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西斯廷圣母

The Sistine Madonna

作者/【意]拉斐尔·桑西   创作时间/1514年

尺寸/256cm×196cm  现收藏地/德国德累斯顿茨温格博物馆

作者 凭借圣母像走红

拉斐尔·桑西(Raphael Santi,1483—1520年)是一个非常多情的男子,也是一个美的追求者。他人缘极好,又很尊重人,据说只要他在一个地方待上五分钟,就会有人慕名来求画,对此拉斐尔很少拒绝。虽然这个传言有些夸张的成分,但拉斐尔确实在25岁之前就已经创作了大量圣母像,并因此闻名于世。拉斐尔笔下的圣母,既不是清苦的,也不是高高在上的,她们端庄安详、秀丽文静,就像人间的母亲一样,洋溢着温情的人性。

《西斯廷圣母》是拉斐尔33岁时的作品,他将圣母描绘成一个美丽、温柔、充满母性的意大利平民妇女。

品赏 温柔可亲的圣母

《西斯廷圣母》中的画面就像一个舞台,当帷幕拉开时,圣母怀抱着婴孩耶稣,脚踩云朵,从天而降。画面左侧是代表统治者教皇西斯廷二世,只见他身披华贵的教皇圣袍,取下了皇冠,左手抚胸,右手为圣母引路,虔诚地欢迎圣母驾临人间。右侧则是圣女渥瓦拉,她代表着平民百姓来迎驾,她的目光下垂,并且将脸侧向了一边,好像能够体会圣母的悲痛和无奈,不忍正视圣母的眼神。画面的下端是一对小天使,睁大眼睛仰望着圣母。

《西斯廷圣母》是拉斐尔最成功的一幅圣母像,在同类作品中也比较优秀,画中的圣母打破了以往圣母像冰冷、不可亲近的模样,拉斐尔因此成为很多后继画家模仿的对象。

本在人间的小天使

画面下方的两个小天使,稚气十足。据说是拉斐尔有一天在面包房前,看到两个孩子曲着肘的天真模样,便迅速地将他们画下来,后来加在了这幅画上。

◤你还知道◥哪些著名的圣母像呢?

图解油画

1 圣母

圣母优雅的脸上流露出惊异的神情,眉宇之间充满了忧郁。

2 圣女

圣女面向圣母跪着,脸却是侧过去的,透露出内心的矛盾情绪。

3 天使

两个小天使闷闷不乐,眼光里含有一种超乎普通孩子的认真和嘲讽。

4 教皇皇冠

画面的左下角画了一顶皇冠,象征着罗马教皇至高无上的权力。

5 教皇

教皇谦恭地仰视着圣母,满脸虔诚。

6 耶稣

小耶稣睁着大眼睛望着人间,目光里充满了惶恐和不安。

细节 不安的母子

拉斐尔的圣母像分为两类,一类是人间母亲贤淑的形象,另一类是救世主的形象。《西斯廷圣母》则是这两种圣母特征的结合,圣洁美丽的圣母双脚赤裸,晶莹的双目注视着苦难的人间,眉宇之间充满了忧郁,她将不得不牺牲自己的爱子。风吹乱了耶稣的头发,他似乎已经预知到自己肩负的使命,稚嫩的脸上满是忧虑不安,右手畏缩地抓着母亲的衣角,隐隐透露出心中的恐慌。

细节 暗藏的风雨

雪白的积云被风驱赶着,云涌交集,一阵狂风吹起了西斯廷二世的长袍以及圣女渥瓦拉的衣裙,掀起了圣母头上轻盈的盖布,悬挂的绿色帷幔也在随风摆动。隐藏在圣母玛利亚盖布中的阴影会使人产生一种灾难已逼近的紧张感,环绕在圣母和她儿子周围的光晕更预示着暴风骤雨的来临。

技法 金字塔构图法

画面采用了稳定的金字塔形构图,画面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既有联系又不相互重叠,静态的画面充满了动感。人物形象和真人比例相仿,庄重均衡,整幅画面是虚实相生而又流畅平稳。

从天而降的圣母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初看丝毫不觉其动,但是当我们注目深视时,仿佛她正向你走来,她年轻美丽的面孔沉静、平和,细看那颤动的双唇,仿佛能听到圣母的祝福。圣母兼具文雅、圣洁、美貌,凄美悲悯的眼神引人无限深思,使人物形象丰满深厚,因而产生持久的美感。

技法 空间具有纵深感

拉斐尔在画中适当地运用了短缩透视法。所谓短缩透视法,就是用缩减所画对象尺寸的透视法手段,来描绘与画面呈一定角度的对象的方法。观者在观赏画作的同时,会自动地把该人体或物体复原成正确的比例。此外,画中的线条有一种张扬的力量,配以多种色彩的运用,使得画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灵动。在短缩透视法的作用下,画中人物之间留出了纵深感的空间,给观者带来一种厚重和真实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