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校场领饷

周奎,嘉定侯。

孙高阳熟读明史,自然听说过这位大明铁公鸡的轶事。

当时闯军咄咄进逼,崇祯想要调吴三桂入关协防。

没想到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却开出了一百万两军饷的价码。

可那时大明国库只剩七万两白银。

没办法,崇祯只能下诏让那些高官贵戚们捐款助饷。

可是收效甚微,大家早就不看好大明前途了,无不想着先为自己找好后路。

当太监来到这位周大人府上宣读圣旨时,拥有万贯家财的他却哭起了穷来。

就连那宣旨的太监都感慨道:

“老皇亲如此鄙吝,朝廷万难措手,大事必不可为矣!”

最后好说歹说捐了一万两白银。

讽刺的是,闯贼破城之日,他家里竟被搜罗出五十二万两白银,以及价值数十万两的珍宝绸缎......

每当读到这里时,孙高阳都不禁气血上涌。

真是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啊!

如今穿越成吴三桂,竟又遇上了这位周老爷子,没想到他又充当上这些无良商人的保护伞了,也不知收了他们多少银子。

李钱嚣地对吴三桂说:“吴总兵,本来额并不想拿出来的,可没想到你如此无礼。”

“识相的就把货物再给额搬回去,否则周大人怪罪下来,你可担当不起!”

李钱来时周奎曾经多次嘱咐他,能用钱解决的事尽量用钱解决,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把他的亲笔文书拿出来。

吴三桂嗤笑一声,心想,你们拿着我大明的文书,为虎作伥来资助我大明的敌人,真是讽刺!

“啪!”

一声响亮的耳光落在了李钱脸上。

“哎吆!”

李钱倒在地上,捂着肿成猪头的半边脸,不住地叫唤。

他不明白这封朝廷文书怎么起了反作用。

吴三桂大喝道:

“大胆,竟敢伪冒周大人的笔迹行不法之事!”

“罪加一等。”

“来人,把这些人都给我羁押起来。”

地上的李钱听了真是欲哭无泪,好家伙,最终解释权归你所有是吧。

他还要撒泼打滚,就被几个膀大腰圆的亲兵掰着膀子架走了。

“姓吴的,你给我等着!”

“我要上报朝廷,上报朝廷!”

白广恩看着这一幕,不免担忧。

“总兵,要是让周大人知晓了此事,会不会...”

吴三桂倒毫不在意。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战事紧急,兄弟们都快饿疯了,管他是谁的粮草,到了我这就是我的!

他对白广恩嘱咐道:“你把那些商人看管好了,好吃好喝的待着他们,不要怠慢了。”

奇货可居,或许那些商人还有大用处。

“通知各营将士,明日校场发饷。”

......

二月初二,明朝,这个在历史上最后的汉人王朝,已经走过了276年的历程。

如今的大明帝国已经是摇摇欲坠,外有建虏鹰瞵鹗视,内有李自成、张献忠转战南北,整个国家都陷入了深深的恐慌中。

而位于山海关外的宁远城今日却毫无哀伤之色。

相反,今天这里的氛围相当喜庆,因为时隔14个月,这里的士兵们又一次领到了军饷。

校场上人山人海,这次的薪水格外丰厚,军士们一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排成十几队领自己的奖赏。

“三两银子,可比上次发的多多了。”

“可不是嘛,上次发的还是宝钞呢,那玩意儿完全就是废纸!”

一个登记官喊道:“唉唉唉,大家注意,领完军饷,再在来这儿领物资。”

“嚯,还有棉衣呢,去年发物资才发了我二两棉絮。”

“知足吧,那棉絮的钱还是咱吴总兵自己掏的呢。”

“老张,你瞧瞧这弓箭,柘木的料子,这次打那群鞑子有趁手的兵器了。”

几个领完物资的小兵边走边聊。

“听说了吗,今天晚上咱吃大米粥啊。”

“错了,是从今晚开始,咱都吃大米粥了!”

吴三桂这次打击奸商收获颇丰,七十万石粮食足够他这十万大军吃一个月了,还有几千副布甲、近万柄大刀、几千套棉衣、几十把鸟铳以及四十三架马车。

但这些并不能消除吴三桂的烦忧。

粮草解决了,按说入关剿匪已经没有阻力了。

可就怕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在外盘踞多年的多尔衮军队也早已知晓大明内乱,此刻正摩拳擦掌地等着吴三桂放弃宁远重地,好让他们进入山海关逐鹿中原。

真是前有狼后有虎,顾头顾不了尾。

正思索着对策,只见白广恩着急忙慌的跑了过来。

“报告总兵,昨日那些商贾的底细都已查清。”

“他们的确来自山西,但并不在八大晋商之列。”

“只一支名不见经传的小商团。”

“据他们所说,多尔衮和他们约定在距宁远城40里外的帽头山交易。”

“约定日期正是明日,届时多尔衮会付50万两白银。”

“代替多尔衮和他们接头的是...”

白广恩说到这却不再说下去了,明显是不愿说出这个令人尴尬的名字。

“说,是谁接头?”吴三桂却来了兴趣。

“祖大寿!”

说罢,白广恩低头不再言语。

祖大寿...

听闻此名字,一股复杂的情绪涌上吴三桂心头。

此人本为明朝将领,官至镇守辽东等处地方总兵官。

两年前的松山战役,他所带领的主力被围困数日,向外求救援军无果后投降满清,明朝苦心经营数十年的防线也随之毁于一旦...

除此之外,这个叛徒还有另一个敏感的身份——吴三桂舅舅。

嘶——

不过孙高阳作为穿越者,自然不会对原主的叛徒舅舅感到什么同情。

相反,他以一个后来者的身份,看到了此人身上与众不同的价值。

他胸中已有了妙计。

好啊,多尔衮,这次就跟你唱一出空城计!

他转身对白广恩说:

“鲲波,把昨日的那些商人给我请来。”

请来?

怎么突然这么客气了,不是昨天还对人家重拳出击呢吗。

白广恩还是客客气气把那几个商人请了来。

李钱一众昨天已经领教了这位吴总兵的威风,再也不敢拿什么朝廷文书来压他了。

还以为今天叫他们来是要处决他们,来到大堂上立马磕头如捣蒜。

“大人饶命大人饶命...”

“昨日是小民无眼,冲撞了大人。”

“额们这就离开宁远...离开宁远。”

吴三桂心想,别走啊,还想合作共赢、让你们赚个盆满钵满呢。

他赶紧把李钱搀起来,恭敬地把对方扶到座位上。

“李兄不必慌张,鄙人只是有一事相求。”

李钱颤颤巍巍的回答:“请大人言明,小的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他真是怕了这个阴晴不定的吴大将军。

“我想放行诸位,继续去和清军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