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打乱了计划
- 引领全球,重生从造新能源车开始
- 宝安堂
- 2121字
- 2025-05-11 00:23:08
叶晚的话说到了林松的短处,心头一紧,握住她捣乱的手,将她的掌心贴在自己唇边轻吻:“叶晚,你习惯从过程推导结果,我更擅长从结果反推路径,我们只是选择了不同的地图,殊途同归,终点却是一样的。”
模棱两可的回答带着几分辩证,目的是打消了叶晚的疑虑。
叶晚也没有再深问,接着说:“你说得对,能通向成功的就是好路径。锂云母这个课题我来做!回学校就开始筹备实验。”
林松将她搂得更紧,下巴抵在她发旋:“我陪你一起!”
说完,林松一个侧身将叶晚压在身下,月光透过纱帘洒在两人交叠的身影上,房间里再度响起令人心跳加速的声响......
……
2008年8月24日,春城矿业气派的贵宾厅内,水晶吊灯折射出璀璨光芒,将红木会议桌映得发亮。
春城矿业高层与江北华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代表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重要的签约仪式。
随着双方代表握手致意,一份印着烫金大字的矿产开采权转让协议正式达成——
华夏新能源科技以3000万的价格,取得了春城矿业一号矿的50年开采权。
3000万的款项将分三期付清:签署合同之时支付1000万,一年后再付1000万,剩余1000万尾款三年后结清。
对于春城矿业而言,3000万的转让价无疑是一笔令人满意的交易,既盘活了现有资源,又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而林松同样是赢家!
他深知,这笔投资在未来将会带来难以估量的回报,3000万的价格于他而言,无疑是捡到了“宝藏”。
对双方来说,这次签约至少在现在是一个互利共赢的结果。
合同签署完毕,林松与叶晚找到了叶晚叔叔叶忠贤发出邀请,希望他能担任一号矿的总经理,并负责寻找春城合作企业,将先进的技术应用于电池级碳酸锂的生产。
春城作为工业重镇,化工厂林立,寻找合适的合作企业并非难事。面对丰厚的待遇,再加上这层亲戚关系,叶忠贤稍加思索,便欣然接受了邀请。
有了主心骨,其他工作就好开展了。
为确保一号矿的开采与生产工作推进,林松迅速从江北调配了十几个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来到春城,协助叶忠贤开展各项工作。
看着一切逐步走上正轨,林松心中十分高兴,此次春城之行,完美达到了他的预期目标。
临行前,在温馨的叶家客厅里,叶晚的母亲拉着林松的手,笑着问道:
“小松啊,你和叶晚什么时候结婚?”
林松毫不犹豫道:“当然是越早越好!我早就盼着把小晚娶回家了。”
一旁的叶晚脸颊微红,轻轻挽住母亲的胳膊,撒娇般说道:
“妈,我想先把申博的事情搞定再结婚,不急这一两年……”
……
2008年10月30日,江北,华夏新能源汽车总裁办公室内,暖黄的灯光映照着深色胡桃木家具,空气中漂浮着淡淡的铁观音茶香,却难以化解剑拔弩张的气氛。
此刻偌大的办公室里,只坐着林如江与林松父子二人,静谧中仿佛能听见彼此的心跳声。
自从与叶晚同居,林松的生活重心都在叶晚身上,夜晚归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办公室反倒成了父子俩频繁碰面、商讨事务的主要场所。
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张,市场局势瞬息万变,这对父子在发展战略上也开始有了分歧。
林松作为重生者,带着未来产业发展的“上帝视角”,总能以超前的眼光做出决策;
而林如江深耕技术领域多年,养成了谨慎务实的行事风格,凡事讲求稳扎稳打,对儿子那些看似“激进”的想法难免心存疑虑。
在华夏新能源汽车,
林松是最大股东,林如江手握绝对决策权,父子间的分歧一旦出现,便直接上升为关乎企业走向的重大矛盾。
平日里为了维护企业形象,他们在众人面前始终保持默契,可关起门来,激烈的争论早已上演过无数回。
林如江背着手,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皮鞋敲击地面的声响透着烦躁。他眉头紧锁,脸上写满严肃:
“小松,我知道你最大的理想是造车,可饭要一口一口吃,现在企业状况刚刚好转,你就敢置换1000亩地做汽车产业园,是谁给你的勇气?”
说话间,他的手掌重重拍在办公桌边缘,震得茶杯里的茶水泛起涟漪。
林松没有动怒,端起小茶杯,轻抿一口铁观音,醇厚的茶香在口中散开。
挺直脊背与父亲对视,目光坚定:
“爸,现在的厂区已经严重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企业早晚要搬。政府主动找我们置换土地,也同意置换给我们1000亩工业用地,这还是坏事?”
……
一个月前,石桥县政府的谈话,打乱了华夏新能源原本稳扎稳打的发展计划。
按照林松的设想,13年之前这四五年,借着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从电池上发力,蓄积原始资本。
13年之后,新能源车上下游配套成熟了,再造车。从低端车入市,快速形成产业规模。
等到17年特斯拉在国内建厂,空间里小米SU7、问界M9、理想L7、蔚来Es6……车型一起上,直接冲高,吊打特斯拉。再用十年时间,成为全球前五车企。
本来是按这个节奏推进的,可计划没有变化快,土地财政模式也影响到了江北这个县城,也影响到了华夏新能源。
江北电车厂位于县城副中心,地理位置好,很适合用来开发房地产。
为了缓解财政紧张,江北县政府找华夏新能源的负责人林如江商量,提出要收回江北电车厂在市中心的 50亩土地,将土地性质变更为商住用地进行房地产开发。
作为补偿,会在石桥新城置换 500亩工业用地,还承诺会完善地块周边的配套设施。
林如江当场表示支持政府的决定,但也说出了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
华夏新能源刚完成电池生产线改造,生产才刚刚稳定下来。如果现在搬迁,会直接影响企业生产。所以他建议分三年分阶段拆迁,三条磷酸铁锂电池生产线最后搬走。
另外,建设新厂区需要大量资金用于建造厂房和购置设备,光有土地不够,希望政府能给 1000万的拆迁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