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势造英雄:骁勇名将(写给孩子的史记故事)
- 迂卓
- 2118字
- 2025-05-16 16:14:05
四 报仇雪恨
几年之后,孙膑和庞涓这对冤家再次相遇,而魏国出兵侵略赵国为孙膑提供了复仇的机会。
前 354 年,赵国进攻魏国的盟国卫国,强大的魏国选择支援盟国,于是在庞涓的率领下包围了赵国的首都邯郸,势单力薄的赵国在魏国的攻击下形势岌岌可危,只好向齐、楚两国求援,齐威王打算派孙膑统率军队援助赵国。
孙膑推辞道:“我是一个遭受刑罚的残疾人,实在不适合做统帅。”
最后,齐威王让田忌出任将军,孙膑担任军师。在战场上,行动不便的孙膑坐在马车里替田忌出谋划策。一开始,田忌计划引兵长驱直入奔赴赵国,解除魏国的封锁,但被孙膑制止:“拆解一团乱丝的最好办法是心平气和,劝阻别人打架的最好办法是从旁劝解。如果我们避实就虚,那么问题很容易解决,现在大部分魏国军队都集中在赵国,而国内兵力空虚,如果您率军直扑魏国首都大梁,魏军一定回撤救援,到时候您在魏军的必经之路上设伏,终会大获全胜。”
田忌觉得孙膑言之有理,于是采纳了孙膑的计策,一边率领士兵进攻大梁,一边在桂陵设下埋伏,把急忙赶回大梁增援的魏军打得溃不成军,巧妙地化解了赵国的危机,后人把桂陵之战中孙膑的这一计策称为“围魏救赵”。
前 341 年,魏国发兵攻打韩国,韩国抵挡不住,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再次让田忌和孙膑组成搭档,出兵援助韩国。这次,孙膑和田忌所采取的计策和上次相同,齐国军队在他们的带领下直奔大梁,准备深入魏国腹地,诱使魏军回救,以解韩国之困。庞涓得到消息后心急如焚,急忙领兵回援。
足智多谋的孙膑心生一计,决定使用减灶法来迷惑魏军,他对田忌说:“魏国人一向以勇猛自居,总认为齐国人贪生怕死,既然如此我们就用障眼法来迷惑魏军,我们第一天在军营设置十万人做饭用的炉灶,第二天缩减到五万,第三天压缩到三万,狂妄自大的魏军一定认为齐国士兵胆小如鼠,进而放松警惕。”
孙膑一边吩咐士兵用减灶法迷惑敌人,一边布置一万多名弓箭手在马陵设下埋伏。马陵地势险要,两山之间仅有一条狭窄的道路勉强可以通行,孙膑推测魏军在天黑时分经过马陵,便打算在这里射杀庞涓。他让士兵把路边一棵大树的树皮削掉,在树干刻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这几个大字,同时命令弓箭手只要看见有人手持火把就一齐放箭。
不出孙膑所料,飞扬跋扈的庞涓果然中计,他在嘲讽齐国士兵的同时,仅率领一支轻骑兵追击孙膑。当晚,庞涓率兵追击至马陵,他隐约瞧见路旁一棵树干泛着白光,于是就让士兵手持火把前去察看。
当他辨识出刻在树干上的字迹的那一刻,便猛然意识到自己中了孙膑的计谋。
一时间,齐国弓箭手从两旁的山顶上万箭齐发,魏兵死伤无数,庞涓带领残部左冲右突,无法摆脱包围,他在绝望中拔剑自杀。
孙膑报仇雪恨之后乘胜追击,一举俘虏魏国太子申,马陵之战大获全胜。
孙膑依靠“围魏救赵”的妙计不仅解除了盟国灭亡的危机,还为自己一雪前耻除掉了仇人庞涓。他的军事才能让人啧啧称奇,他撰写的《孙膑兵法》也为世人广为传诵。

▲孙膑马陵伏弩,出自《马骀画宝》

注释
①孙子为师:孙膑担任军师。
②辎(zī)车:带篷盖的车。
③杂乱纷纠:意指像乱丝乱麻之类的东西。
④控卷:用拳头相互击打。卷:同“拳”。
⑤救斗:拉架。
⑥搏撠(jǐ):用手打人。
⑦批亢捣虚:意指避实就虚。
⑧形格势禁:意指形势转变。
⑨街路:交通要道。
⑩方虚:恰好空虚的地方。
⑪收弊:征服疲惫的敌人。
译文
后来魏国出兵征讨赵国,赵国形势危急,派人向齐国求救。齐威王想让孙膑担任将军,孙膑推辞说:“遭受过刑罚的残疾人不能够担任将军。”于是齐威王才让田忌担任将军,而让孙膑担任军师,乘坐在带有篷盖的马车中,坐着为田忌出谋划策。田忌打算带领士兵直接救助赵国,孙膑说:“拆解乱丝乱麻之类的东西不必用手胡乱地掰扯,拉架的人不会直接用拳头将人分开,如果避实就虚的话,形势就会转变,那么所有的难题将迎刃而解。现在魏国和赵国激战正酣,魏国的精兵良将一定全部在国外,只剩老弱的士兵留在国内。您不如领兵直接进攻大梁,占据魏国的交通要道,攻击其兵力空虚的地方,魏军必定离开赵国而回国自救。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解除赵国的围困,征服魏国疲惫的军队。”田忌听从孙膑的建议,魏军果然离开邯郸,和齐军在桂陵决战,齐军大胜魏军。
词语卡片
如坐针毡:意指像坐在插着尖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宁,坐立不安。
例句:老师的严厉批评让他如坐针毡。
危如累卵:意指形势非常危险,像堆起来的鸡蛋,随时都有倒塌打碎的可能。
例句:今日形势危如累卵,如果大家团结一心,还有一线生机。
趣味知识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又被称为《孙武兵法》《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军事史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该书受到后人的强烈推崇,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全书共有 6000 字左右,共计13 篇,分别为《始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军形篇》《兵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
《孙子兵法》总结了春秋末期及其以前的一些战争的经验,揭示了战争的一些规律。同时,书中的一些典故或哲理对战争、政治、商业、生活等仍然有启发和借鉴作用。
《孙子兵法》现存最早的传世版本为 1972 年山东银雀出土的汉墓竹简《孙子兵法》,但是是残本。现存最早的刻本为南宋孝宗、光宗年间的《十一家注孙子》本。

▲宋刻本《十一家注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