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地处秦岭南麓东段华山之南,说它神奇也好,说它神秘也罢,都能摆出一大堆缘由。主要有三,其一这里是中华汉字故里。相传文圣仓颉在此造了28个汉字,这些字铸就了五千年华夏文明;其二则是石坡镇周湾村一种神秘的吉祥鸟——苍鹭,定居在3棵被当地称为神树、有着800多年树龄的白皮松树上,春来秋去,年复一年,生生不息,与当地老百姓和睦融洽生活了100多年;其三当属在陕西秦岭南坡所有的小河、大河均流入长江,而洛南是陕南3个地市中唯一河水流入了中华母亲河——黄河,成为秦岭南坡唯一一个黄河流域的县。
带着这些疑团和好奇,在2016年的深冬,终于踏上了这片向往很久的土地。
天蓝格莹莹的醉人,太阳公公也似乎贪睡了一会,早上十点多,阳光爬上山头,但也带着几分暖意。我们出了县城往东北方向,驱车沿着一条整修一新、宽敞的柏油路直奔目的地周湾,想目睹那神奇的苍鹭。翻过一座小山岭,眼前就是一片开阔的河谷地貌。清盈盈的水,蓝蓝的天,极目眺望,近山远山绿浪起伏,层林绿染。落叶林、绿叶林或单独或混交着,耐心地等待着雪的吻、春的抚。山川中间流淌着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水,河道宽处有上百米,窄处仅一半,冬季枯水期水面仅有十多米,从裸露的印痕足以联想到夏季涨水期的丰盈。两岸河堤都是顺水流向而建,曲曲弯弯,碗口粗、盆口粗的柳树、杨树遮天蔽日,几十年一动不动站在那里,用它那茂密的根系、高大的躯干守卫着一河两岸的农田和一方老百姓。不时还看到当地政府这几年改善生态环境,在河两岸新栽的竹子,又为山村增加一道风景。好一派人水和谐、生物工程护堤的样本。坡脚下,是一排排白墙红顶或白墙黛顶的小洋楼。与山坡上绿色松林、门前绿油油的麦田、清澈河水,构成了山水、人水,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美景,显得是那么幽静,是那么生机,是那么的原生态。这一静一动,一绿一白,勾勒出了秦岭原乡原汁原味的记忆,人们不由得发出感叹:大秦岭中国的龙脉,你本应该就是这般底色!
不知不觉,一小时过去了,也没记得转了多少弯,过了几条河,走了几条川,弯弯川川、川川弯弯,柳暗花明,花明柳岸,反反复复,只见司机突然一脚刹车,车慢了下来。“快看!快看!左边河里就是一只苍鹭!”顺着司机的惊讶声,车停了下来,我也顾不上什么安全不安全,拿起照相机打开车门就扑下去。这位当地有经验司机,一把拉住我,轻声说:“慢点,小心点,不要惊吓它!”这下我才抑制住激动,来了个大转弯,屏住呼吸,心想小心点、再小心点,力争不惊动,尽量再靠近点,总想看清点、看透点、看长点,看出个究竟。
清澈的河水,清的是那样的纯洁,清的是那样的清白。河里的石头、小鱼、小虾、鱼腥草等都依稀可见,甚至连水蚤等微小水生物都看得到。水不急、不慢地流着,发出有节奏的声音,时而大合唱,时而交响乐,身在其中不醉也会醉。曲曲弯弯的河面上笼罩着四五米高的水蒸气,形成若隐若现的薄雾,又带来几分神秘,也送来一丝暖意,也算是大自然给秦岭深山的恩惠。在阳光照射下,格外亮爽,与秦岭之隔的关中八百里“霾伏”形成冰火两重天。举目远眺,似巨龙出山,似彩练挥舞,也许仓颉就在此观察产生了灵感,才造出了一个“水”字。
置身此情此景中,本应好好享受大自然赐给这块风水宝地,但还有更吸引我的等着哩。我猫着身子选择较近的一个俯瞰位置,纹丝不动地蹲着,目标前方10来米河中站立的一只苍鹭。满河上下只有这一只苍鹭,我来这之前,也不知它在水中站立多长时间了,河堤上不时有来来往往的行人、车辆,没有一个去打扰被周湾人当作吉祥鸟的苍鹭。你看它将长长的脖子蜷缩到两翅中间,看不清眼睛是睁是合。翅膀微微下垂,左脚不知是不是嫌水中冷收回腹部暖着,它的高大形象丝毫未减。苍鹭啊,你是累了想以水为伴、静心静养?你是在耐心等待时机捕捉小鱼小虾一饱口福?你是看快过年了,寒冬将近,思念着南去的亲人早日归来团圆?你是舍不得几百年来与这里朝夕相伴的山民们,每天出来和他们见见面、打打招呼?
看不懂的鸟姿,读不懂的鸟语。这一系列的猜测总能拼对一个吧!
正在这时,周湾村的张支书从村里出来接应我们一行,看我们是来欣赏苍鹭的就直奔主题。她如数家珍地介绍,今年留在这里过冬的只有3只,往年是5只,其余都飞到南方温暖地方过冬,留在这的都是今年孵化出来较晚的,没有完全发育成熟,难以完成从北到南的长途迁徙。不过苍鹭安排是挺人性化的。小苍鹭留下来,总得留一只成年苍鹭在这里陪伴,看护留下来的小宝贝和他们的爱巢,为第二年回归的苍鹭准备好入住。
从河堤转向北,穿过近一里路的农田,便到了坡脚。坡底下错落有致,高高低低,前前后后分布着农户,有四合院,有敞开的场面,有红底小洋楼,有土木结构老房。主人们在村口转悠着,拉着家常,一片祥和。过了村庄便开始上山,山并没有什么别样,也就谈不上什么名气,只是大秦岭茫茫山脉的一角,成片的油松林给大山披上了绿装。转了几个弯,上了许多台阶来到半山腰,在油松林中突兀出3棵高大粗壮的白皮松,呈三角形丛状分布,树顶筑起了10多个鸟巢,这便是苍鹭的家,一个登高望远的家,一个充满爱的家,上百年牢不可破的家。据当地林业部门测算,3个白皮松高达20米,树龄达800年以上,最粗的一棵树围达2.5米,已列为县上古树名录。白皮松、苍鹭等被这里人称为“吉祥三宝”。祖祖辈辈的村民将爱苍鹭爱古树,当成村风民俗,代代相传,从未间断。村民们把苍鹭和古树当成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成百年来人鸟、树鸟和谐相处,相互依赖。
常言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张支书说3棵白皮松和上面的苍鹭是我们村的“神树”“神鸟”,它给村民们带来安详和福气,多少年来,我们村里没遭过大水灾,没遭过火灾,邻里、家庭和和睦睦。村民将白皮松和苍鹭倍加保护,不知从啥时候起,自发成立了护鸟组织,谁要损害白皮松和苍鹭,就群起而攻之,与破坏者斗争到底。
随着周湾苍鹭的对外重宣传,前来观赏的,科研的,考察的人数逐渐增加,寂静的小山村火起来了,给这里的村民带来商机。但商机里面就隐藏着罪恶,血腥的、沾满了铜臭味的手伸向了吉祥可爱的苍鹭。
2015年7月,3名福建籍男子以拍摄为名,前后3次以小鱼当诱饵,晚上趁村民熟睡上树用鱼竿钓苍鹭。连夜运到西安酒店出售,两次盗猎成功后,看没被人发现,又趁机作案,当第三次再来盗猎时被村民发现,立即给县森林公安局报案。在村民配合下,森林公安民警现场抓获了3名作案嫌疑人,查获两个塑料袋,里面装的都是盗猎的苍鹭,5只成年、13只幼鸟共18只。据交代,他们3次来此盗猎苍鹭50多只。周湾苍鹭大家庭一下少了三分之一。胆小慈祥的苍鹭受到了盗猎者的惊吓,几百年的安逸生活被打破,苍鹭恐惧不安,有的烦躁长鸣,有的提前南飞,鹭群数量剧减。这下可急坏了周湾人,他们自发行动起来,千方百计挽留这批迁移到这几百年的客人。有的去林业部门求助;有的去找你鸟类专家求助;有的给河里投放小鱼;有的出钱出力在白皮松树下修建围栏,让猎者无法靠近;有的自愿在山顶醒目的位置建瞭望台,方便摄影爱好者拍照和游客观看;上了年纪的老人行动不方便只好暗暗祈祷,保佑客人早日归来。
也许是爱鸟的真诚举动,也许是大秦岭南麓的山美水美,空气净,让这些特殊客人,以最大的包容之心,又回到几百年来世代不断营造的家,又重新过上了往日的生活。2016年3月初,盼望一冬的客人又回到了秦岭深山的家,纠结一冬的周湾村民心里才舒坦了,像报春的迎春花裂开了笑容。他们不约而同地到河边,到白皮松跟前,看看受惊离别一冬的伙伴,有的还像经管自己家孩子一样安慰道:你们受惊了,别害怕,盗贼已绳之以法。重今往后,我们日夜守在你们身边,让你安安稳稳地生活。
昔日孟母三迁,为的是给孩子选择一个良好的读书、生长环境,那周湾苍鹭短暂的离别重逢,不也是选择这里生存环境吗?
100多只大型水禽苍鹭的重逢,给沉寂一冬的周湾增添了生机。有的三三两两在水中散步,有的像芭蕾舞演员在水中排练,一只脚站立;有的成双成对,伸出长长的脖子依偎着,缠绕着,不时发出温柔的呢喃声;有的往返巢室和河里,在空中长长的脖子使劲地往前伸,双脚往前蹬直,张开两只巨大的翅膀,看上去是那样的轻盈,那样的优美。鸟巢里担任孵化任务的苍鹭也伸出脖子,张开嘴巴,迎接送来的食物。偌大的树冠霎时变成“首都”飞机场。空中有盘旋寻找时机降落的,有完成喂鸟任务腾空起飞的,进进出出,起起落落,一片繁忙景象。它们是想抢抓时间早日完成生儿育女任务,为的是在寒冷来临时个个都能长大成人,长就南归长途飞翔的本领。
2016年3月2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栏目以《陕西洛南:改善生态,上百只苍鹭回家》为主题播出,3月26日,又在《新闻联播》《春季美丽生态》专栏,以《春花烂漫,扮美生态家园》为题,再次与各地美丽生态组合播出。与此同时,中国各大门户网站、视频网站、微信公众号和部分省市卫视纷纷转发,让周湾苍鹭“一夜成名”。
周湾,因苍鹭名扬四方,苍鹭也因周湾而美丽夺目。人常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周湾这里上百年保护和延续的山水,淳朴的村民,才养育了一百多年常来常住的“客人”——苍鹭!是苍鹭的眷恋,也是村民的不舍,造就了这一特殊生生不息的生灵。
秦岭,这座横跨中国版图的大山,东西长1600多公里,横跨甘肃、陕西、河南3省。大秦岭是中华脊梁,中华龙脉,中华父亲山,被称为中国的中央公园,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被称为秦岭4宝。苍鹭常与朱鹮结伴生存,据了解周湾是它们在秦岭唯一的栖息地。
苍鹭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本是我国分布广和较为常见的涉禽,形体较大,优美漂亮,喜爱栖息于河边,湖泊,水塘岸边的浅水处,以鱼、虾、蜻蜓幼虫等动物为食,迁徙性动物,对自然条件要求高。随着苍鹭生存条件恶化和丧失,苍鹭种群数量在减少。据1990年国际水禽研究局组织亚洲隆冬水鸟调查,中国仅见到18347只,其中包括香港1671只,台湾564只,1992年在中国大陆仅见3311只,加上香港1441只,台湾1336只,总数仅6088只,比1990年减少三分之二。苍鹭由此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保护刻不容缓。
苍鹭虽说不像朱鹮那样稀缺,但为数也不多,更奇特的是周湾的苍鹭有许多神秘吸引人的地方等你来探究观赏:每年农历春分过后四五天,从南方越冬回到周湾,秋分过后四五天又离开周湾飞到南方,这一方式上百年不变;每年南迁都要留下3至5只看家,留着的必有一个成年苍鹭带着;只在这3棵白皮松上筑巢孵化,就在一山之隔的另一河边也有一棵同龄、高大的白皮松,但是苍鹭从来不光临一次,附近分布的杨树、槐树等高大乔木就更不光顾了。
这一系列的疑惑更给周湾苍鹭蒙上神圣的面纱,加之央视、省电视台、报刊的相继报道,前来拍照、考察、研究、观光旅游的客人连年增加,苍鹭能习惯吗?假若苍鹭不喜欢如此人数的光临,它是否另有选择?幸好村支书也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县上正在请专家论证,建立周湾苍鹭生态园。集苍鹭保护、科研科普培训、观光旅游、拍照于一体,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苍鹭,以饱眼福,把周湾建成苍鹭的天堂,观光者的乐园。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周湾,苍鹭的春天,诗情画意的春天!
(刊于《商洛日报》2017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