回头看了看,“藏主是说宏衍法师?”

玄鉴缓缓坐起,拿起手边酒葫芦灌了一口酒,酒水顺着下巴浸湿僧衣。

“除了那老东西还有谁。”

赵笈想起刚才宏衍对玄鉴的称呼。

二人似乎是旧识。

不过玄鉴不提,他也无心探究。

“弟子通过经试,方丈命我来经阁选修行之法。”

玄鉴微微一愣:“方丈让你来经阁随我修行?”

他忽然注意到赵笈手腕上那串念珠。

“这是,宏衍那老东西的念珠?”

赵笈取下念珠,递给玄鉴:“弟子经试第一,宏衍法师以念珠相赠。”

玄鉴摆了摆手,没有接过念珠,嘴里嘀咕几句。

随后对赵笈说道:“方丈既命你随我修行,且在我座下当个记名弟子吧。”

赵笈闻言俯身拜倒:“徒儿叩拜师尊。”

一点因果之力飞入菩提树内,化作青色宝塔,悬挂枝头。

玄鉴身为经阁藏主,又是寺中唯一酒肉和尚,看起来和宏衍还是相识。

妥妥的隐藏大佬。

自己拜他为师,肯定不吃亏。

玄鉴坦然受了赵笈一拜。

“既然定下了名分,今日我就将修行之道,与你说上几分。”

赵笈面带期待,跪坐在玄鉴身旁,洗耳恭听。

玄鉴放下酒葫芦,缓声道:“佛门修行,首重筑基。筑基之境,以四圣谛为基,需渡‘苦集灭道’四劫,最终凝练菩提道种。

修行之初始,需以观想法凝练灵台方寸,在泥丸宫中凝聚法相,方能化凡躯为道基。”

见赵笈听得入迷,玄鉴继续说道:“佛门修行的第一个境界,是为莲台境。以观想九品莲台为始,涤荡尘世业障,铸就佛修根基。”

赵笈听得跃跃欲试:“师父,我什么时候可以修行?”

“随我来。”玄鉴起身带着赵笈来到藏经阁最第四层。

赵笈走在楼梯间,有些好奇。

平日藏经阁只有一到三层对外开放。

三层之上,未得允许,不得擅入。

这还是他第一次来到藏经阁四楼。

当走到最上层楼梯口时,他突然感到一股莫名的阻力,将他拦了下来。

可眼前分明空无一物。

不等他开口,玄鉴挥袖,空中闪过金色光芒。

赵笈顿觉无形力量消散,楼梯口变得畅通无阻。

“楼上是铁佛寺藏经重地,平日有结界护持,等闲人进入不得。”

听到玄鉴这般说,赵笈明白,这里就是寺里藏修行之法的重地。

进了四楼,赵笈注意到,整个楼层空空荡荡。

唯有最中央位置,有一桌案,对面墙上挂着一副巨大的莲花水墨图。

墨色在宣纸上晕染开来,浓淡相宜的笔触勾勒出一朵盛放的青莲。

莲瓣层层叠叠地向四周绽放,如云如雾,隐约幻化成罗汉跌坐的轮廓。

整幅画的气韵随着水墨的流动徐徐展开,莲似在开合,水似在荡漾,连空气中都仿佛飘着淡淡的莲香。

玄鉴转身伸出手指,一指头点在赵笈额头:“你神识未生,无法看到真经。屏气凝神,记住这止观禅。”

赵笈忽觉天旋地转,竟见玄鉴端坐虚空,口中诵念经文。

赵笈不敢怠慢,静心凝神记忆玄鉴所传止观禅。

一炷香之后,赵笈醒过神来。

回忆刚才玄鉴所传。

所谓止观禅,即修行之时,以精神观想的修炼之法。

修行者需进入虚极静笃状态,使杂念沉淀如镜。

此时观想图中法则会投射到识海,化作动态演法景象。

而止观禅针对的观想图,正是这四楼之中,作为铁佛寺根本之法的《九品莲台图》。

见赵笈醒来,玄鉴开口道:“观想之法,入门极难,今夜你且留在这楼中,细细揣摩。三个月之内,若能引天地灵气入体,当可入修行之门。”

不等赵笈回话,玄鉴已转身步入阴影:“你此刻心绪不宁,先抄写《地藏经》千字,再修止观禅。”

赵笈躬身道是。

等玄鉴离开,赵笈遵循他的吩咐,取来纸笔,凝神定气,开始抄写地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