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念安小朋友上小学三年级后,有了一个带锁的粉色日记本。她总在睡前偷偷趴在书桌上写写画画,写完还要把钥匙挂在脖子上,生怕被爸爸妈妈发现。白锦书觉得好笑,却也由着女儿保留小秘密。
直到某天周末,司珩出差回来,念安抱着日记本跑到玄关,小眉头皱得像个小大人:“爸爸,我发现你和妈妈的秘密了!”
司珩脱鞋的动作一顿,和白锦书交换了个疑惑的眼神。白锦书蹲下来,摸着女儿的头笑问:“念念发现什么秘密啦?”
念安把日记本往桌上一摊,指着某页彩色铅笔画:“你们看!”
纸上画着两个牵着手的小人,旁边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侦查对象:爸爸和妈妈的恋爱故事
线索一:妈妈的旧手机里有好多爸爸的照片(偷偷看到的)
线索二:爸爸书房的旧笔记本里夹着破树叶(趁爸爸洗澡翻到的)
线索三:上次去A大,爸爸指着篮球场说‘这里有故事’(竖起耳朵听到的)
司珩看着画里给自己画的夸张大长腿,忍不住笑出声。白锦书却红了脸,想起上次整理书房时,确实发现念安翻乱了司珩的旧笔记本。
“所以呢?”司珩抱起女儿,捏了捏她的小脸蛋,“我们的小侦探得出什么结论啦?”
念安板着小脸,煞有介事地清了清嗓子:“经过本侦探的推理,爸爸妈妈肯定是早就认识了!而且……”她忽然凑近司珩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说,“爸爸是不是上学时就偷偷喜欢妈妈了?”
司珩惊讶地挑眉,白锦书也凑过来:“念念怎么知道的?”
念安得意地晃了晃小脑袋:“因为我在妈妈的旧相册里看到了!”她从日记本里抽出一张泛黄的一寸照——是白锦书大二时的证件照,背面用铅笔写着小小的“司珩”两个字,显然是后来加上去的。
“这张照片夹在妈妈大学的《中国现代文学史》里,”念安像模像样地分析,“书里还掉出来过干枯的梧桐叶呢!我在百科全书里查过,梧桐叶代表‘情窦初开’!”
白锦书和司珩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笑意。原来当年司珩夹在书里的梧桐叶,女儿竟然真的捡到了。
“那念念觉得,爸爸妈妈是怎么相爱的呢?”司珩饶有兴致地问。
念安托着下巴想了想,拿起彩笔在画纸下方补充:结论:爸爸和妈妈是在图书馆认识的!妈妈偷偷看爸爸,爸爸也偷偷看妈妈,就像我和同桌互相传纸条一样!
白锦书忍不住笑出声,捏了捏女儿的脸颊:“我们可不像你和同桌那样传纸条。”
“那你们怎么说话的?”念安好奇地追问。
司珩放下女儿,走到白锦书身边,自然地揽住她的腰,笑着说:“爸爸和妈妈啊,是在毕业答辩那天‘不小心’撞到一起的。你妈妈把论文掉了,爸爸帮她捡起来,她就害羞得跑掉了。”
“哇!”念安瞪大眼睛,“像电视剧里那样吗?”
“比电视剧还巧呢,”白锦书刮了刮女儿的小鼻子,“后来我们又在工作中遇到了,才慢慢说起话来。”
“那爸爸有没有给妈妈写情书呀?”念安穷追不舍。
司珩从书房拿出一个铁盒子,里面装满了泛黄的信纸——全是白锦书大学时写在备忘录里的“情书”打印件。他当年偷偷拍下她的备忘录内容,毕业后整理成了这些信。
念安捧着信纸看得入神,忽然指着其中一张念道:“‘今天他穿了白色衬衫,袖口卷到小臂,手很好看。’妈妈,你那时候就觉得爸爸手好看啦?”
白锦书的脸“腾”地红了,司珩却笑得得意:“你妈妈眼光一直很好。”
夕阳透过落地窗洒进客厅,给三人镀上了一层暖金色。念安趴在地毯上,认真地在日记本上补充新的记录:补充线索:爸爸给妈妈写了好多好多信,妈妈看的时候会偷偷笑!
最终结论:爸爸和妈妈的爱情故事,比童话还好看!我也要像妈妈一样,遇到一个穿白衬衫的好看叔叔!
白锦书看着女儿认真的样子,忍不住和司珩相视而笑。那些藏在备忘录里的心事、夹在书里的梧桐叶、篮球场边的“意外”,如今都成了女儿笔下最神奇的侦探故事。
司珩握住白锦书的手,在她耳边低语:“你看,我们的故事,连女儿都觉得像童话。”
白锦书靠在他肩上,看着女儿活泼的背影,忽然觉得,最好的爱情不是永远停留在青春的悸动里,而是能在柴米油盐的日常中,把当年的“锦书”和“珩光”,酿成让下一代都能感受到的、关于“喜欢”与“珍惜”的温暖寓言。
而窗外的阳光正好,就像多年前图书馆里那个让人心动的午后,温柔地见证着这份跨越时光的爱意,如何在岁月里生根发芽,最终长成了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庇护着这个因“遇见”而圆满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