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尊重和理解是管教孩子的金钥匙
- 愿你慢慢长大:不急不躁培养优秀孩子的100个技巧
- 贝贝妈妈
- 10961字
- 2021-01-07 16:48:26
你知道吗?孩子也是有“权力”欲望的。每当我们用各种要求约束孩子或是批评孩子时,他们会感觉自己的权力受到了侵犯。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只有孩子被尊重和理解了,他们才会听我们的。
在这章学习里,你能更懂你的孩子,去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逻辑。还有一些实用的小技巧,如“逻辑后果与自然后果”“启发式提问”“我你句式”,等等,帮助你减少孩子的抵抗心理,让孩子获得尊重。
用自然后果和逻辑后果管教孩子
在一次班会上,老师让大家头脑风暴,讨论对两名因为没听到铃声而迟到的同学的处置。下面是孩子们列出来的清单。
第一份清单是这样的:
(1)让他们把名字写在黑板上。
(2)让他俩放学后留下,时长等于迟到时间。
(3)从课间休息中扣除相应时间。
(4)取消他俩明天的课间休息。
(5)向他们吼叫。
然后,老师让大家站在这两位同学的角度,对有助于同学准时到教室的解决方案做一次头脑风暴。
第二份清单是这样的:
(1)大家一起喊:“打铃啦!”
(2)迟到的同学可以在靠近电铃的地方玩儿。
(3)迟到的同学注意别人什么时候回教室。
(4)把电铃调得更响一些。
(5)迟到的同学选一个好朋友,让好朋友提醒他准时回教室。
(6)打铃的时候,大家拍他们肩膀以示提醒。
两个清单之间的差别是非常大的。前一个看上去像惩罚,它关注的是迟到这件事的结果,以及让两个孩子付出的代价。而后一个更像解决问题的方案,它关注的是在大家的帮助下,两个孩子改掉迟到的毛病。
其实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当孩子犯了错时,我们习惯于用惩罚来管教孩子,而不是用一种积极的方式管教。正面管教关注的是教给孩子做什么,孩子是整个过程的积极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那么当孩子犯错后运用什么方式管教呢?下面是两个小技巧。
1.听孩子的——运用自然后果
自然后果,即自然而然发生的任何事情(其中没有大人的干预)。比如站在雨中,就会淋湿;不吃东西,就会饿;没有保暖,就会感冒。
有时候自然后果会有效,比如孩子摔跤了,感到疼痛,下一次他就会更加小心。再比如孩子穿少了觉得冷,就会去穿更多的衣服来保暖。
2.听我们的——运用逻辑后果
如果我们仅仅靠自然本性而不介入孩子的成长,孩子会走很多弯路,甚至有时会处于危险之中。比如很多小孩子不喜欢洗头,在自然本性的驱使下,孩子觉得两三天不洗没有关系,但日子久了就会变成邋遢大王。再比如,小孩子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喜欢玩火,但是如果我们不去监护,任由孩子玩,孩子很可能会受到伤害。由此可见,很多时候,我们仅仅靠自然后果是不能够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这时候逻辑后果就该发挥作用了。
逻辑后果不同于自然后果,而是要求家长介入,并且需要家长帮助孩子从后果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从而获得成长。
使用哪种逻辑后果,取决于它是否能给孩子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从而鼓励孩子选择负责任的合作。逻辑后果只有在运用得当的情况下,才能让孩子从中学到有益的东西,它不能伪装成“惩罚”。
在运用逻辑后果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区分逻辑后果和惩罚
有时候逻辑后果容易和惩罚混淆,区分这两者可以看“相关”“尊重”“合理”“预先告知”这四个关键词。其中“相关”是指后果必须与行为相关;“尊重”是指后果一定不能包括责难、羞辱与痛苦;“合理”指的是无论站在孩子的角度还是大人的角度都是合理的;“预先告知”是让孩子预先知道,他选择了某种行为,将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出现。对于逻辑后果来说,这四个关键词缺一不可。
(2)接受孩子的不好
首先成人一定要明白,我们的孩子不是坏孩子,但是要接受的是,他们有了某些不好的行为。我们成人不要给孩子贴标签,而是需要想办法帮助他们改变这些行为,因为我们是他们的守护者。守护者不仅要会爱,还要会指引他们,让他们知道他们哪些行为是错的,是需要改变的。
(3)理解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我们也要意识到,很多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并不一定是带着坏的目的。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往往也是孩子“无助”的表现。孩子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往往采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根本不会意识到行为的后果,对于一些小孩子来讲,他们甚至没有意识到伤害别人这件事情。
比如,孩子看到面前有东西挡住了他们的路,有的孩子第一反应是绕开路;有的孩子的直接反应就是把东西拨开,如果是一个比他矮小的小朋友,他很有可能就直接把这个“遮挡物”推开。
(4)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
出现问题的时候,是我们了解孩子的认知,帮助孩子成长的机会。我们理解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疏导情绪,平静地与孩子沟通,教孩子学习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帮助孩子理解社交规则、行为规则的过程。
父母怎么问,孩子才愿意答?
传统的教育方法通常是告诉孩子“不要……”“不能……”“你应该……”,即将问题的答案直接交给孩子,而没有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来体验一下下面这两段话的区别:
“去刷牙。别忘了带你的上衣。去睡觉。去做作业。”
“你想想怎样才能保持牙齿的清洁?想想穿什么衣服不会感到冷?看看你的日常惯例表,下一件事应该做什么?你计划什么时候完成作业?”
就我而言,命令型语句让我感到很不愉快、无奈,没有尊重感,反感、讨厌,不太想去做,也不会思考。而提问型语句则让我感觉到了尊重,有价值感,会去想问题,想动动脑筋,然后去做。
启发式提问是让孩子参与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并且营造一种互相尊重、主动承担责任、充满自信的氛围,以及培养孩子主动思考以解决问题的能力。
简·尼尔森的女儿有一次告诉她,她打算在一次聚会时一醉方休。简压制了想要说教的本能,说:“我们来聊聊,你那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女儿说:“很多孩子都那么做,而且看上去他们喝醉了都很开心。”
简问道:“你现在不喝酒,你的朋友们是怎么说你的?”
女儿想了想,说:“他们总是说多么钦佩我,多么为我骄傲。”
“你认为你喝醉了酒,他们会怎么想或怎么说?”
女儿在思考之后说:“我敢肯定他们会感到失望。”
“那你觉得你会怎么想你自己呢?”
女儿停顿了一下,说道:“我大概会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随即又加上一句,“我想我不会那样做的。”
如果简·尼尔森不是运用启发式问题,以及帮助女儿探讨她自己的选择所造成的后果,就强加一个惩罚性的后果给她,结局会怎样?这很可能会促使她偷偷摸摸地去喝醉,而不是相信她可以和家长讨论问题。最大的损失将会是她没有机会去探讨她自己的选择带来的后果,去发现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儿童发展心理学认为,孩子的逻辑思维在3岁以后开始萌芽。在这个阶段,他们对于自己的所见所闻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求知的欲望,不再满足于仅仅知道“这是什么”,也希望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现象”“是不是一直会这样”。
比如,当一个3岁的孩子了解到,如果不拉住绳子,充满氢气的气球就会飞到空中,他就会想知道是不是所有的气球都会这样。5岁的孩子会好奇:傍晚的这场雨,跟上午的阴天有没有关系呢?
为什么孩子比较容易接受启发式提问呢?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启发式提问让人放松,它会告诉大脑去寻找答案。比如“你觉得……为什么……”“你认为怎么样才能……”“除了……,还有……吗”“如果……会发生什么事呢”等都是启发式提问的经典句式。这样的句式给孩子传递了这样的信息——你的想法是值得倾听的,你的解决办法是值得探讨的,你的独立思考是被期待的。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启发式提问能够让他们感受到被信任和被尊重,感到自己作为独立个体被平等对待。
启发式提问能帮助孩子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思考不在眼前的事物,用过去的经验预见行为的结果,解决现在面临的问题。
比如:如果明天下雨,还有什么其他地方可以开开心心地玩上一上午呢?如果刚才你打了他,会发生什么情况?
启发式提问还能促使孩子注意到生活中细微之处的差异,去思考事物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比如:如果妈妈从外面回来,衣服是湿的,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除了乐高,还有什么玩具可以拼出一架飞机呢?
既然启发式提问有这么多好处,我们该怎样进行启发式提问呢?以下是5个小技巧。
1.把“不”换为“正面语言”
教孩子“轻轻拿”,可以演示但不是说“别打碎了”;“你可以玩玩具”,而不是“不要碰”;提醒孩子去外面玩球,可以说“你该在哪儿玩球?”
2.用启发式提问代替命令
传统家长善于告诉孩子所有的事情:发生了什么,这件事发生的原因,你应该有什么样的感受,你应该做什么。
而启发式的提问方式是这样的:刚才发生的事情,你有什么感想?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那件事的发生?你从这件事中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好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当父母采用启发式提问的时候,也代表了他们出于好奇和关心,发自内心地想要知道孩子的想法和感受,鼓励孩子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3.尽量少用“为什么”
当孩子对我们的观点真正感兴趣时,“为什么”才能起到作用。而在进行启发式提问时尽量少用“为什么”,因为“为什么”听起来像是在指责,并且会招致孩子的戒备。
4.不要预设答案
如果你对孩子应该如何回答这些问题预设了答案,你就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这正是这些问题被称为“启发式”问题的原因。
5.情绪烦躁时避免提问
如果你和孩子中有任何一个人心绪烦躁,则不能提问,要等到你们两个都平静下来。你问的启发式问题要发自你的内心,而且要让你的智慧指导你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并且要表达出你的同情和接纳。
正确鼓励,不是把“你真棒”挂在嘴边
鼓励在词典里的定义是鼓起对方的勇气,有着激励与促进的作用,它以一种“尊重的”“欣赏的”态度,指向的是“干得好”,长期效果是教会孩子“自信”与“自立”。
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鼓励,就是给孩子提供机会,让他们形成“我有能力,我有贡献,我能影响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我能知道我该怎么回应”的感知力。
但事实上,很多家长并不善于鼓励孩子,而是善于赞扬孩子。有人会说:“鼓励不就是赞扬吗?”其实鼓励和赞扬是两个概念。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经常说:“你真棒!”“你真乖!”“你真是个好孩子!”这其实不是鼓励,而是赞扬。有些心理学家认为,赞扬可能会在短期促进一些孩子改善行为,但从长期效果来看,这些孩子可能会变成“讨好者”和“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他们对自我的认知可能会完全依赖别人。
豆皮刚上幼儿园时因为乖巧听话,经常被老师表扬。有一次回家闷闷不乐,我就问他:“宝贝,怎么啦?”
“老师今天没表扬我。”小家伙吞吞吐吐好半天才说。
“到底怎么回事呢?”我有点儿沉不住气了。
“今天手工课,我们学折纸,我明明折得也很好,可是老师就说了句‘你真棒’。”
“那不是表扬你了吗?”我奇怪地问。
“可是她跟其他小朋友说了好多,她说丽丽的小老虎折得非常好,还涂上了颜色。还有鹏鹏的……”
小家伙吧嗒吧嗒说了一大堆,我听出来了,这是因为老师没有表扬到位吃醋了。
不过通过这件事,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老师明明表扬了豆皮儿,豆皮儿还是不开心呢?其实这里面潜藏着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赞扬和鼓励的区别。
赞扬指向的是“做事的人”,更多的是表达对孩子的认可。比如“你真是个好孩子”“你做得对”等话语。赞扬会让孩子们为他人而改变,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而鼓励则承认孩子做的事及其努力,会让孩子觉得我这样做是对的,是被肯定的,进而为自己改变。
然而现实生活中,要想真正发挥鼓励对于孩子的激励作用其实是件不容易的事,这里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很多家长更多看到的是孩子行为表面上造成的后果,很难识别不良行为背后传递的信息——寻求归属感与价值感;二是更多的家长认为只有让孩子为这件事付出代价、受到惩罚,让他的感觉变得非常不好,他才能够“真的”记住这次教训;三是很多家长无法把握好鼓励的时机。
那么究竟怎样的鼓励才是最有效的呢?以下是几个小技巧。
1.营造“特别时光”
当孩子们知道自己和家长有特别的专属时间,他们会觉得自己对爸妈来说很重要,爸妈很在意自己,这样可以让他感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安排好“特别时光”对我们做父母的来说也是一种提醒。提醒父母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因为这种爱,才有了父母和孩子在今生相遇的缘分。当父母工作太忙而孩子需要得到足够关注的时候,可以提前让家长安排好时间,保证和孩子约定的“特别时光”。如果因为某件重要的事情,不能在“特别时光”陪孩子了,也要跟孩子解释清楚,比如告诉孩子:“宝宝,妈妈这次很忙,我把我们约定的“特别时光”改到明天的这个时候,你看好吗?”
2.确定“特别时光”的内容和时间安排
建议父母和孩子用头脑风暴的方式来计划“特别时光”的时间、频率和内容,可以把你们在“特别时光”做的事情列个清单,然后逐一评估,找出适合在“特别时光”里做的事,然后按照清单的安排严格执行就好。
在我的家里,我和儿子的“特别时光”是经过全家的“家庭会议”而确定下来的,我们的清单都贴在我家的冰箱上,随时可以看到,对我和孩子都是最好的提醒。
比如,我和儿子的“特别时光”之中的一件事是每晚他临睡前的10分钟,我会先说说对他的鼓励,说说他的进步,然后儿子就会开始说他自己白天最开心的事和最不开心的事,有时候我们还会一起头脑风暴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及今后如何避免类似的问题发生。即便我出差在外,也会在他睡前和他通话,继续我们的特别时光。
在使用这个工具的时候,也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2岁以下的孩子还没到能够理解“特别时光”的年龄,只要孩子能够感受到你和他在一起的快乐就可以了,没必要刻意安排。在2~6岁之间,孩子需要保证每天至少有10分钟的“特别时光”。
在你们的“特别时光”里,家长一定要关掉手机,确保没有别的事情让你分心,要专心致志地陪孩子,你这样做,是在给孩子传递“爸爸妈妈特别在乎我”的信息。
第三,在“特别时光”里,你可以就某一件重要的事情和孩子进行分享和讨论,不要涉及过多的主题,让孩子分散注意力,更不要引起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3.运用鼓励技巧
鼓励孩子有三大技巧,第一个是描述性鼓励,“地板很干净,床很平整,书都整齐地码在书架上”;第二个是感激型鼓励,“走进你的房间,我感觉很舒服”;第三个是授权式鼓励,这个技巧要求你对孩子真的了解,有“证据”支持,并对他充满信心。
除此之外,我们需要少用“我真为你骄傲”句式,或许孩子们更愿意听到“这真了不起!你一定为你自己的努力感到骄傲!”
孩子有心事,父母要过问
俗话说:“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善于倾听也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大自然赋予我们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这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倾听的重要性。学会倾听是和孩子沟通的前提,而如果我们连倾听都做不到,自然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
豆皮儿回家的时候明显有点儿不高兴,我赶紧过去问情况:“怎么了宝贝?”豆皮儿闷声不说话,有点儿气愤。我轻轻坐在儿子旁边,拍拍他的肩膀说:“妈妈还是你的好朋友吗?”
“当然是。”豆皮儿不假思索地回答。
“那么有心事是不是该和好朋友说呢?”
豆皮儿点了点头,开始向我倾诉:“今天手工课,我做的手工不是很好,老师就拿起来说……”
“想一想老师有表扬你的时候吗?”
“当然有,上一次手工课老师还表扬我了呢。”豆皮儿的情绪好了很多。
“所以老师并没有责怪你手工做得不好,只是他希望你能做得和上回一样好。而且我们是男子汉对不对,男子汉就要大度,怎么能因为这件事跟老师生气呢?”
听了我的话,豆皮儿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然后恢复了之前调皮的样子,并对我说:“妈妈我知道了,谢谢你听我说话。”
小孩子也会有心事,特别是男孩子,表面上十分调皮,但有心事的时候也可能会憋在心里。这时就需要我们去主动引导孩子,让孩子说出自己的心事。接下来,我们只要做一个倾听者就可以。
那么当孩子有心事的时候,我们具体该怎么做呢?下面是3个小技巧。
1.善于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
小孩子有心事的时候大多会在情绪上表现出来。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时刻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当然这不仅需要敏感的眼睛和耳朵,还需要敏感的心灵。
2.听孩子把话说完
听孩子把话说完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但是很多家长都做不到这一点。比如孩子兴冲冲地想和我们说说幼儿园发生的趣事时,很多父母因为在忙自己的事而打断孩子的话。再比如当孩子和同学打架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不是倾听,而是去责怪孩子。
其实听孩子把话说完真的很重要,因为孩子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是有原因的。如果我们贸然打断孩子的讲话,甚至是没有了解事情的真正缘由就去责怪孩子,时间长了,孩子什么话也不愿意和我们说了。
3.给孩子一些建议
在听完孩子的倾诉后,家长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应该根据自己的知识、阅历给孩子提供一些建议。
认真聆听是对孩子的尊重
今天你有认真倾听孩子讲话吗?当被问及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多父母都会惭愧地摇摇头,而有些父母也会不以为意。确实,我们不能期望自己用100%的注意力倾听孩子说话,毕竟这很难做到,原因是这样的:一方面孩子滔滔不绝地说话,很容易让我们感到厌烦;而另一方面,孩子讲述的内容多是一些奇怪的或是阿猫阿狗之类的琐碎事,虽然对他们而言,这些事情很有趣,可是在我们看来,大多时候并非如此。
综合这两个原因,当孩子说话时,除了善意的回答外,我们通常会有这样的反应:偶尔失神,或是机械地点头说:“嗯……对……好……可以……”但是作为一个合格的倾听者,我们必须每天审视自己的倾听态度,且集中注意力,认真倾听孩子讲话,否则很可能会产生类似以下的困扰。
“豆皮儿,你看到妈妈梳妆柜上的那个小盒子了吗?”我一边做家务一边问正在一旁玩耍的豆皮儿。
“看到了,喏。”豆皮儿把小盒子拿过来递给我。
“天哪,这么精美的盒子,你怎么可以把这些脏脏的玻璃球装在里面?这可是我的首饰盒啊……”看到自己的首饰盒装满了各色各样的玻璃球,有的上面还带有泥块儿,我心痛极了。
“妈妈,你说可以的啊。”豆皮儿仰着头一脸纯真的样子。
“不可能,我什么时候说了?”我一脸的黑线。
“刚才啊,刚才我问你我可不可以用这个盒子时,你说‘嗯……好……可以……’难道你不记得了吗?”
我确实不记得了,因为刚才一直在忙着玩手机,似乎听到孩子这样问了,又似乎没有,至于自己怎么回应的,根本没什么印象。
这样的场景是否似曾相识?仅仅是因为我们没有认真听孩子讲话,就闹出了这样的乌龙。认真倾听,能从孩子的话语中获取准确的信息,能避免不必要的争执和纠纷。其实更重要的是,认真倾听是倾听者应有的一种姿态,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
在和成年人交谈时,出于礼貌和教养,我们都会认真地倾听对方在说什么,并给予积极的回应。但是对待孩子时,我们往往会忽略他在说什么,甚至对孩子的讲话内容不屑一顾。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低估并忽视了孩子的表达需求和热情,这样很容易让孩子受伤,让孩子认为我们不尊重他,不关心他,而一旦孩子心底萌生这样的想法,就会关闭自己的心门。
为此,对于孩子的每一句话,每一次的表达,我们都应该认真倾听,而不是简简单单地敷衍了事。那么当孩子说话时我们该怎样倾听呢?
1.放下手机认真倾听
最好不要一边玩手机一边听孩子讲话,这样会让孩子感觉我们根本没心思听他说话。
2.看着孩子的眼睛倾听
当孩子说话时要看着孩子的眼睛,这样孩子就会感觉到我们是在认真听他讲话。
3.每天问自己一句话
当然,认真倾听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习惯,为此,我们不妨每天都问自己一句话:“今天有认真倾听孩子讲话吗?”这样就能不断提醒和监督自己,为做好一个倾听者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孩子也要面子,人前莫教子
中国有句古话叫“人前教子,背后教妻”,然而瑞典人在教育孩子时的方法正好相反:人前不教子。瑞典人普遍认为,孩子也有自尊心,不论什么时候,父母都应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其实瑞典人对孩子的尊重不仅仅体现在人前不教子上,在日常生活中,瑞典父母对孩子都十分尊重。比如,瑞典父母和孩子说话时会蹲下来,视线与孩子齐平。而且平时和孩子说话的时候也很少用命令式的话语。
瑞典人的做法正如思想家、教育家约翰·洛克的一句名言:“父母越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越看重,因而会更小心地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好评。若父母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他们无地自容,他们越觉得自己的名誉已受到打击,维护自己名誉的心思也就越淡薄。”
然而现在仍然有很多家长在公共场合大声呵斥孩子,其实这种教育方法不仅会伤了孩子的面子,更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大大受挫。如果我们能事后再去教育孩子,不仅不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还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国学大师钱穆从小就聪明好学,而且记忆力非常惊人,在他9岁的时候便能背诵出一部《三国演义》,成了远近闻名的神童。
有一天家里来了客人,客人有意要考考钱穆。客人特意出了几道难的题目,结果钱穆都能一一对答。客人对钱穆大加赞赏,钱穆毕竟是个孩子,听到被赞赏难免有点儿沾沾自喜。站在一旁的父亲把这些都看在了眼里,不过并没有说什么。
过了几天,父子俩外出时经过一座桥。这时父亲指着木桥问儿子:“‘桥’字怎么写?”钱穆捡了一根树枝,在地上写出了“桥”字。“那么把木字旁换成马字旁,是什么字?”钱穆回答说:“是‘骄’,骄傲的骄。”“那么‘骄’是什么意思呢?”钱穆听到这里恍然大悟,同时也明白了父亲的深意。
从此以后,钱穆一直把父亲的教诲铭记于心,做人做事谦虚谨慎,最终成了国学大师。
钱穆的父亲是聪明的,如果当时当面指责钱穆,那么很可能伤了钱穆的面子。可见人前不教子是有道理的。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做到人前不教子呢?下面是几个小技巧。
1.在公共场合切莫批评孩子
孩子虽然小但也要面子,公共场合往往人比较多,如果孩子被当众批评,一定会感到很羞愧。而且这时候孩子为了保护自己的面子,很可能对大人的批评充耳不闻,甚至是反抗。因此切莫在公共场合批评孩子,即使孩子犯了错,也要放在事后说。
2.不要当场宣扬孩子的过错
一般情况下,孩子犯了错心中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内疚,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当场宣扬孩子的过错。有些父母觉得,只有让别人听到孩子的错误,才会让孩子长记性,其实这样无形中会放大孩子的过失,与此同时给孩子的自尊心造成严重的伤害。
3.切忌在事后喋喋不休
有些家长能做到人前不教子,可是事后却喋喋不休,揪住孩子的错误不放。其实一旦孩子对家长的批评感到厌烦,批评也就很难起到效果。因此事后批评也要适可而止。
不要急着否定孩子的未来
孩子是最敏感的,请不要轻易否定孩子,否则就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创伤。
为了让豆皮儿赢在起跑线上,我从幼儿园开始就带他接触数学。可是豆皮儿好像完全没有数学天分,为此我十分惆怅。甚至有一天因为一道数学题目,我和豆皮儿发生了争吵。
我:“这已经讲到第几遍了,你怎么就一直听不懂呢?”
豆皮儿:“太难了,我不会做。”
我:“到底难在哪儿了?你看看隔壁家的文文,比这难的题都会做了。”
豆皮儿:“我好像没有数学天分……”
我:“气死我了,你说你爸还是数学高材生,你怎么一点儿也没遗传,真是笨死了。”
听到这句话,豆皮儿“哇”一声哭了,甚至两天没跟我说话。其实在说完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后悔的,我这么急着否定孩子,一定是伤到孩子了。
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其实在学习上,很多家长和我一样着急,都想自己的孩子比别人优秀,可一旦孩子达不到我们的期望,我们就会否定孩子:“你怎么这么笨!”“你怎么就是不听话呢!”“你可真行,竟然犯这样的错误!”……
否定孩子无疑是在告诉孩子,他没有能力进行正确的判断,同时也在暗示他,我们并不在乎他的感受。父母的否定态度,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做法是错误的。而且如果孩子长期被否定,他会习惯性地自我批评和自我否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因为怕被别人否定而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坚持自己的想法,不知该如何为自己争取权利。
因此,从现在开始不要再急着否定孩子了,而是应该多给孩子一些信心,多给孩子一点儿尊重。只有当我们尊重孩子时,他才会了解我们对他的爱。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该怎么做呢?下面是几个小技巧。
1.不要否定孩子的情绪
孩子有权拥有自己的情感,也有权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很多家长却用“你懂什么”“小孩子哪里来的情绪”来否定孩子。这样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当孩子的情绪来了的时候,我们可以说:“我很难过你这么想,因为我的感觉是……”
2.要有同理心
作为家长要有一颗“同理心”,善于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孩子想要表达某些观点的时候,不要立马否定孩子的话,而是委婉地提出自己的建议,以保护孩子的自尊。
3.弄清事实再下结论
当孩子犯错时,有些家长在弄清楚事实之前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把孩子批评一顿。这样做是不对的,很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孩子犯错时家长应该允许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辩解,然后我们综合孩子的做法和自己的经验来进行判断,最后再下结论。
孩子做错事,不要急着批评
有的时候,孩子做错事,家长急着批评,孩子委屈哭泣,等到了解了事情的始末,才发现孩子是被“冤枉”了,悔之不及。所以,孩子犯了错,家长别急着批评,先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
周末早上,我带着豆皮儿出去玩儿,刚好遇到和他同班的丫丫,两个人玩了起来,我也和丫丫的妈妈聊了起来。
正聊着,突然听到丫丫的哭声,丫丫一直在哭,豆皮儿也紧张地站在原地,很明显,是豆皮儿动了手。我刚走到跟前,豆皮儿一下子扑到了我怀里,怯生生地说:“妈妈,是丫丫抢我的纽扣,我才打她手的。”丫丫的妈妈也抱过她,询问道:“丫丫,你哭什么啊?”丫丫委屈地说道:“豆皮儿打我!”
我并没有急着责备豆皮儿,而是关切地问丫丫:“丫丫,哪里疼啊?给阿姨看看,阿姨给吹吹。”随即,丫丫伸出了小手,不红不肿,但我还是温柔地给她吹了吹,随即,我又问豆皮儿:“你打丫丫的手了?”豆皮儿点了点头。我继续说道:“你们是好朋友,你也要给她吹吹,是不是?”可能是认识到自己做错了事,豆皮儿很乖巧地把头伸到丫丫身边,在她的小手上吹了吹。这时,丫丫不哭了,奶声奶气地说了句:“豆皮儿,对不起,刚才不该抢你的纽扣。”这时,我才注意到豆皮儿手里攥着一颗红色的大衣纽扣,豆皮儿轻轻张开手,把纽扣递到了丫丫面前:“给你玩儿,但是玩完了你要还给我。”丫丫小心翼翼地拿过纽扣,对豆皮儿道:“我们一起玩吧。”就这样,两个孩子和好了。
当孩子犯错时,如果我们只顾着批评指责,却忽略孩子的心理感受,只会对孩子造成更深的伤害。尤其是当所有矛头都指向孩子的时候。
孩子犯了错,别急着生气指责,因为很可能你的主观臆断错怪了孩子。不管孩子做了什么,总有自己的原因,不管是幼稚还是不可理喻,都请先听听孩子的心声,然后做适当引导。
在得知前因后果之后,你发现孩子犯的错误真的需要做出必要的批评,那么如何在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前提下去批评他呢?以下是4个小技巧。
1.低声和孩子交谈
通常来说,“低而有力”的声音更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让孩子注意倾听妈妈说的话,这种方式相对平缓,比大声训斥要好上很多,孩子也更容易接受。
2.偶尔采用沉默的方式
孩子做错事时,心里多少有点儿自责。此时如果妈妈对孩子保持沉默,孩子反而会更紧张,进而反省自己。
3.旁敲侧击地暗示
有的妈妈面对孩子的过失,不是直接批评,而是采取启发式的教育,让孩子迅速明白妈妈的用意,愿意接受妈妈的批评教育,同时这种做法还能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4.推己及人的说教方式
孩子犯的错误可能会给别人带来麻烦,妈妈可以问一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你会怎么想?”这种引导孩子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方法有助于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并能促进孩子进行自我反省,主动承认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