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迷茫的未来

在张府幽暗的烛光下,几位大臣紧密地围坐一圈,低声密谈,气氛凝重。坐在众人一侧的,正是宴会上那位沉默寡言的小吏——文渊阁博士张维。

“以我之见,罗伦、李琦等人无疑是蒯郃请来的托儿。实则,蒯郃自己才是那个心怀叵测、妄图登基为帝之人。他的野心,早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坐在众人中央的老者,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愤怒,他便是位列三公的太尉张锡。

“真没想到,青城罗家,竟会依附于蒯郃这个奸佞之徒,甘为鹰犬。”一旁的红甲军副将张纯,语气中满是鄙夷与失望。

“我等也需积极筹谋,看清局势,谨慎站队。”话音未落,门外闪进一人,手捧香茗,步履轻盈。此人乃是张锡之孙,张权。

“权儿所言极是。依我之见,不如两边下注,无论哪方得势,我张家皆可立于不败之地。”张权之父,张维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深思熟虑后的决绝。

“我张家世代蒙受皇恩,怎能投降于乱臣贼子?必须誓死捍卫夏侯家的正统地位。”典客张湘义正言辞,立场坚定。

正当众人争论不休之际,门外突然传来敲门声。张锡迅速吹灭蜡烛,命令众人躲进书房,自己则前去开门。

门扉轻启,只见一名小兵立于门外,神色匆匆。“我家将军命我来报,丞相蒯郃突然加强了皇宫的守卫,并派遣家丁连夜出城,往北面而去。另据可靠消息,廷尉大人已悄然离开墪城。望张君早做决断。”

言罢,小兵身形一闪,消失在夜色中。张锡迅速关门,凝立片刻,眉头紧锁,思索片刻后,猛然跺脚,向书房奔去。

刚踏入书房,张维与张湘便迫不及待地问道:“发生了何事?”

“一小兵来报,蒯家已经有所行动。他们加强了皇宫的守卫,并派遣家丁前往北面,很可能是前往铁林军军营。”张锡神色严峻地说道。

“啊!蒯家究竟意欲何为?”张湘惊呼道。

“估计与许七安逃离墪城有关。”张锡沉声道。

“什么?许七安逃离墪城了?”张维闻言,大惊失色。

“听我的,张纯立即返回东面红甲军军营。若蒯郃胆敢对夏侯家动手,你需即刻率军勤王。所有张家人,即刻回家,让家人收拾行李,准备明日出城。此地已不宜久留。此外,我需即刻进宫面见太子殿下。”张锡语速飞快,条理清晰,语气中不容置疑。

“可是……”张维欲言又止,却被张锡打断。

“可是什么可是?没有可是!照我说的做!”张锡怒目圆睁,语气中充满了不容反抗的威严。

张维和张权父子回到家后,仍然暗自商量着对策。

“父亲,我看墪城已经落入蒯郃的掌控之中了。无论如何,红甲军的驻扎地肯定没有铁林军近。再加上张纯可以调动的兵马屈指可数,不如……”张权的声音中带着几分犹豫,但更多的是决绝。

“你是想要我们现在就投靠蒯家?”张维敏锐地捕捉到了张权话中的意图。

“正是!”张权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可是,如果我们把张家的计划和蒯郃说了,蒯郃定不会放过你爷爷、堂叔等人。到那时,我不就成了张家的叛徒了吗?”张维的脸上露出了几分苦涩。

“我倒是觉得无所谓。况且老爷子不也从未正眼看过我们父子俩。张湘都已经是典客了,而你还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博士。有了蒯家的帮助,我想日后我们父子二人定能前途无量。你就听我的吧。”张权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无奈和决绝,仿佛在向张维诉说着他内心的挣扎和渴望。

张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他深知,这个决定关乎张家的未来和命运。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他最终同意了张权的方案。然而,他的心中却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担忧。他不知道正在皇宫里的张锡会面临怎样的结局,更不知道张家的未来究竟会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