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东宫满是蒜香
- 大明:从现代归来的朱允熥
- 木子菌
- 2061字
- 2025-06-08 19:52:59
朱元璋的反应在朱标的预料之内,他提出晋王朱棡试探道:“如果不能立二弟,父皇觉得,三弟朱棡,可否为太子?”
“老三的确有些本事,这些年在太原办事也很是不错。”
朱元璋话锋一转,否定道:“标儿,你熟读史书,历史上因为废长立幼而出现的灾祸,难道还少吗?”
“圣明如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因为在立储的问题上昏聩,这才致使太子李承乾起兵谋反。”
“往前一代,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同样也是李渊态度摇摆不定,致使子嗣相互攻伐。”
“正因为唐太宗皇帝开了这个坏头,大唐每一次皇位的交接,都伴随着血雨腥风。”
“咱如果立了老三做太子,往后大明的皇位交接,恐怕和大唐如出一辙。”
“这个坏头,绝对不能开,立嫡立长的宗旨,绝对不能违背,否则国家将会永无宁日。”
朱元璋态度十分坚决,看向朱标,严肃道:“现在事情还没有最终确定,咱相信咱不用去思考这个问题。”
“等戴思恭回来,一切都会好起来,到时候你继承咱的位子,皇位也就在你这一支里面传承下去。”
“你也该想想,往后你成了皇帝,该立谁为太子,你遇到的问题,可比咱要大得多。”
朱标如今有五个儿子,嫡长子朱雄英早夭,谥虞怀王。
庶长子朱允炆为侧妃吕氏所生,在太子妃常氏病逝之后,侧妃吕氏顺利扶正,朱允炆也子凭母贵,算得上一个嫡子。
第三子朱允熥,乃是敬懿太子妃常氏所生。
第四子朱允熞和第五子朱允熙都是吕氏扶正之后所生。
其中朱允熞今年也就六岁多,还是个乳臭未干的孩子。
朱允熙年岁更小,还只有半岁,襁褓之中吃奶的年纪。
故此,论年龄,未来朱标选定太子,只能在朱允炆和朱允熥之中选择。
而朱允炆和朱允熥,本身身份都不一般,背后代表的势力也不一般。
朱元璋有时候也会忧虑,等他百年之后,朱标继位,会如何抉择?
不过一直以来,朱标的能力都有目共睹,他相信朱标的智慧,会完美的处理好这些事情。
闻弦知意,朱标眼眸微眯,道:“父皇的意思,是让儿臣在允炆和允熥之间,选择一位成为皇太孙?”
“如此一来,的确是解决了不少麻烦,无需担心嫡长传承无序。”
“只是这两个孩子年纪尚小,儿臣担忧,恐怕未来还会生出变故。”
朱元璋心说咱不过提了一嘴,有这意思在其中吗?
他挠了挠头,语焉不详,道:“咱看,这问题你自己好好考虑就好了。”
“一切等戴思恭回来再说,咱觉得,你那个就是个噩梦。”
“对,就是个噩梦,不会有问题的,你是大明的太子,国家的储君,天命在你身上。”
“天命加身,诸邪避退,咱看,搞一场水陆法会,一来祭奠英灵,二来为你祈福。”
朱元璋眼前一亮,喃喃念着:“水陆法会,可以搞,可以搞。”
“标儿,你放心,咱让全天下的高僧,都来为你祈福。”
……
朱标回到东宫的时候,正巧赶上一个个侍卫正搬运着一筐又一筐大蒜,走进东宫。
他心中好奇,拦下一个侍卫,问道:“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参见太子殿下。”
侍卫恭敬行礼,而后才回答:“允熥殿下说,是您让臣等搬来大蒜,有秘密作用。”
“孤?”
朱标疑惑不已,他什么时候下过这样的令旨?
熥儿这小子,刚醒来就玩这一出,是什么道理?
“行吧,你们快去忙活。”
放走侍卫,朱标直接朝春晖殿赶去。
还没有进入春晖殿,一股浓郁的蒜味便扑鼻而来。
朱标呛的捂住了鼻子,眉头微皱着,耳边传来园内朱允熥的声音。
“你们手脚都麻利一点,这些大蒜都要剥好剥开,绝对不能破了肉!”
“办的不好,父王回来问起,便是你们有罪,都睁大眼睛了,别被蒜味迷了眼睛!”
“这小子,在玩什么花样?”朱标越发的疑惑,直接迈步走了进去。
眼尖的侍卫和太监见朱标前来,都跪在地上,口称殿下。
朱标挥了挥手,示意他们继续,而后走到忙着指挥众人干活的朱允熥身边,沉声问道:“熥儿,你不好好休息,这玩的是哪一出?”
忙着指挥太监们干活的朱允熥这才注意到朱标,忙行了一礼,笑道:“父王,这是孩儿为您求的治病良方!”
“治病良方?”
朱标更加疑惑了,指了指园中一筐又一筐的大蒜,问道:“这些分明就是去腥增香所用的食材,如何能够治病?”
“父王,大蒜可不仅仅是一种食材,它更有其他妙用。”
朱允熥从容不迫,引经据典道:“《日华子本草》中便有记载,大蒜有‘健脾,治肾气,止霍乱转筋、腹痛,除邪辟温,疗劳疟、冷风、痃癖、温疫气,敷风损冷痛,蛇虫伤……’等功效。”
“大蒜获取也十分方便,早在汉朝张骞通西域的时候,大蒜就已经传入中原。”
“如此良药,孩儿自然要妥善利用,为父王风寒之疾,献上良方。”
朱标目光讶异,这还是他那个传闻中顽劣不堪不学无术的儿子吗?
“这些你都是从哪里知道的?我记得大本堂中不教医书,你却能够倒背如流。”
“熥儿,和父王说说,你怎么学到的这些知识?”
朱允熥闻言哽咽:“父王从孩儿这离开之后,孩儿为了父王的疾病,心急如焚,便强迫自己进入睡眠,以期待进入梦境,寻求解救之法。”
“这一次,孩儿进入的梦境极为奇怪,并非是让孩儿在大明继续生活,而是进入一处满是书籍的藏书楼中。”
“孩儿在藏书阁中埋头苦读足足有半年时间,所涉猎医书数十部,方才找到药方。”
“父王,是孩儿无能,只找到了这其中一种,没能够多看一些,多读一些。”
“不过,孩儿想,如果用大蒜无法治愈父王的疾病,孩儿将再度进入梦境中的藏书阁,继续寻找治疗父王疾病的良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