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吼大叫解决不了育儿难题

“不做作业,母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辅导孩子写作业,气到爆炸”,到底该怎么有效地管孩子?我们一起来学习本章内容,除了吼叫,我们还有更多有效的方法。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小“杠精”

最近,闺蜜跟我抱怨,她儿子小土豆进入叛逆期了,总是和她“抬杠”。

长假过后,小土豆几乎每天会跟闺蜜说一遍:“妈妈,我想在家玩儿,我不想上学。”

闺蜜问他:“乖宝宝是不是都要去上学?”

他怼道:“我就想在家玩儿,不上学又怎样!”

闺蜜说:“你有很多好朋友,大家一起玩儿不好吗?”

他又杠道:“我一个人挺好的,不需要朋友。”

放学后,小家伙又吵着要去超市,甚至开始动手发泄情绪。

闺蜜看着他,又回想起在路上儿子不断叨叨的话语,忍无可忍,厉声说道:“小土豆,我警告你!不要挑战妈妈的耐心。放回去,一次只能拿一样!”

小家伙继续抬杠:“我就要买,你别管我!”闺蜜只得自己动手,把小玩具、小零食一件件地摆上货架。

小家伙的情绪顿时来了一场大爆发,嘴里反复嘟囔着:“我恨你,我讨厌你,我不想看到你……”大庭广众之下,路人频频侧目,仿佛闺蜜是小家伙的后妈。

这不是闺蜜第一次对我吐槽孩子皮、孩子能杠了。小土豆两岁时,闺蜜跟我说,孩子喜欢把东西往地上丢;孩子上幼儿园后,最喜欢“反抗”她,口头禅是“就不”;上小学后,他常把“妈妈,你说的不对”挂在嘴边……

贝贝妈妈了解到,孩子的“杠期”多表现在2~3岁、7~8岁和青春期。孩子们“对着杠”的行为是因为生理和心理发育还不成熟,所以表达自我的方式往往就变成了口头上的抬杠和行为上的故意捣乱,并且完全不肯退让,如顶嘴、撒泼、反着来……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对着杠”的生理原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西格尔曾提出过“掌心大脑”原理,他强调当我们把大拇指向掌心收拢时,整个大拇指代表的是中脑,中脑储存了一些早期记忆,而且它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负责战与逃。在中脑的支配下,通常人们只有两种状态,要么是“战斗”,要么就是“逃跑”。而在孩子身上,“战斗”的具体表现就是顶嘴、撒泼;“逃跑”就意味着撤退、回避,具体表现便是不理人,把你说的话当耳边风。因此,无论家长说的事情多么有道理,孩子大脑的习惯性反应就是听不进道理,进而变得不讲理。

其次,孩子总是和我们对着干是有心理原因的。有时候,孩子抬杠是为了尊严。顶嘴,本质上是用语言反击。所以,孩子先感受到了攻击,他感觉到自己没被尊重时,便会开始准备“战斗”。而有时候,孩子抬杠是为了权力。孩子到了三四岁之后,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他们从精神上逐渐与父母分离,他们有了独立的见解与意愿,并且想秀给父母看。拿顶嘴来说,孩子顶嘴是源自无助和困惑,当父母告诉孩子“不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他们觉得自己的权力被剥夺了,却又无力反抗,恼怒之中不自觉地便想用顶嘴来找寻一种心理平衡。

所以,孩子不讲理,真的是他皮与不听话吗?事实上,他们的“杠”只是因为生理、心理上发育得不成熟而已。那么遇到这种情况,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以下是3个小技巧。

1.问清楚孩子顶嘴的原因

当孩子出现逆反、顶嘴行为的时候,家长不妨选择另外一种方式。比如问问孩子,你的想法是什么,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如果孩子说得有道理,就按照孩子说的去做。这是尊重孩子的意愿、培养孩子自我意识的一个过程。如果孩子说得不合理,那便可以和孩子展开一些适当的争辩和讨论,让孩子明白父母的想法,他们才能真正了解父母为什么会这么要求自己。

2.用争辩和讨论来代替顶嘴

孩子顶嘴,家长首先会觉得是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如果孩子的表达方式不合理,言辞过于激烈,家长还会觉得自己的人格和地位受到了挑战,自然会生气和愤怒。但是,因为家长自己的原因生气和愤怒,去责骂、恐吓甚至打孩子,这到底是孩子任性还是家长任性呢?一个成年人都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有什么资格去要求一个孩子呢?因此,我们可以民主一些,听听孩子的意见,用讨论代替争吵。

3.尊重孩子的想法

家长很多时候会把自己的权威和地位看得很重要,一味地要求孩子听话,却忽视了孩子的自我意识和真正的内心需求。事实上,如果我们可以多一点儿理解和倾听,孩子出现叛逆和顶嘴的行为时能换个角度去思考,结果会大不相同。比如我们可以问自己一些问题:我们倾听孩子的想法了吗?我们给孩子表达需求和想法的机会了吗?我们有尊重孩子的意愿吗?

总之,只有我们放低姿态地去多理解孩子,多倾听孩子,了解孩子顶嘴背后的需求,教给孩子正确表达需求的方法,才能从根本上改掉孩子顶嘴的行为。

孩子只会发脾气?是父母不懂沟通

豆豆渐渐长大了,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情绪,他会哭会闹会杠。刚开始的时候,我非常讨厌他乱发脾气,每次都是冷漠回应或者粗暴地制止他。直到有一天,我开始思考:控制不了情绪的父母,会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遇到不喜欢的工作,可以选择辞职;遇到不喜欢的人,可以选择少交往甚至不接触。但有种职业,从来就不允许离职。这个职业叫妈妈。带娃真的是太难了!在游乐场、商场、电影院前,我们总能看到哭闹不止的孩子;在妈妈群里,我被问到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这么不听话?越吼反而越糟糕!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作“超限效应”,意思是说当一个人受到的刺激过多、过强或刺激的作用时间过久时,他的内心往往就会极不耐烦,甚至滋生逆反的情绪,这种状态下就很容易出现事与愿违的效果。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吼得越大声,孩子越不愿意听。

那么究竟是我们不懂得和孩子进行沟通,还是孩子不具备沟通的能力呢?研究发现,孩子的叛逆期多表现在2~3岁、7~8岁、青春期这三个阶段。因为生理和心理上的发育不成熟,所以在表达自我的方式上往往就变成了行为上不配合,并且完全不肯退让,顶嘴、撒泼、反着来……虽然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育不是很成熟,但事实上造成亲子沟通问题的不是顽皮的孩子,而是控制不住情绪的父母。

有个朋友告诉我,临近期末,孩子的作业通常都特别多。眼看到了睡觉的点,还有几页作业没有写完。朋友催了孩子好几次,孩子还是慢悠悠的,一点儿都不急。催过几次后,朋友便忍不住大吼起来。小家伙索性摔掉了笔与作业本,委屈地大哭起来。

“不做作业,母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做作业的悲剧每天上演,孩子累,家长也累。面对不听话的孩子时,大多数的家长都会采取四种措施。第一种是训斥:“说好了九点睡,这都十一点了!作业不做了,马上上床睡觉!立刻!马上!再不睡我揍你!”第二种是安慰:“别哭了,作业做不完就不做,明天妈妈亲自和老师去说。”第三种是不予理睬,即妈妈冷眼旁观,爸爸对哭声也习以为常,默默走开。第四种是好商好量:“乖孩子,别哭了。妈妈理解你,你哭是有点儿委屈了,想把作业做好,对吗?我看到你还剩下一小题了,10分钟后就能完成作业进被窝儿了。咱们加把劲儿,写完了就上床讲故事,好吗?”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四种教育方式:第一种教育方式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第二种教育方式较为恰当,不会引起亲子冲突;第三种方式很容易让孩子缺乏安全感;而第四种做到了理解孩子的情绪,给予孩子足够的调节时间,比较恰当。

我们爱孩子,但不懂孩子。其实,进入社会后,我们已经很少用丰富的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了。而且在面对天真烂漫的孩子的时候,我们也总是以成年人的眼光来觉察孩子们真实的想法。事实上,孩子的情绪背后是有着特殊的原因和行为逻辑的。所以是时候停止吼叫了。与此同时,作为家长的我们也应该采取一定的方法来和孩子沟通。那么怎么才能减少和孩子的沟通阻碍呢?下面是几个小技巧。

1.发现不足,减少吼叫

意识到自己的耐心不够是减少吼叫的开始,也是父母能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世界上从来就不可能有完美的父母,只有“不自知”的父母。古人云:“知不足而后勇。”勇于自纠自新是每一位家长都应该具备的良好品质。

2.找到情绪爆发的原因

吼叫总是突然爆发,而并非有预谋或提前筹划。爆炸之前的瞬间,你只是碰到了导火线。可是炸药呢?它们却是早已存在。那一堆易燃易爆的炸药,其实就是你的坏脾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它的形成由来已久,要废掉它也绝非一蹴而就那么简单。当忍不住又一次想要大吼大叫的时候,学会审视自己,找找情绪爆发的原因,是孩子的问题还是因为自己要发泄情绪呢?

3.做情绪训练

从今天开始,你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摆脱任性和急躁。请踩一下情绪的刹车,做一次深呼吸,让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在吼叫发生时,听听你的声音,也许你会为自己的“河东狮吼”感到羞愧。如果方便的话,你最好能照一照镜子,瞧瞧那一张被愤怒扭曲的面孔。你会惊讶地发现,刚才的你居然被失控的情绪“破了相”。

4.观察并缓解孩子的压力

试想一下,当我们发脾气的时候,那么无助的一个小人儿,整个儿被吓傻了。他怯生生地站在那儿,一动不动,紧张和害怕让他的脊梁骨都绷紧了。小小的身子挺得笔直,头却是低垂的。他眨巴着眼睛,泪珠“滴答滴答”不住地往下落。有时,他还会突然咧开大嘴,闭着眼睛哇哇大哭,肩膀一耸一耸的。

这时候的孩子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我们应该蹲下身子,伸出胳膊抱抱他,把自己的歉疚告诉他,并对他说“妈妈爱你”。如果可以,请你用一个笔记本、电脑或者是相机,以文字或者图片的形式,把你发脾气时孩子的反应和表现记录下来。有时间的话,请经常翻看那些记录,你需要提醒自己,不要再让自己的孩子变成一个瑟瑟发抖、在角落里蜷缩的孩子了。

比打孩子更可怕的,是父母不好好说话

“你不嫌丢人我还嫌丢人!”

“就没见过你这样笨的孩子!”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这几句话有没有很耳熟?你成长的过程中没少听过吧?在游乐场,在学校、电影院门口,我总能看到有妈妈大声训斥孩子。

我们一直都以为打孩子才会伤害孩子,却不知道语言上的伤害同样会在孩子身上留下深刻的烙印。要命的是,这种言语上的伤害大量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教养中,且日久经年重复地发生着。

不断地批评、辱骂、轻视和不合理的期待等等,都会像身体伤害和性伤害一样,给人带去创伤和羞耻感。这种情感上的无形伤害,甚至远比其他形式的伤害更为持久、深远。

豆皮儿的爸爸有点大男子主义,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经常发生争论。比如每当逛商场,豆皮闹着买玩具的时候,爸爸就说:“就知道买玩具,你都多少玩具了,家里又不是开银行的”;每次豆皮儿因为顽皮做错事,爸爸就教训豆皮儿:“你给我立马改了,就不该惯你这坏毛病”;每当豆皮儿和我们发生冲突的时候,爸爸就说:“现在学会顶嘴了,看我不收拾你”等等。

有一次,豆皮儿在学校和同学打架,爸爸被老师叫到了学校。爸爸很生气,没弄清楚原因就把豆皮儿训了一顿:“看看你,一天到晚不好好学习就算了,好的不学,和别人打架一学就会……”看着豆皮儿爸爸训斥孩子,老师急忙劝阻。然后耐心地和豆皮儿爸爸解释了经常这样和孩子说话,会让孩子变得自卑,渐渐否定自己。豆皮儿爸爸不听我的,但老师的话还是很管用。

在以后的日子里,豆皮儿爸爸说话的方式明显转变了很多,比如豆皮有赖床的习惯,换在以前,豆皮儿爸爸都会教训孩子,孩子愁眉苦脸地起床。而现在,豆皮爸爸会说:“谁家的小懒猪还不起床,迟到了会被同学们笑话哦”。爱面子的豆皮儿当然不会让这样的事发生,也就开开心心起床了。

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父母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所以,在他们的心里,一直都有这样的一个认知:如果你无所不知的父母认定你是个坏孩子,那你就一定是。如果母亲常说“你真蠢”,那你就是蠢的。如果你父亲说“你没用”,那你就一定没用。经常跟孩子这样说,会让孩子产生“低人一等”的感觉,进而影响孩子的判断力。一旦这种糟糕的评价多了,他们会认为自己真的很差,笨、难看、脏、堕落……他们不仅陷入这样的痛苦中无法自拔,还会责怪自己不够好。

侮辱性的指责不仅会向孩子传递一种非常糟糕的自我评价信息,而且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这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常会陷入到以下两种困扰当中:要么为了赢得父母的爱和赞许而不断地苛责自己;要么极力反抗,与父母对着干。而长期和父母对着干自然得不到赞赏。试想一下,一个从小得不到赞赏的孩子怎会变得自信呢?而且童年时期受过言语虐待的成年人,大约30%会转而羞辱自己的孩子。弗洛伊德称之为“强迫性重复”。然而可悲之处在于,这种重复毫无意义,它只会加重伤害。事实上,很多人都或多或少遭遇过这样的伤害。哪怕过去了很多年,哪怕早已远离父母身边,这种伤害仍然会如影随形。

除此之外,苛刻甚至羞辱性的言语还会对孩子造成其他伤害。比如会增加孩子的被羞辱感,特别是在他人(尤其是同龄人)面前被责骂,这种羞辱感会更加强烈。比如增加孩子的不安全感,即孩子想要阻止责骂所带来的伤害,却发现自己无能为力,这让他们感到挫败、无助和不安。再比如会让孩子变得愤怒,进而对父母进行反抗。

那么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以下是3个小技巧。

1.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出气筒

其实当我们这样和孩子说话的时候,我们自己的内心也是不好受的。很多家长会为自己辩解,说是一切是为了孩子。其实很多时候,家长的凌辱性言辞是出自于自己的心结,或者只是自己处境糟糕,所以忍不住拿孩子撒火,孩子无辜被牵连,成为了家长的出气筒。比如家长心情不好的时候正赶上孩子做了错事,这时家长就会说:“你真是累赘!”“我真后悔生了你!”“你跟你爸/妈一个样儿!”“你整天就只会……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怎么那么让人省心!”

2.不要用威胁的方式和孩子说话

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很多父母就会说:“你再……我就不要你了”“你如果不……我就不……”。这样的句式真的不要再用了。当你以威胁的方式去跟孩子说话时,孩子会当真的。他们会出于担心立马变乖,父母也便觉得此法甚好,一用再用。殊不知这是在以耗损孩子的安全感为代价的。

3.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再开口

不管怎样,我们都不要做情绪化的父母,当孩子做错事时首先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再开口。哪怕忍不住说了气话,也请转过弯后尽早向孩子道歉,告诉孩子,“我刚才那么说,不是针对你……,而是我自己……”俗话说:“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也不要让我们的爱成为刺向孩子心口的那把利刃。因为那些说过的刻薄话即使不会毁掉孩子的一生,也会在孩子身上留下伤口。

3个步骤快速降低自己的“火气值”:

心理学家斯特劳斯和菲尔德研究表明,很大比例的父母承认会朝年幼的孩子吼叫,会在心理上攻击孩子。导致父母情绪爆发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疲劳压力、人际关系的不和谐以及孩子不听话和淘气导致的烦躁等。但是不管是何种原因,我们必须承认这样向孩子吼叫是不对的,因为经常性地朝孩子吼叫,不仅会把当下的亲子关系弄得紧张,更会对孩子的成长过程造成影响,尤其是青春期。

《当怒火伤害你的孩子》一书中提到,家庭中累积的愤怒会对孩子的每个重要时期都有影响。比如经常对孩子大吼大叫可能会让孩子的情绪变得很不稳定,甚至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叛逆。如果我们想处理好吼叫的问题,就要善于观察我们处于愤怒状态下的行为模式,然后去改变它。

这里我们要分3个步骤去完成这项工作。

1.记录对孩子吼叫时的状态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自己到底为什么吼叫。这里就要用到一个方法,我们把它叫作“追踪你的吼叫”,它分为5个步骤:

第1个步骤是记录事件,上面要写触发事件的日期、时间和地点;

第2个步骤是你的反应,你身体的反应,你的情绪,你的想法;

第3个步骤是你的回应,你做了什么,你的孩子对你的吼叫的回应;

第4步是后续情况,在吼叫之后你的感觉如何,你的孩子感觉如何;

第5步是评估,试着问下自己:我还有其他的处理方式吗?

2.尝试降低自己的“火气值”

我们要用正面减压疗法降低自己的“火气值”。这是乔·卡巴金博士于1990年在马萨诸塞州立大学医疗中心率先提出的一种帮助人们观察情绪状态的方法。不过当时正面减压疗法的概念和练习方法还只用于慢性病患者的治疗。患者依靠这个疗法去感知他们的身体状态、情绪状态,从而改变自己对待身体疼痛的态度,进而增强自己的耐心,学会如何善待自己。而把正面减压疗法运用到管理情绪上,我们要做到时刻观察自己的状态,尤其是对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比如,当我们想要发脾气时,我们的呼吸会变得急促,根据这个信号,我们就能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降低自己的“火气值”。

3.利用“ABCD法则”

如果上述方法不能帮助我们降低自己的“火气值”,那么试试“ABCD法则”。

A是自问,即问问现在自己的感觉如何,问问自己是否能很好地接纳自己的感受,并改变自己的情绪状态。

B是呼吸,即在问自己这些问题时开始觉察自己的呼吸,从腹部开始有意识地做3~5次缓慢轻松的呼吸,可以在呼气和吸气的时候数4个数儿,感觉自己的身体,想象每个细胞都充满了氧气。

C代表着平静自我,即用积极现实的想法代替自己身体的想法,从而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和孩子沟通创造一个好的氛围。

D是同理心,即将自己置身于孩子的处境,尝试感受他的情绪和想法,倾听他想诉说什么,告诉孩子你能理解他的处境和感受。

不吼叫不等于做孩子的“直升机”

生活里,常常会看到一种男人,年纪很大,但是行为非常幼稚,总是过度依赖妈妈。这种男人被称为“妈宝”。妈宝的养成,其实和孩子幼儿时期的教育有关。虽然我们提倡不吼不叫地去解决亲子问题,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处处让着孩子,呵护着孩子,做孩子的“直升机”。

妈妈们的逻辑是:“我自己的一生都是为了你,你怎么能不听我的?你这辈子该怎么活,应该由我来决定。”但孩子大多数心里纠结,一方面对妈妈的有些观点和态度不赞成,另一方面也摆脱不了妈妈的控制。其实“妈宝”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过度教养”,过度教养是说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太高,过度卷入孩子的生活,插手他们的人生。与过度教养相对的是健康教养,一个家庭教养方式是否健康只需看两个指标:回应与要求。回应是父母对孩子需求的接受,要求是父母对孩子成熟、独立的要求和控制。过度教养的父母,在回应与要求的天平上往往失衡:过高的回应会把孩子当成自己生活的全部,一旦孩子不在身边,父母们就像被抽离了灵魂般不知所措。这类型父母也被称作“直升机父母”。

心理学家认为在孩子6个月前,孩子和母亲的关系极为亲密,称为“共生”,应在这个阶段建立亲密关系;3岁后,处于“俄狄浦斯阶段”,孩子与妈妈应彼此独立,不相互依附。为了避免妈宝男的出现,作为家长的我们首先要对这个问题有清晰的认识,并且从孩子小时候做起,做到既不大吼大叫,又不溺爱。

让孩子感觉好,孩子才能做得好。

下面这些话有没有很耳熟?你或许记不起最近什么时候说起过,却不经意间成为了你的口头禅:

“为什么打架?你惹他了还是他惹你了?”

“为什么考这么差?是不是没有认真学习?”

“一天到晚就知道玩儿!”

……

如果孩子经常被大人吼叫,其性格很可能会被影响。然而很多家长不以为然,觉得只有这样才能真的管住孩子。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来看下面的例子。

我隔壁邻居,橙子的妈妈是初中语文老师,看上去特别严肃,橙子的爸爸是工程师,长期在外地勘察。因为橙子爸不在家,加上3岁的橙子很调皮,于是橙子妈就扮演起了孩子爸的角色。

所以晚上的时候,橙子家不是过于安静,就是橙子妈的吼叫声和橙子的哭声此起彼伏。

“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橙子妈还是觉得孩子天性顽劣,就应该严加管教,否则会酿成大错。

日子久了,每次豆皮儿下去玩时,都看到橙子在一旁自己玩耍,不敢靠近任何人。大人、小孩儿都觉得她很孤僻。而橙子妈却觉得没什么,认为只是孩子性格内向罢了。

其实在这个案例里,橙子内向沉默的性格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妈妈吼叫出来的。由此可见,经常对年幼的孩子吼叫,会对孩子的性格造成影响。

在我们上一代的教育中,长辈们常常是一言不合就开打,“不打不成器”是他们所奉行的金玉良言。很多家长认为严厉和惩罚有效,且效果立竿见影。

从某种程度上,用成人的绝对权威压制孩子的不良行为确实能立即制止不良行为,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它的代价和长期效果。事实上,虽然年幼的孩子通常不会意识到自己在遭受惩罚时内心所做出的决定,然而,他们做出的行为就是基于这些潜意识的。所以经常对孩子吼叫会造成以下几种结果:

(1)愤恨(Resentment)——“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2)报复(Revenge)——“这回他们赢了,但我会扳回来的!”

(3)反叛(Rebellion)——“我偏要对着干,以证明我不是必须要按他们的要求去做。”

(4)退缩(Retreat)——“我不行,我做不到!”

(5)偷偷摸摸(Furtiveness)——“我下次绝不让他抓到!”

(6)自卑(Inferiority)——“我是个坏孩子。”

无论出现上述哪一种情形,都不会是家长想要的结果。心理学家贝克曾说过:“对子女督促过严的父母,也许可以逼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却也会使子女有不安、依赖、胆怯、敢怒不敢言、不爱做劳心工作,以及不喜欢参加有创造性的活动等缺点。比较起来,这种教养方法是得不偿失的。”

父母过分严厉专制,教出来的孩子通常会形成两种性格:一是胆小懦弱,过分顺从依赖,没有主见,唯唯诺诺;另一种则是非常顽劣,离经叛道,容易走入误区。

正面管教的专家简·尼尔森说过这样一句话,被广大家长所熟知: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样一个荒诞的观念,认定若要让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让他感觉更糟?

家长们当然知道,家里的“小祖宗”只有心情好,感觉好时才会乖乖听话,但当他们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时,又会不自觉地滑入吼叫、惩罚的旧习中来。然而惩罚只是一时有效,唯有尊重才能让孩子心甘情愿地去做。

爱孩子的最高境界是如他所愿,而非如你所愿;做父母的最高境界是共同成长,而非为你所控。

我们行为背后的感觉和态度,决定了我们会怎么做。如果我们单单关注孩子的行为,无视孩子的感觉,那么,显然我们无法进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中,无法与其产生共鸣,也无法成为孩子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孩子感觉好,才能做得好;孩子感觉不好,就肯定做不好。要让孩子感觉好,我们首先得进入孩子的感觉世界中,摸到孩子的感觉,找到他们冰山下的归属感与价值感。当孩子的感觉被摸到,他觉得自己被理解,被接纳,心就软了,才愿意反思自己,愿意合作。

对孩子而言,孩子看到的现象是这样的:平时温柔的爸爸妈妈,忽然变得凶神恶煞,满脸写着失望和愤怒。

孩子的感受是这样的:我是不是个坏孩子?爸爸妈妈会不会是不喜欢我了?

孩子的逻辑可能是这样的:如果我听他们的话,如果我讨好他们,那么我就是个好孩子了吧!

那么怎么才能让孩子感觉好呢?

1.挖掘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海面之上的任何一座小小的冰山,在海面之下,都一定有一个巨大的冰体。同样地,对于一个人来说,行为只不过是人表现出来的一小部分,在行为的背后,有感觉、有信念,有对价值感和归属感的需求。我们常常关注孩子的行为,并且试图改变孩子的行为,但事实上,每个行为背后都是有因可循的。只有找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我们才能知道该怎么与孩子沟通。

2.用管教代替惩罚

有些家长会问,管教不就是惩罚吗?其实“管教”与“惩罚”从来就不是一回事。“管教”来自于拉丁文,意思是“真理和原则的追随者”,或“受尊重的领导人”,管教的动力必须来自内在的自我控制,管教需要学会自律,而不是依靠惩罚进行的外在的控制。那么如何判断我们的教育方式是管教还是惩罚呢?我们来对照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

(1)是否对孩子尊重、鼓励,坚持和善与坚定并行?

(2)是否建立了心灵纽带,帮助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3)是否长期有效?

(4)是否能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

无疑,惩罚不满足以上任何一条标准。有效管教是让孩子学到东西,而不是因为害怕惩罚而不敢试错。

因此,想要有效管教,父母得从内心接受,犯错误不仅是教育孩子的好时机,也是我们学习管教孩子的好机会。孩子的绝大部分错误,是因为我们没有花时间训练、鼓励他们,当我们把犯错看成是一个我们管教孩子的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我们就有足够的耐心去教导他们。

3.沟通时多用“我”“你”

以下这些常用语有助于增进你和孩子的关系:

“等一下就轮到你啦!”

“我知道你能换一种尊重人的说法。”

“我很在乎你,会等到我们能相互尊重时再继续谈;我知道你能想出一个好办法。”

“我们待会儿再说这件事,现在应该上车了。”

这些句式中,你会发现多用了“我”与“你”,且态度是坚定的,行为是和善的。确认接纳孩子的感受、表示理解、转移、提供选择并坚持执行,这都是和孩子有效沟通的方法。

家有“二宝”,如何平衡孩子们的心理需求?

古往今来,老大地位稳定,家庭就稳定。老大地位不稳,必有一场家庭内乱。遍览中外历史,帝王之家,凡是废太子,另立储君,必定会宫廷内乱。

我见过许多的妈妈在即将拥有二胎宝宝时,都曾说过:

“我一定会对大宝好的。”

“我一定会做个公平的妈妈。”

“我家大宝很希望有个妹妹呢,一定没事。”

而事实上,如果两个孩子相差的年龄不超过8~10岁,那么在他们幼年时,彼此间的争宠夺爱是在所难免的。他们为了得到爸爸妈妈更多的爱,会用许多的办法来证明自己更好,会努力证明自己更值得爸爸妈妈爱。

但一碗水其实没那么容易端平的。一个得宠,一个失势,养育两个孩子,要获得理想中的平衡,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家里的两个孩子和平相处呢?正面管教中有一条重要的核心理念:所有孩子的首要心理需求是寻求归属感和价值感。当孩子们通过被赋予的家庭责任得到价值感和归属感时,他们就不会再通过其他不当方式去寻求这种重要的感觉。

父母的爱和精力有限,怎样分给两个孩子才叫公平?这一点,动画片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看了看《小猪佩奇》,原来,正面管教中的多子女养育问题也在佩奇家存在,佩奇妈妈头脑中装备了很多关于多子女养育的智慧。

在佩奇家里,猪爸爸猪妈妈会赋予佩奇很多的责任感,让它感受到自己作为家庭成员的重要性。一天,佩奇和苏西玩,冷落了乔治,猪妈妈知道后把乔治叫来“帮忙”,这个行为成功化解了家庭危机。

由此可见,任何时候赋予孩子归属感和价值感,会使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我们每个人以自己的出生顺序来看,都有自己在平辈人中的排行:老大、老小或中间子,当然也有独生子。不同出生顺序的孩子有其明显而独特的性格特征。对出生顺序影响的了解,能增进你对孩子特定观念的理解,是走进孩子内心的一个途径。

最先出生的老大,很可能认为自己是第一个出生的孩子,必须成为第一或最好的,才能显得自己重要。责任、领导者、专横、完美主义、挑剔、有条理、好胜、独立、保守等词汇,是人们对老大固有的印象。

而第二个出生的孩子,常常善于利用自己的魅力来激励别人为他们做事,本身富有创造性、爱玩儿。当别人不照顾他时,他就会认为不公平,被伤害。也有些孩子认为自己必须赶上并超越所有前面的人,以证明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对老大来说,老二就是来抢夺父母的爱的。而老二不一样,他们一出生就有了哥哥或姐姐,对分享父母的爱有着很高的接受度。

因此,面对两个孩子,尤其是在老二出生后的头几年,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老大的感受,也要让老大参与到教养二胎的事情中。

很多二胎的妈妈认为生了二胎,能平等地对待两个孩子,这其实是个误区:现实中,父母无法做到完全平等。在老二刚出生时,父母尤其是妈妈的精力会被老二分去大半,无法平衡照顾两个孩子的时间;当两个孩子出现争执时,父母也很难做到绝对的公平。

两个孩子对分享父母的爱,有不同的敏感度和评判标准。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有一个著名的家庭排位理论:每个老大都会经历一段集全家宠爱于一身的时光,直到老二出生。

那么有两个孩子的家长应该怎么管教孩子呢?下面是二胎教育应该遵循的原则。

1.引导法则

妈妈们要引导和激发老大的责任心和爱心。责任心和爱心怎么来的?只有参与其中,才会有责任心和爱心。比如从怀孕开始,就让老大帮助妈妈,以便照顾肚子里的老二。比如对孩子说:“妈妈需要你的帮助,弟(妹)需要你的照顾,你在这个家里非常重要。”这样的话语可以让孩子期望着弟(妹)的到来。而如果孩子已经出生了,可以让老大一起帮弟(妹)选购衣服、玩具(当然要先有老大的),帮洗尿布、换尿布、冲奶、推小车,讲故事,一起玩儿,等等。

2.尊重平等

尊重就是体谅对方的感受。无论是什么冲突、矛盾,首先引导孩子:“假如你是对方,别人这么对你,你是什么感受?”通过换位思考来引导孩子产生同理心,从而化解两个孩子之间的小摩擦。

3.平等,不是平均

比如老大老二吃西瓜,老大吃一半,老二吃一半,这叫平均。但显然对老大不公平。正常应该是老大2/3,老二1/3。

这就要家长主持公道:和老二说明老大吃2/3的理由——哥哥(姐姐)比你年纪大一些,胃口也比你大,所以多分一些给他(她),不然不够吃,如果给你和哥哥(姐姐)一样多的话,你也吃不下,会浪费的;但同时也要和老大说明老二吃1/3的理由——弟弟(妹妹)比你小,胃口也比你小,所以给他(她)小部分西瓜就够吃了,虽然你的西瓜比弟弟(妹妹)多但也不能浪费。

不要让孩子成为自己的出气筒

昨天大嫚儿到家中做客,聊起教育孩子的话题时,大嫚儿连连叹气。

“看看,你家豆皮儿多听话、多懂事呀!真让人羡慕。”

“哎呀,你就别恭维我啦。球球一样听话、懂事呀,每次看见我都主动问好呢。”

大嫚儿摇摇头,叹气说:“你不知道,球球现在跟我一点儿都不亲。”接着,大嫚儿就说起了和儿子之间的种种矛盾。

我开始以为大嫚儿只是跟我发发牢骚,可慢慢地,我发现事情并不简单。当大嫚儿说自己动手打了球球时,我不由惊呼一声,忙问她原因。大嫚儿神色略显尴尬,解释说,那天她在公司受了气,回到家里,看到球球把客厅弄得乱七八糟的,一时头脑发热才打了球球。

心理学家将大嫚儿的这种行为称为“踢猫效应”——人的坏情绪会随着社会关系链接依次传递,由上级传递到下级,由强者传递到弱者。显然,在家庭中没有权力的球球,就成了大人坏情绪的牺牲品。

我告诉大嫚儿,球球跟她不亲近,很可能是因为她经常将负面情绪发泄到球球身上,迫使球球通过疏远她的方式,来传达自己的不满。

“踢猫效应”源自一则有趣的故事:一位父亲被上司训斥了一顿,他怒气冲冲地回到办公室,对没有及时整理好文件的秘书大发脾气。秘书心里十分窝火,回到家又找了一堆鸡毛蒜皮的理由,把妻子数落了一顿。妻子心里委屈,正好看到儿子在客厅乱跑乱跳,上去就给了儿子一个耳光。孩子莫名其妙挨了一个耳光,心情糟糕透了,一脚把身边打呼噜的猫踢了个跟头。

虽然现实生活中的“踢猫效应”并没有故事那么夸张,但我们绝不能把它当成付之笑谈的小事儿,它的危害远比我们想象的大。

心理学家兰斯·兰登曾遇到过这样一件事:

那天,他正在一家餐厅用餐,听到邻桌的客人对服务员大喊道:“服务员!你们怎么回事啊,给我端来的牛奶、柠檬是变质的!”

服务员连忙说:“对不起,先生。我马上给您换!”

过了一会儿,服务员端来新鲜的牛奶和柠檬,并轻声对顾客说:“先生,如果您想喝牛奶的话,就不要在里面加柠檬,因为柠檬酸会使牛奶结块。”

客人听后脸颊一红,小声地说了声“谢谢”,语气也没有那么愤怒了。

兰登对服务员的做法很疑惑,等那位客人离开后,他问服务员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他原因,服务员笑着说:“因为他当时很生气,如果我直接告诉他,他只会冲我发更大的脾气,到时候我又该向谁发火呢?”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情绪传递链上的一环,如果不能控制负面情绪,只会将它传递给更多的人。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控制负面情绪呢?

1.借助外力控制情绪

愤怒,是人类正常的情绪之一,我们不能阻隔它,但却可以控制它。

愤怒往往会使人做出不理智的判断,例如上文提到的大嫚儿,她当然知道打孩子是不对的,但当她被愤怒包围的时候,很容易忘记这一点。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外部的力量控制负面情绪。例如,朋友艾米和丈夫在亲子教育中的做法。每当丈夫有发火的苗头时,艾米就会平静地问他:“老公,你怎么了?”以此来提醒他控制好情绪。

掌控情绪并非易事,靠自己的力量往往是不够的,所以我们不妨和家人沟通好,当对方察觉到我们的负面情绪时,可以提醒我们或者制止我们的行动。

2.把危害可视化

我们都知道“踢猫效应”的危害,为什么还会成为“踢猫”的那个人?很简单,因为在人们的潜意识中,这种危害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不足以让我们高度重视它的存在。以大嫚儿的故事为例:儿子疏远她,就是一种可视化“危害”,如果不加以纠正,这种疏远只会日益加重,从而影响和谐的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