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经典诵读本(上)
- 张乃美主编
- 465字
- 2025-04-08 01:16:53
第6课无为
注释
①益:增加。
②损:减少。
③无为:道家主张清静虚无,顺应自然。
④取:治理。
⑤无事:指无为。道家主张顺乎自然,无为而治。
⑥足以:完全可以;够得上。
译文
有意为学,是日益其德的过程;闻道开悟,是日减私欲的过程。德行和学识一天一天地增加,私心和贪欲一天一天地减少,最后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清静无为反而没有什么不能作为。取得天下了,必须长久地无战事,生养休息;如果滥开战事,就不足以取得天下了。
日积月累
圣人有志学道,道乃日积,日积日益也。久日道备,将欲作为其道。
圣人虑恐道行未稳,以此宵衣旰食,苦心焦思,致使神疲心倦,即是损之又损。然后道布天下,被及万物。民安物阜天下贞,是以圣人无为,又无为而无不为矣。岂不先苦而后乐乎?——明·朱元璋拓展阅读
妙识汉字
损,金文左边表示手,捣毁,右边表示钟鼎的圆口。造字本义是动词,捣毁、破坏钟鼎等贵重器皿。《说文解字》曰:损,减少。《列子·汤问》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晋书》曰:“损上益下,顺兆庶之悦;享以二簋,用至约之义。”《易·杂卦》曰:“损益,盛衰之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