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吃韭菜,助你阳气生发
韭菜的味道以春天时最美,自古以来,赞扬春韭者不计其数。“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这是唐朝大诗人杜甫的名句。《山家清供》中记载,六朝的周颙,清贫寡欲,终年常蔬食。文惠太子问他蔬食何味最胜?他答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本草纲目》也记载“正月葱,二月韭”。就是说,农历二月生长的韭菜最利于人体健康。
韭菜又名起阳菜、壮阳菜,是我国传统蔬菜,它颜色碧绿、味道浓郁,自古就享有“春菜第一美食”的美称。这是因为,春天气候渐暖,人体内的阳气开始生发,需要保护阳气,而韭菜性温,可祛阴散寒,是养阳的佳蔬良药,所以春天一定要多吃韭菜。
韭菜性温,味甘、辛。具有补肾壮阳、温中开胃、散瘀活血之功效。《食用本草》中说“韭菜性温,味辛、微甘;补肾益胃、散瘀行滞、止汗固涩。”现代医学证明,韭菜有扩张血管、降低血脂、预防心肌梗死的作用;韭菜中含有硫化物和挥发性油,有增进食欲和消毒灭菌的功效;韭菜中含膳食纤维较多,有预防便秘和肠癌的作用;所含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可预防上皮细胞癌变;所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均能抗氧化,帮助清除氧自由基,既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又可增强人体的性功能,并有抗衰老的作用。
韭菜性温,一般人都可食用,比较适合阳痿、早泄、遗精、遗尿、高血脂者食用。妇女痛经、不孕及产后乳汁不通者也比较适合食用。但是,凡阴虚火旺、疮疡、目疾等患者及孕妇忌食。另外,夏季不宜过多食用韭菜,因为这个时期韭菜已老化,纤维多而粗糙,不易被吸收,多食易引起腹胀、腹泻。韭菜也不可与白酒、蜂蜜、牛肉、菠菜同食。
下面,为大家推荐一款贴心药膳:
韭菜炒虾仁
原材料:虾仁30克,韭菜250克,鸡蛋1个,食盐、酱油、淀粉、植物油、麻油各适量。
做法:先将虾仁洗净水发胀,约20分钟后捞出淋干水分待用。韭菜择洗干净,切3厘米长段备用;鸡蛋打破盛入碗内,搅拌均匀加入淀粉、麻油调成蛋糊,把虾仁倒入拌匀待用。炒锅烧热倒入植物油,待油热后下虾仁翻炒,蛋糊凝住虾仁后放入韭菜同炒,待韭菜炒熟,放食盐、淋麻油,搅拌均匀起锅即可。
功效:补肾阳、固肾气、通乳汁。
四季养生小贴士
春天人体肝气易偏旺,从而影响到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此时多吃韭菜可增强人体的脾胃之气,对肝功能也有益处。《诗经·国风·豳风》里有“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的语句,说明在几千年前,我国已经有了韭菜,它还是祭品,在菜蔬中地位很高。《礼记》也说,庶人春荐韭,配以“卵”,大概是用鸡蛋炒韭黄祭祖宗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