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军令如山

孙武,字长卿,出生于春秋末期的齐国乐安。他从年轻的时候起就酷爱研究兵法,并撰写《孙子兵法》十三篇,是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被尊称为兵圣或孙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经好友吴国大夫伍子胥“七荐孙子”,渴望施展自己的军事才能的孙武来到吴国面见吴王阖(hé)闾。吴国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强国,吴王阖闾也是一位颇有雄才大略的君主,求贤若渴的他很快召见了孙武。

初次见面,吴王用试探性的口吻对孙武说:“您撰写的兵书《孙子兵法》十三篇我都读了,不知您能否让我现场观摩一下您如何指挥士兵?”

有备而来的孙武泰然自若,一口答应下吴王的请求。

吴王从后宫中挑选出一百八十名美女,让孙武按照军令指挥她们,考验孙武是否有能力将这些平日里娇生惯养的宫女们训练成纪律严明的士兵。

指挥有方的孙武很快将她们分成两个小队,每个小队设一名队长,吴王的两位宠姬分别担任两个小队的队长。

随后,孙武开始耐心地讲解训练的内容,他让宫女们手持兵器,以击鼓为信号执行命令。当一切准备就绪,孙武命令士兵击鼓以后,宫女们不仅没有执行命令,还嘻嘻哈哈笑个不停,整支队伍混乱不堪。

▲孙武吴宫教战,出自《马骀画宝》

孙武见到这种情形并没有生气,他向宫女们重申训练的内容。

当鼓声再次响起,整支队伍仍然和先前一样,宫女们的脸上依旧挂着嬉笑的表情,而两名队长表现得比其他任何人都要糟糕。

这时,孙武严肃地说道:“如果是我讲解得不明白,那么过错由我来承担;如果我讲解得很清楚,而士兵却不遵照命令去执行,那么只好对违抗命令的士兵进行惩罚。”

话音未落,孙武便下令按照军纪把两名小队长斩首示众。

一直坐在阅兵台上观看军事训练的吴王此时如坐针毡,他连忙向孙武求情,希望孙武能网开一面,饶恕她们的罪过。

铁面无私的孙武面对吴王的请求不为所动,他说:“将军在外领兵打仗,拥有自己的军事决断权,即使是君主的命令也不能动摇他的决定。”

吴王在求情无果之后只好忍痛割爱,将两位宠姬交给孙武处置。

随后,孙武下令将两名队长处决示众。其余的宫女见此情景不寒而栗,孙武重新选出两名队长,带领大家继续训练。宫女们在领教到孙武执行军纪的严肃与无情之后,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出,所有人按照命令完成训练内容。

一番训练下来,宫女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军事要领,这时,孙武对吴王说:“队伍现在严肃整齐,已经完全听从您的命令。”

此刻,吴王仍沉浸在宠姬被杀的悲伤和不满之中,他对孙武说:“今天训练到此为止,请将军回去休息吧。”

吴王的满脸不悦并未阻止孙武的谏言,孙武说:“大王只欣赏我的兵书,却不愿我付诸实践。如果想成为霸主,那就必须建立一支纪律严明、能征善战的军队,和夺取天下相比,牺牲两位宠姬又算得了什么呢?”

孙武的一席话让吴王羞惭不已。通过这件事情,吴王认可了孙武统率士兵的能力,没过多久,便请他出任吴国的大将。

而孙武也用一次次的军事胜利来回报吴王对自己的信任。

阖闾三年(前 512 年),吴王携同伍子胥、伯嚭(pǐ)出征讨伐楚国。经过一系列的战斗,楚国军队溃不成军,吴王想一鼓作气拿下楚国国都郢(yǐng)都。孙武劝阻吴王:“士兵们经过长期征战,已经很疲惫,需要休养生息,等待时机。”吴王采纳了孙武的建议,决定班师回朝。

六年以后,吴王打算再次讨伐楚国,在出发前他想听听大臣们的意见。孙武说:“如果您想攻占郢都,必须联合唐国和蔡国,楚军大将囊瓦贪婪成性,唐国和蔡国非常痛恨他。”吴王接受了孙武的建议,派人联络唐国和蔡国,约定同时出兵讨伐楚国。战争的进程和孙武预判的丝毫不差,楚国在三国联军的攻打下毫无招架之力,吴国军队大获全胜,顺利地占领了郢都,迫使楚昭王逃亡郧(yún)县。

吴王能够在群雄逐鹿的年代里成为雄踞一方的霸主,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孙武的出谋划策和鼎力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