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在死亡的路上,越走越远
- 大明:开局锁定朱标,朱元璋慌了
- 江东赵括
- 2248字
- 2025-05-08 22:57:58
六名锦衣卫冲进牢房。
李琰惊呼:“诸位......意欲何为?”
陆澜忙示意她不必慌张。
这六人进来后,并没有注视他俩,而是分两边站立,分明是迎接大人物到场。
他望向门口,见门外两边也有锦衣卫站立,心中更为笃定。
如此阵势,难道太子来了?
一阵缓慢的脚步声传来。
“恭迎公主。”
锦衣卫躬身行礼。
陆澜一愣,什么公主?
李琰却神色一松,脸上露出笑意。
一名年约三十的贵妇人,步入牢房。
她头戴九翚四凤翟冠,身穿织金妆花缎裙裾,体态丰腴,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雍容气度。
“公主伯母!”
李琰满脸惊喜,起身迎了上去。
临安公主拉住李琰的右手,用衣袖轻轻抹去她眼角的泪痕,佯嗔道:“琰儿,不是让你在外等候吗,怎溜进牢房了?”
李琰小脸一红,低下头,右手悄悄拉了拉公主。
临安公主抿嘴一笑。
跟在公主身后的李祺开口道:“正是,她就是吵闹要进来,劝都劝不了。这孩子,长大后倒没小时候那般乖巧。”
临安公主白了夫君一眼,心道,你怎懂小女孩的心思?
她转头望向陆澜,问道:“你就是陆澜?”
陆澜上前行礼:“凤阳府陆家陆澜,拜见公主。”
临安公主细细打量他一番,道:“果真一表人才。不愧为定远侯嫡孙,年纪轻轻,便将京师搞得天翻地覆。难怪琰儿......”
李琰满脸通红,用力一拉公主的手。
公主的身躯,微微一倾,顿时停了口,脸上带着一丝惊讶。
随即,她神色如常,缓缓道:“陆澜,本公主奉陛下口谕,将你释放。”
陆澜行礼:“谢陛下,谢公主。”
他心中不是滋味,又欠下李家一个人情。
真想不到,连太子都办不到之事,李家竟可做到。
心中暗暗着急,李家如此强横,朱元璋又岂能姑息?
但在外人看来,他与李家的关系,不但没有断裂,反而更为密切。
这不是,在死亡的路上,越走越远了吗?
陆澜胡思乱想之际,已跟随众人出到门口。
“琰儿,怎还不上轿子?”
李祺一声呼喝,惊醒了陆澜。
他抬头一看,公主与李祺都已站在轿子前,四周都是护卫。
李琰扭捏地瞥了陆澜一眼,轻声道:“公主伯母,大伯,你们回府吧。琰儿.....随夫君返回陆府。”
李祺脸色一变,怒喝道:“陆家如此待你,你还回陆家作甚!快随我回驸马府。”
临安公主连忙拉着丈夫进轿,低声说了燕王欲让陆澜去北平之事。
李祺大惊:“陆澜要当副都指挥使,掌管兀良哈地区三卫?”
公主急忙捂住他的嘴,低声道:“别让人听到!”
李祺点点头,轻轻拨开公主的手,一脸震惊。
他虽是文官,但对武官制度也知之甚详。
掌管兀良哈地区三卫,就是兀良哈地区的土皇帝。
这陆澜何德何能,竟受如此重用?
难怪,连身处凤阳府的老父亲,近来对这小子都态度大变!
他心里甚至泛起一阵强烈的嫉妒。
临安公主拉开朱漆金轮肩舆的帘子,笑道:“也罢。陆澜,须好生待琰儿,若她再受委屈,本公主绝不轻饶!”
吩咐留下一匹鞍辔饰银马、一顶四人抬青缯轿及一些护卫,随即打道回府。
陆澜望向李琰,苦笑道:“你回驸马府便是。”
李琰低眉垂眼道:“妾身自是跟随夫君左右。”
话语轻柔,却异常坚定。
陆澜暗自叹了口气,举步朝马匹走去。
陆澜上马,李琰上轿。
李琰掀开帘子,轻声问道:“夫君,回陆家货铺?”
陆澜迟疑片刻,道:“定远侯府。”
李琰眼里闪过一丝愕然,却没说什么,随即吩咐:“打道,定远侯府。”
陆澜忙道:“不必打道。”
“夫君,”李琰一脸惊讶,“夫君贵为三品指挥使......”
陆澜摆摆手。
明初各项制度尚未健全,仅有《皇明祖训》、《大明律》,但朱元璋下达了大量诏令,规定了官员的出行模式,以维护等级秩序,强化“官贵民贱”的社会结构。
打道,指的是出行前派人开路,清理道路,显示仪仗和威严。
朝廷规定,皇室成员和五品以上官员出行,才允许打道,且规格各有不同。
李琰出自韩国公府,自是知晓礼仪,三品官员出行,可派随从敲锣开道。
还可派人持“官衔牌”、“回避牌”,浩浩荡荡打道。
陆澜也知这些规矩,但他作为现代人,骨子里并无如此等级慨念,且不喜欢高调行事。
李琰无奈吩咐:“回定远侯府。”
......
定远侯府,前院。
陆澜召集全府下人,吩咐道:“日后,定远侯府由三夫人执掌,诸位务必听从调遣。”
众人朝陆澜和李琰行礼。
侯府管家陆浩道:“三公子久无在府上居住,老奴这就命人将公子房间换上新物品。”
陆澜点点头,随后挥手让众人散去。
厅堂。
陆澜环顾四周,见厅堂只有他与李琰,便说道:“以后你就安心留在侯府。”
与李家的关系,剪不断,理还乱,让他心情郁闷。
李琰垂首,轻声道:“夫君日间操心货铺,晚上还要说书,妾身愿助夫君打理。”
陆澜心头冒火,大声道:“岂能让你抛头露面!”
李琰小声申辩道:“妾身之丫鬟女仆,即将从驸马府来到侯府,不必妾身露面。妾身在凤阳府,已学持家之道,来到京师,也学得货殖之道,必可助夫君一臂之力。”
“不必,你留在侯府即可。”
“夫君......”
陆澜不耐烦道:“无需多言,否则,送你回凤阳府。”
李琰娇躯一颤,眼泪夺眶而出,她深深低下头,哽咽道:“夫君,不可。妾身来到京师,每晚在书场远远望着你,已心满意足,不要赶妾身离开。”
陆澜纵是铁石心肠,也不由得叹息一声。
孽缘,何必如此?
李琰轻轻擦了擦眼角,小声说道:“夫君日夜操劳,妾身心如刀割,只愿可在货铺,助夫君分担事务,还能照顾夫君起居。夫君......”
陆澜张开嘴巴,却说不出一言半语。
此刻,他心情复杂,想拒绝,又不忍拒绝。
这时。
老管家陆浩敲门,在门外叫道:“三公子。”
“何事?”
“门外来了一个和尚,指名要见公子。”
陆澜一愣。
他出狱后,以为会是解缙或常升急急前来拜访,怎么也料不到会是一名和尚。
他无论在凤阳府还是京师,从无与和尚往来。
“不见!”
老管家道:“他说叫道衍和尚。”
陆澜大惊失色。
道衍和尚,不就是史书中永乐朝的黑衣宰相姚广孝吗?
他不是在北平吗,为何会在京师,还要登门造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