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消费为经济增长“保驾护航”
自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消费一直充当“稳定器”和“压舱石”的角色,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稳步提升“保驾护航”。2015年11月,《国务院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出台。2017年,“积极扩大消费”更是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2018年9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出台,由此可见,消费经济愈加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逐年增加
所谓人均消费支出,指的是居民用于满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费的全部支出,包括购买实物支出和服务性消费支出。人均消费支出种类可分为8大类消费,分别是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文体教育及服务、居住旅行、其他商品和服务。现行统计分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两个指标。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按月统计,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按季度统计。
人均消费支出是社会消费需求的主体,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是体现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指标。
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712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392元,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223元,增长10%。
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111元,比上年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079元,比上年增长7.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130元,比上年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
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322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445元,比上年增长5.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955元,比上年增长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
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85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112元,比上年增长6.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124元,比上年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
2019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330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2%。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增长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增多必然带动衣食住行等多方面消费需求增加和消费升级,对消费的快速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和消费环境持续优化等多因素带动下,城镇消费品市场保持较快增长。
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5年来,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革。消费贡献率由54.9%提高到58.8%,服务业比重从45.3%上升到51.6%,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5年来”以及2019年上半年的消费贡献率详细数据。
2014年2月2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13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7810亿元,比上年增长13.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5%。按经营单位所在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05858亿元,增长12.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1952亿元,增长14.6%。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212241亿元,增长13.6%;餐饮收入额25569亿元,增长9.0%。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3.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1.6%,化妆品类增长13.3%,金银珠宝类增长25.8%,日用品类增长14.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4.5%,中西药品类增长17.7%,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1.8%,家具类增长21.0%,通信器材类增长20.4%,石油及制品类增长9.9%,汽车类增长10.4%,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2.1%。2013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0%。
2014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39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0%,实际增长10.9%。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33179亿元,同比增长9.3%。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12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2166亿元,同比增长11.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635亿元,同比增长12.4%。2014年全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26368亿元,同比增长11.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6027亿元,同比增长12.9%。按消费类型分,12月份,餐饮收入2728亿元,同比增长10.1%;商品零售额23074亿元,同比增长12.1%。2014年全年,餐饮收入27860亿元,同比增长9.7%;商品零售额234534亿元,同比增长12.2%。2014年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1.2%,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2015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931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42558亿元,同比增长7.8%。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12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4566亿元,同比增长10.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069亿元,同比增长12%。2015年全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58999亿元,比上年增长10.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1932亿元,同比增长11.8%。按消费类型分,12月份,餐饮收入3030亿元,同比增长11.2%;商品零售额25605亿元,同比增长11%。2015年全年,餐饮收入32310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商品零售额268621亿元,同比增长10.6%。2015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6.4%,比上年提高15.2个百分点。
2016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2316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54286亿元,同比增长8.1%。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12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7233亿元,同比增长10.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524亿元,同比增长11.2%。按消费类型分,12月份,餐饮收入3352亿元,同比增长10.6%;商品零售额28405亿元,同比增长10.9%。2016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6%,高于2014年13.4个百分点。
2017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2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60613亿元,同比增长8.1%。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12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9754亿元,同比增长9.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981亿元,同比增长10.1%。2017年全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14290亿元,比上年增长1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1972亿元,同比增长11.8%。按消费类型分,12月份,餐饮收入3689亿元,同比增长10.1%;商品零售额31045亿元,同比增长9.3%。2017年全年,餐饮收入39644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商品零售额326618亿元,同比增长10.2%。2017年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8.8%,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为32.1%,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为9.1%。
2018年我国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1万亿元,增长9%,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消费连续5年成为经济增长第一动力,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76.2%,比上年提高18.6个百分点。
2019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2万亿元,增长8%,扣除汽车增长9%。连续6年保持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7.8%,拉动GDP增长3.5个百分点。
消费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专家分析,即使中国的实际GDP增速进一步放缓至5.5%,到2020年,中国的消费市场仍将扩大约一半,达到6.5万亿美元的规模。由此可见,中国经济将从以投资为主导转向以消费为主导。
随着经济的增长、技术的进步、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的变革,新的消费时代也已经到来。事实上,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人们的消费需求与消费欲望一直蓬勃不息,牵引着技术不断进步,直到革命性的技术创新出现,新的消费时代也随之而来。