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经典诵读本(上)
- 张乃美主编
- 857字
- 2025-04-08 01:16:53
第8课守母
注释
①始:本始,此处指“道”。
②母:根源,此处指“道”。
③子:派生物,指由“母”所产生的万物。
④勤:劳作。
⑤启其兑:打开嗜欲的孔穴,增加纷杂的事件。
⑥见小曰明:小,细微。能察见细微,才叫作“明”。
⑦强:强健,自强不息。
⑧用其光,复归其明:光向外照射,明向内透亮。发光体本身为“明”,照向外物为光。
译文
天地万物本身都有起始,这个始便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如果知道根源,就能认识万物,如果认识了万事万物,又把握着万物的根本,那么终身都不会有危险。塞住欲念的孔穴,闭起欲念的门径,终身都不会有烦扰之事。如果打开欲念的孔穴,就会增添纷杂的事件,终身都不可救治。能够察见到细微的,叫作“明”;能够持守柔弱的,叫作“强”。运用外在的智慧的“光”可以返照内在的“明”。
日积月累
委心任运,不失其为我。知足常乐,不愿乎其外。——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
天下有道,知足知止,无求于外,各修其内而已。——魏·王弼是以人君恣可欲之心,则天下之人皆得罪矣!嗜欲至而不知止足之分,则天下之人皆受祸矣!又人君所欲尽得,则天下之人悉罹于殃咎矣!必也上之,人能知足之为足,则天下之人孰不常足矣!——唐·王真贪之与足,皆出于心。心足则物常有余,心贪则物不足。贪者,虽四海万乘之广,尚欲旁求;足者,虽一箪环堵之资,不忘其乐。——唐·杜光庭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晋·陶渊明《归园田居》
荆州守文,岂能作意表行事。——《世说新语·识鉴》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昭应闻此,必劝楚王益兵守雍氏。——《战国策》
拓展阅读
妙识汉字
甲骨文中“正”(征)与“足”本是同一个字,后被转注成两个字。足,甲骨文(囗,村邑或部落)(止,行军),表示军队归邑。造字本义:出征得胜,凯旋归邑。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因为“疋”(脚,名词)篆文的字形与“足”(凯旋归邑,动词)的篆文字形相似,后人习惯于以“足”字代替本义完全不同的“疋”字,“疋”的甲骨文字形像由大腿、小腿、脚板构成的脚部。古人称得胜凯旋为“足”,称征而无获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