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班后的第一个寒冬·市重点中学礼堂。
家长会定在周六下午,礼堂暖气开得很足,林小羽却觉得指尖发凉。她盯着前排空着的座位——沈砚的父亲还在医院准备手术,母亲要照顾病人,最终来的是他姑姑。而自己的母亲正襟危坐,指甲无意识地敲着成绩单上沈砚的名字,仿佛在计算一道复杂的数学题。
“林小羽妈妈,您对两个孩子的关系怎么看?“班主任陈老师推了推眼镜,屏幕上的PPT正停在“早恋危害“的页面。小羽攥紧校服下摆,余光瞥见礼堂后门虚掩的缝隙里,沈砚的身影一晃而过——他本该在医院陪护,却偷偷跟来了。
“沈砚是保送生,我们小羽还要拼高考,“母亲的声音像把锋利的尺子,“陈老师,我建议彻底调开他们的座位。“
礼堂后排传来椅子拖动声,沈砚姑姑突然起身:“小砚从没耽误过学习,倒是小羽的数学成绩,最近提高了二十分吧?“她举起手机,屏幕上是沈砚熬夜整理的错题本照片,“有些帮助,未必是坏事。“
小羽怔住了。她从未见过沈砚的姑姑,只听说她在研究所工作,常年穿白大褂。此刻她灰呢大衣的口袋里露出一截钢笔,银色的笔帽上刻着“砚“字——和沈砚送她的那支一模一样。
礼堂陷入僵局时,后门突然被推开。寒风卷着雪花扑进来,沈砚站在逆光处,校服肩头落满雪粒,手里拎着便利店塑料袋,隐约露出退烧贴和病历本。他径直走向小羽母亲,鞠躬时脖颈绷得笔直:“阿姨,我能保证小羽考上重点大学。“
“你凭什么保证?“母亲冷笑,“靠你爸爸欠的医药费,还是你打工赚的便利店时薪?“
礼堂死寂。小羽猛地站起来,袖口带翻了保温杯,红枣茶在桌上洇出深色痕迹。她终于明白沈砚手腕的勒痕从何而来——便利店的监控记录显示,他每晚搬货到十一点,再用赚的钱买她爱喝的草莓牛奶。
“妈,我的数学是他用睡眠时间补起来的,“她声音发抖,从书包里掏出一沓家教收入记录,“上周我们赚的钱,够买三本考研真题......“
话未说完,礼堂灯光突然熄灭。雪天电路故障,黑暗中小羽感觉有人握住她的手,指尖冰凉却坚定。手机屏幕的微光亮起时,她看见沈砚姑姑在给母亲看一张照片——沈砚父亲躺在病床上,手心里攥着颗纸星星,上面小羽的字迹依稀可辨:“沈叔叔必胜“。
“孩子们比我们想象中坚强。“姑姑的声音融在黑暗里,“我弟弟的手术费,小砚坚持自己承担一半。“
月光从高窗斜斜切进来,照亮沈砚泛红的耳尖。他正低头给小羽妈妈写承诺书,钢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每天辅导时间不超过两小时,月考进年级前五十......“最后一行却突然笔锋滞涩:“若违约,自愿转学。“
小羽一把抢过承诺书撕碎。纸屑如雪片纷飞中,她抓起沈砚的手按在自己胸口:“这里跳动的每一次,都是因为他教我数学题时的样子——专注得好像全世界只剩我和他的影子。“她转向母亲,眼泪砸在成绩单上,“您要砍断我的翅膀,不如直接告诉我,我活该一辈子飞不出120分的笼子!“
礼堂响起零星掌声,是来开家长会的其他学生偷偷拍的视频。沈砚姑姑忽然轻笑:“陈老师,我建议成立学习小组,让保送生带动后进生。“她意味深长地看了眼小羽妈妈,“毕竟清华的线上辅导资源,不是谁都能蹭到。“
散场时,雪下得更大了。沈砚在礼堂外等小羽,指尖缠着便利店塑料袋的提手——里面是她最爱吃的草莓蛋糕,奶油都颠簸得歪斜了。
“笨蛋,承诺书可以重写......“他话音未落,小羽突然扑进他怀里。羽绒服下的心跳震耳欲聋,她嗅到他衣领上的消毒水味,混着蛋糕的甜香,变成某种让人鼻酸的安全感。
“你看。“她摊开掌心,是被撕碎的承诺书重新拼贴成的纸星星,“违约条件我改成——若分开,就用这颗星星把月亮砸个洞,让银河淹了所有反对的声音。“
沈砚把蛋糕塞给她,低头系她松开的围巾。月光在雪地上流淌,他睫毛上凝着细小的冰晶,说出的话却比蛋糕还甜:“下周末市图书馆有奥赛讲座,我替你报了名。“
“可那是物理......“
“你负责提问,“他嘴角翘起微不可察的弧度,“我负责让教授记住‘林小羽’三个字。“
回家路上,小羽摸到羽绒服口袋里多出的东西——是沈砚姑姑那支银色钢笔,笔帽内侧刻着新添的小字:“共振频率:16Hz“,那是人类心跳的共振点。
路灯将雪地照成暖黄色,她回头望去,沈砚仍站在原地目送。雪落满他肩头,像提前淋了一场年少时约定的初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