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与智者言,如沐春风

李琰抬头,见陆澜一脸震惊,也不禁心中惶恐,小声问道:“这道衍和尚,何许人也?”

陆澜这才回过神来,道:“燕王的人。”

李琰吃了一惊,迟疑地望向陆澜。

夫君除了与太子往来,竟还与远在北平的燕王有来往?

陆澜苦笑道:“我不认识燕王,也没见过这和尚。也罢,你先回避,我且听听他要说甚!”

李琰脆声答应,却并未离开,反而上前为陆澜整理衣冠。

陆澜无法推却,只得静静坐着,任由她弹冠振衣。

不久,李琰退后两步,打量一番,嘴角微扬,露出一抹甜美的笑容,转身走入屏风后。

陆澜出门迎接。

门外,站着一名年约五旬的老和尚。

此人眼睛细长,眼角上挑,目光锐利,身形瘦削,一身疲态,却暗藏威严与杀气。

陆澜暗暗点头,果然如史书所说,此人“目三角,形如病虎”。

遂上前行礼:“道衍大师光临寒舍,小子有失远迎,恕罪!”

道衍和尚早已打量着陆澜,闻言,目光一闪,道:“陆指挥使满腹才气,却英气内敛,令人惊异,请恕老纳冒昧造访。”

二人至厅堂,分宾主落座。

“大师突然现身京师,且适时到访,不知所谓何事?”

道衍和尚凝视着陆澜,眼含深意,道:“老纳籍籍无名,陆指挥使何以不问身份而询问来意?”

陆澜不动声色:“彼此,彼此。大师何以称呼小子不是施主,而是陆指挥使?”

道衍和尚哈哈一笑:“与智者言,如沐春风。老纳素以阴阳术数自负,虽远在北平,却听闻陆指挥使大名,被誉为阴阳术数第一人,特来讨教一二。”

与聪明人打交道,不必拐弯抹角,道衍和尚开门见山。

陆澜愕然。

这个后来名震天下的黑衣宰相,竟大老远跑来,与自己讨教阴阳术数?

这不是自讨没趣吗?

阴阳术数的核心,是通过阴阳五行理论来预测和调和。

自己是穿越者,熟知明史,对此时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尽皆知晓。

况且,还深知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走向,他一个当代人,即便精通阴阳术数,但所知有限,哪会是自己的对手?

用一个现代词语来形容,叫降维打击。

陆澜的脸色,惊讶中夹杂着古怪。

他想起了后世电影电视剧中,诸多武林高手被上门挑战的画面。

想不到自己也面临这般情景。

有点啼笑皆非的感觉。

道衍和尚捕捉到陆澜的表情变化,心中暗暗得意。

什么阴阳术数第一人?空有其名罢了!

自己上门讨教,对方立刻吓呆了。

遂冷笑道:“陆指挥使,可敢赐教?”

陆澜微微一笑,暗忖:“是你要自取其辱,可别怪我!”

“大师,请。”

道衍和尚沉声道:“所谓医不自医,精通阴阳术数之人,从不测算自己的命数,免得逆天而行,为天道责罚。今日,你我互测对方命数,如何?”

他来京多日,将陆澜的情况打探清楚,深觉此人深谙治国之道,谋略过人,且预言精确,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刚才,他正在燕王府休息,收到燕王派人急报陆澜之事。

他当即前来定远侯府。

一来,当面探探陆澜的真才实学。

二来,以陆澜入狱之事大做文章,将其招揽至燕王麾下。

道衍和尚嘴角露出一丝阴笑。

陆澜还是嫩了点,果然上当。

自己提出讨教,身为主人的陆澜,必让自己选题。

他早已摸清楚陆澜的底细,而自己年少出家,长伴青灯,陆澜只怕连自己是什么人都不知道。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互测对方命数,自己已立于不败之地。

陆澜闻言,笑道:“可以。大师为客,请先。”

道衍却摆摆手,道:“老纳为长辈,自是晚辈为先,且由老纳出题,岂能自己先答。陆指挥使,请。”

陆澜也不推迟,闭目佯思半刻钟后,道出道衍和尚的命数:

其一,早年经历。

道衍和尚,俗家姓姚,字斯道,长洲人士,家族世代行医。

他十四岁剃度出家,法号道衍。

洪武八年,他以通儒僧人的身份,被皇上召入京师,后入天界寺。

洪武十五年,派任北平庆寿寺住持。

其二,以相貌察看命数。

此人眼睛呈三角形(目三角)。

所谓目三角者,性狠多诈,必嗜杀。

然而此人自幼熟习佛经,致神光内敛,故而转化为心机深沉,善权谋,有运筹帷幄之能。

此人形如病虎,状似虚弱,实为藏锋之象,为“形不足而神有余”的贵格。

反成“以佛入世,以杀止杀”的异数!

其三,综合论断:“乱世奇才”、“阴鸷谋主”的命格。

其四,命格的化解之法。

此命格者,杀戮过重,有伤天和。

但是,此人耳长厚、垂珠圆润,有长寿之相。

若少杀孽,多积德,主知进退,可凶事化吉,晚景安宁。

道衍和尚越听越心惊,及至最后,他浑身颤抖,汗流浃背。

这小子是人是鬼?

一语道出自己的出身、经历,并揭示了自己内心极为隐秘的心事。

他结交燕王朱棣,便是要伺机而动,适当时候鼓动燕王造反,夺取帝位,那便可实现自身的才华和抱负。

他伏地行礼:“先生大才,神鬼莫测,老纳五体投地。”

所谓先生,尊称男性,尤其是有学问的男性。

陆澜急忙扶起他。

他心中暗自得意,黑衣宰相姚广孝,史书中记载甚为详尽,他随意摘取些许内容,足以震惊眼前这道衍和尚。

道衍和尚一脸羞愧,道:“老纳自愧不如,以后皆以先生之礼相待。”

陆澜谦逊道:“不敢。小子以相论事,大师莫放在心上。请大师为小子测命。”

道衍和尚细细端详他,神色渐渐庄重。

半晌,才沉声道:“老纳观先生,五行属水,特性乃灵活、智慧、包容。先生洞悉天机,才能敏捷,深谋远虑,乃当世奇才。”

顿了顿,他接着说道:“然而,京师之地,火气过旺,久居难免受损。先生还是前往北方吧,北方属水,水水相助,先生必如蛟龙得水。”

陆澜终于明白道衍和尚的来意,原来是劝说自己投靠朱棣。

他佯装不解,恭敬道:“请大师点化。”

道衍和尚满怀深意瞥了他一眼:“先生何必装糊涂。当今天子,五行属火,与先生相克。而先生与太子交好,虽是良策,因太子属木,水生木也。”

“然而,火气过旺,木必伤身。先生还是前往北方暂避为佳。”

陆澜心中一动,暗自盘算,这或许是另一个解决办法。

他的应对之策,是与李家交恶,最后太子说情,从而避开灭族之祸。

如若举族北迁,远离京师,受燕王庇护,也许可行。

但是,史书记载,李善长案,共计二十二位公侯牵连被诛杀,如此狠毒,他作为李善长的孙女婿,必会列入首要诛杀名单。

那时,朱棣会为了他,去挑战朱元璋的权威吗?

难。

朱棣极具野心和权力欲望,为人残酷暴虐,心机深沉,绝不会为了他而得罪朱元璋。

道衍见陆澜犹疑不定,道:“飞龙在天,太子遽亡,若在京师,必受株连。先生精通阴阳术数,切莫逆天而行,螳臂当车。”

陆澜心头一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