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一统:元至元十三年纪事
- 史卫民
- 2635字
- 2021-04-01 13:11:28
正月初一 吐蕃算木多
大元帝师八思巴遥祝忽必烈早成一统大业
在吐蕃算木多(今青海互助县松多乡)一座新建成的寺院里,大元帝师八思巴已于去年十一月十四日(1275年12月2日)给皇帝忽必烈写了新年祝辞,派人送往大都。他在祝辞中祝福皇帝父子、社稷和臣民在阳火鼠年(1276年)里诸事吉祥如意。
八思巴是吐蕃萨斯迦(今西藏日喀则萨迦县)款氏人,生于蒙古窝阔台汗七年(1235年)。他的本名是洛追坚赞,因为七岁时就能诵读经文数十万言,被人们视为圣童,所以称为“八思巴”。在藏语中,“八思巴”就是“圣者”的意思。八思巴自幼跟随佛教密宗萨斯迦派教主萨斯迦·班弥怛·公哥监藏学习佛典,十二岁时随同萨斯迦·班弥怛至凉州(今甘肃武威),会见窝阔台子阔端。贵由汗二年(1247年),由于萨斯迦·班弥怛治好了阔端的病,阔端皈依佛门,在凉州修建了幻化寺,给来自吐蕃的高僧居住。同时,阔端致书吐蕃各教派教主,宣布萨斯迦派为各派宗教的首领,吐蕃僧俗之人,只要愿意归顺大蒙古国,就可以继续保有原来的财富和地位。
1251年,萨斯迦·班弥怛去世,十七岁的八思巴继为萨斯迦派教主,并被阔端推荐给忽必烈。两年之后,忽必烈率军远征大理,八思巴赶到忒剌(今四川阿坝州松潘县)与忽必烈见面。忽必烈夫妇都接受了八思巴的“灌顶”(受佛戒),尊八思巴为“上师”。
在“灌顶”前,忽必烈和八思巴在礼仪问题上有意见分歧,察必出来调解,她建议:“听法人少时,上师可坐在上座。吐蕃事务的处理,都要听从上师的指教,未与上师商定的事不颁发诏书。国家的其他大小事项,由于上师心善,难于拒绝他人的种种要求,不能恩威并施于全国,所以请上师不必过问。”(28)这个动议不失为协调世俗君主与宗教领袖关系的较好办法。因为在宗教上八思巴是老师,不能像臣子一样在忽必烈面前俯首跪拜;忽必烈虽然尊重八思巴,但是绝不能把行政权力置于八思巴的宗教影响之下。两人都同意按照察必的办法确定双方的位置。
1254年,忽必烈赐给八思巴《优礼僧人诏书》,向吐蕃僧人宣布:
汝等僧人不可争夺官位,官多并非善事;亦不可依恃圣旨欺凌他人。汝等僧人已免除兵差征伐,当谨依释迦牟尼之法规,懂得经典的讲,不懂的听,勤于问法、读经、修行,敬奉上天,为吾祈祷。……若汝等不照释迦牟尼之法规行事,蒙古诸人必将怀疑释迦牟尼之教法,治罪于汝等。汝等不可以为蒙古人不察此情,一次两次或有不察,久后必知之。汝等僧人切不可有恶行,使吾在众人面前丢脸,当遵依教法为吾告天祝祷,汝等之施主由吾任之。(29)
忽必烈通过八思巴统领佛教实施对吐蕃地区的控制,八思巴则可在忽必烈的支持下使萨斯迦派凌驾于其他教派之上。在宗教关系的背后,是一种政治上的结合。忽必烈即位之后,于中统元年十二月(1261年1月)把八思巴封为国师,统管全国佛教事务,作为佛教的最高领袖。至元元年(1264年),忽必烈再次赐给八思巴一份《优礼僧人诏书》,这次他是以皇帝的身份向全国僧人宣布,要他们听从国师八思巴的统领,并表示他对任何按照圣旨和教规行事的教派都予以尊重,规定各级官员、军人和来往使臣等,均不得随意骚扰寺庙僧人。忽必烈还特别设置了总制院,作为国师的下属机构,专管全国佛教和吐蕃地区的行政事务。当年夏天,八思巴辞别忽必烈,返回萨斯迦。
至元六年(1269年)年初,八思巴又来到都城,向忽必烈献上了一件重要礼物—用藏文字母为基础创制的蒙古新字(后正式称为蒙古国字,通称八思巴字)。忽必烈非常高兴,于二月十三日(3月17日)下诏颁行这种新制的文字。诏书称:
朕惟字以书言,言以纪事,此古今之通制。我国家肇基朔方,俗尚简古,未遑制作,凡施用文字,因用汉楷及畏吾字,以达本朝之言。考诸辽、金以及遐方诸国,例各有字,今文治浸兴,而字书有阙,于一代制度,实为未备。故特命国师八思巴创为蒙古新字,译写一切文字,期于顺言达事而已。自今以往,凡有玺书颁降者,并用蒙古新字,仍各以其国字副之。(30)
自古以来,文字被用来书言记事。蒙古国家兴起于北方草原,原来没有文字,各种文书或者使用汉字,或者使用畏兀(今维吾尔)体蒙古文字(畏兀儿人塔塔统阿以畏兀儿字母为基础创制的蒙古字)。辽、金两朝以及远方各国,都有各自的文字(辽有契丹大、小字,金有女真大、小字,西夏也创制了西夏字),现在大兴文治,而没有正式的蒙古文字,使得一朝制度不能完备。所以皇帝命令国师八思巴创制了蒙古新字,用于译写一切文字。今后凡颁发圣旨等,都要使用蒙古新字,仍用汉文及其他文字作为参照。
蒙古贵族中通晓汉语文的人为数较少。新制蒙古文字,适应了元朝多民族国家建立后的需要。蒙古国字除了用来颁发圣旨和用于各级官府之间的公文往来外,还可用来翻译汉文的经、史等文献,供蒙古贵族子弟学习,促进各民族人员之间的文化交流。为了褒奖八思巴对“文治”所作的贡献,忽必烈将八思巴升为帝师,并且赐号“大宝法王”,从此之后,皇帝诏旨和帝师命令并行于西土。朝廷的正式朝会,百官班列,特别为帝师设立专座。
八思巴不仅关心宗教和吐蕃问题,对国家的征伐大事等也很热心。伯颜能成为攻宋大军的统帅,据说与八思巴的推荐很有关系。忽必烈曾请教八思巴,在佛法助力下能否荡平南宋,八思巴声称当时忽必烈身边还没有能够建立此等功业的人。伊利汗旭烈兀的下属伯颜不久后来中原出使,八思巴认定此人必将大有作为,劝忽必烈把他留在身边。至元八年(1271年),八思巴由于不适应中原的气候,又返回西土,但为了支持元军的对宋作战,他的弟子在中原修造了寺庙,塑密宗护教护法神麻曷葛剌(大黑天)像,面向江南。麻曷葛剌是大自在天的化身,三面六臂,前左右手横执宝剑,中间左手拿着人头,右手抓着牝羊,后左右手张象皮于背后,是吐蕃人崇拜的战神,并推荐给蒙古人,人们习称之为“大黑神”。麻曷葛剌像面南,意思自然是用神灵来保佑元军旗开得胜。据说常州城破时,就有人看到大黑神出入百姓之家。而襄阳一带,也早就流传大黑神领兵南下的说法。
八思巴虽然离开了大都,对元军攻宋的进程却十分注意。由于路途遥远,八思巴得到消息总要晚一些。去年,当他得知伯颜已率大军渡过长江,并打败了贾似道军后,预见到元军入临安、灭南宋为期不远了,特意在八月二十三日(1275年9月14日)写了《贺平江南表》,寄献给忽必烈。他祝福道:
因蒙古第五传大皇帝忽必烈的福德,所有国土终成一统,尤其立国已久、王统未尝断绝、国政稳固、疆土广大的蛮子国(案:指南宋),归降于人主脚下之莲台,使皇帝福运之光,遍照于直抵大海之大地坛城。(31)
而今暂居算木多寺庙内的大元帝师,自然期待着伯颜早日拿下临安,使他的祝福尽快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