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制造业大国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要求

当前,互联网创新发展与新工业革命正处于历史交汇期,信息技术加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融合,其中与制造业的融合尤为深刻。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融入生产制造的全过程、产业链的各环节和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深刻改变着传统的产业、产品和服务。为了抢占新工业革命先机,发达国家围绕核心标准、技术和平台积极布局工业互联网,旨在通过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和技术革新,使工业重新焕发强大生命力和竞争力,借助数字化占据下一代制造业生态体系的制高点。

由于各国产业基础、技术优势和战略重点不同,所以各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路径也有所不同。北美、西欧、亚太是全球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地区。传统发达国家较早布局新一轮产业革命,其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水平较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正在依托自身的产业现状,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用工业互联网的思维赋能产业发展。世界各国先后发力工业互联网,虽名目各异、侧重点不尽相同,但目标均指向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促进本国的产业发展。

为应对全球工业互联网大潮可能带来的竞争格局的改变,除了美国、德国、中国,英国、日本等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国家也纷纷推出各自的制造业发展国家战略,许多著名的跨国公司和骨干企业也积极参与探索实践。美国、德国、中国等国先后提出“工业互联网”“工业4.0”“两化融合”等概念和相关战略,无论在内涵和具体做法上有何区别,其整体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基于网络和信息平台将人、设备、数据进行有效的结合,并且通过工业生产力和信息生产力的融合,创造出具有更高效率的新的生产力,从而促进新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

全球主要制造业大国的工业互联网战略见表1.1。

表1.1 全球主要制造业大国的工业互联网战略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对我国制造业升级发展的重大意义,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推动工业互联网健康、快速、持续发展。2013年工信部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中提出,要开展“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行动计划”,在部委政策文件里首次体现“工业互联网”的雏形。2017年11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这是我国推进工业互联网的纲领性文件,将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工业互联网发展提供指导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