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页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人员及设施
第一节 设备及设施
第三节 护士岗位设置
第二节 辅助房间基本设置
第二章 工作制度
第一节 病房工作制度
第二节 手术室工作制度
第三节 手术室工作流程
第三章 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
第一节 医院感染管理
第二节 皮肤科感染管理制度
第三节 皮肤科医院感染管理人员职责
第四节 感染管理措施
第四章 继续教育管理
第一节 护士继续教育管理制度
第二节 护士培养计划与方案
第三节 护理个案模板
第五章 教学管理
第一节 实习生管理制度
第二节 临床护理教学计划
第三节 皮肤科教学内容及分层次教学
第四节 科室特色教学内容
第五节 学生入科须知
第六节 教学路径
第七节 护理mini-CEX演练评量表
第八节 教学查房模板(以大疱性类天疱疮为例)
第九节 教案模板
第六章 护理质量控制
第一节 组织构架
第二节 各组岗位职责
第三节 质量控制流程图
第二篇 皮肤性病学总论
第七章 皮肤性病学导论
第一节 皮肤性病学的定义和范畴
第二节 皮肤性病学发展简史
第三节 我国皮肤性病学发展现状
第四节 皮肤性病学的学科特点
第八章 皮肤的结构
第一节 表皮
第二节 真皮
第三节 皮下组织
第四节 皮肤附属器
第五节 皮肤的神经、脉管和肌肉
第九章 皮肤的功能
第一节 皮肤的屏障功能
第二节 皮肤的吸收功能
第三节 皮肤的感觉功能
第四节 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
第五节 皮肤的体温调节功能
第六节 皮肤的代谢功能
第七节 皮肤的免疫功能
第十章 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第一节 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
第二节 皮肤性病的诊断
第十一章 皮肤组织病理学
第一节 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目的及基本要求
第二节 皮肤组织病理学的常用术语
第十二章 皮肤性病临床检验技术
第一节 免疫组化技术
第二节 真菌检查
第三节 变应原检测
第四节 滤过紫外线检查
第五节 性病检查
第六节 蠕形螨、疥螨和阴虱检查
第十三章 皮肤性病的预防和治疗
第一节 皮肤性病的预防
第二节 皮肤性病的治疗
第十四章 皮肤的保健与美容
第一节 皮肤的保健
第二节 皮肤的美容
第三篇 皮肤科疾病护理常规
第十五章 病毒性皮肤病
第一节 单纯疱疹
第二节 带状疱疹
第三节 疣
第十六章 细菌性皮肤病
第一节 脓疱疮
第二节 丹毒
第三节 毛囊炎、疖和痈
第十七章 真菌性皮肤病
第一节 浅部真菌病
第二节 癣菌疹
第十八章 动物性皮肤病
第一节 疥疮
第二节 虫咬皮炎
第十九章 皮炎和湿疹
第一节 接触性皮炎
第二节 湿疹
第三节 特应性皮炎
第四节 自身敏感性皮炎
第五节 淤积性皮炎
第六节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
第二十章 荨麻疹类皮肤病
第一节 荨麻疹
第二节 血管性水肿
第二十一章 物理性皮肤病
第一节 多形性日光疹
第二节 手足皲裂
第二十二章 瘙痒性皮肤病
第一节 瘙痒症
第二节 慢性单纯性苔藓
第三节 痒疹
第二十三章 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第一节 寻常型银屑病
第二节 玫瑰糠疹
第三节 扁平苔藓
第二十四章 结缔组织病
第一节 红斑狼疮
第二节 皮肌炎
第三节 硬皮病
第二十五章 血管性皮肤病
第一节 过敏性紫癜
第二节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第三节 结节性红斑
第四节 白塞病
第五节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
第六节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
第二十六章 皮肤附属器疾病
第一节 寻常痤疮
第二节 脂溢性皮炎
第二十七章 性传播疾病
第一节 梅毒
第二节 淋病
第三节 尖锐湿疣
第四节 非淋菌性尿道炎
第五节 艾滋病
第二十八章 重症疾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 重症药疹
第二节 天疱疮
第三节 大疱性类天疱疮
第四节 获得性大疱表皮松解症
第五节 红皮病
第六节 关节病型银屑病
第七节 脓疱型银屑病
第八节 重症多形红斑
第九节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第二十九章 皮肤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 Bowen病
第二节 Paget病
第三节 基底细胞癌
第四节 鳞状细胞癌
第五节 角化棘皮瘤
第六节 皮角
第三十章 皮肤科疾病中医护理
附录一 皮肤科常用药物说明
附录二 皮肤科常见护理操作标准作业流程
附录三 护理应急预案
附录四 皮肤科常用表格
附录表4-1 BPDAI评分表
附录表4-2 皮肤科皮损专科评估表
附录表4-3 窄谱UVB治疗知情同意书
附录表4-4 窄谱UVB治疗病历
附录表4-5 皮肤科专科治疗记录单
参考文献
更新时间:2020-09-24 15:4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